死水微澜

更新时间:2024-08-07 09:27

《死水微澜》是李劼人193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1936年7月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死水微澜》主要讲述中日甲午战争后到《辛丑条约》签订期间发生在成都郊区天回镇上的袍哥罗歪嘴、蔡大嫂(邓幺姑)和教民顾天成之间的故事。出生农村的邓幺姑成人后嫁给了天回镇的蔡兴顺,当上了杂货铺的老板娘,人们都称其为蔡大嫂。蔡兴顺生性老实,但由于受到其表哥罗歪嘴的照顾,外人也不敢欺负蔡兴顺。邓幺姑和罗歪嘴在日间相处中逐渐生出情愫,两人的事情也很快闹得人尽皆知。蔡兴顺虽是被戴了绿帽子,但却选择忍气吞声。最后杂货铺中便有了这“两夫一妻”的奇异景象。外乡人顾天成来到天回镇,因受到罗歪嘴的坑骗,最后落得家当尽失,妻离子散的结局,最后投奔洋人。后来得势的顾天成开始设计报复罗歪嘴,不料罗歪嘴得到情报早早逃脱,蔡兴顺却因此锒铛入狱。蔡大嫂带着孩子流亡回老家,不料顾天成又看上了蔡大嫂,说要娶她。蔡大嫂顾及多方因素,还是嫁给了顾天成。后来罗歪嘴回来寻蔡大嫂,发现蔡大嫂已改嫁,不由大怒,和顾天成争夺了起来,最后以失败告终。《死水微澜》这部作品就是以这几个人之间的故事为主线,在天回镇发生的这一切其实就如一潭死水,不管里面的人物怎么翻腾,对于这死水来说就只是微澜而已。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1925年,留法归来的李劼人以他者的眼光重新审视巴蜀乡土,既关注到这片土地上蓬勃、健壮的生命力,也发现了原有乡土经验、乡土秩序存在的问题,《死水微澜》创作于兹。

在1935年6月14日给舒新城的信中,李劼人清楚地说明了他的创作意图,那是一种企图用小说来梳理近代四川社会史的创作旨趣,体现出自觉的社会史意识:“此部小说暂名《微澜》,是我计划联络小说集之第一部。背景为成都,时代为光绪庚子年前后,内容系描写当时之社会生活,洋货势力逐渐侵入,教会之侵掠,人民对西人之盲目,官绅之昏庸腐败,礼教之无聊,哥老之横行,官与民之隔膜,以及民国伟人之出身,咸以侧笔出之,绝不讥讽,亦绝不将现代思想强古人有之。尤其注重事实之结构。”

人物介绍

蔡大嫂

蔡大嫂(邓幺姐,邓幺姑):书中最主要的人物,她倔强有主见,勇于追求时尚的审美观,不惧世俗的眼光。当时农村的女孩子不需要裹脚,母亲也因心疼阻止她裹脚,但是幺姑(蔡大嫂)反倒生气:“你管得我的,为啥子乡下人的脚,就不该缠小?我偏要缠,偏要缠,偏要缠!痛死了是我嘛。”通过生动的语言,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她倔强、有主见的个性。幺姑身上朴实的物质生活观和纯真的情爱观均是对传统妇女形象的突破,代表那个时代女性思想初解放,映照出特殊历史时代女性个人意识的觉醒,是描写历史变迁的重要元素。可惜她的这种努力裹脚的行为恰好反映了她思想深处的“世俗”,也是女子不公平地位的印证。

罗歪嘴

罗歪嘴本名罗德生,因与女人调情时,总要把嘴歪几歪,于是便得了这一绰号。在民间社会中,取绰号是人们一种独特的命名方式,一方面符合乡土社会随意、自由的人际交往模式,一方面彰显了民间文化的旺盛活力。罗歪嘴的社会身份是当地袍哥组织的头目,袍哥组织作为一支重要的民间力量,“在近现代的四川诞生、发展、走向兴盛并最终蜕变、匪化”。因此在李劼人的笔下,罗歪嘴作为袍哥组织的一员,是地道的民间形象,也是匪性与侠气兼具的混合型人物。一方面他不是完人,吃喝嫖赌,样样拿手,和蔡大嫂的私情尽管得到蔡兴顺的许可,依旧带有一丝霸占人妻、欺压弱小的意味;通过合伙设计的方式骗取顾天成捐官的银子;尽管认识到教会背后强大的势力支持,依旧缺乏精确的反抗计划。从这些行为来看,罗歪嘴既代表了传统封建社会中的一股恶势力,又无法完全摆脱封建思想的禁锢,因而行为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他又颇具豪侠风度,老实本分的蔡兴顺之所以能够在天回镇上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很大一部分由于罗歪嘴的护法力量。而当他逃去外地,便彻底消失在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中,进一步象征着袍哥所代表的传统势力的日趋衰弱。

顾天成

粮户,常常在省里混,有做官的亲戚,进出过衙门,也有做官的心肠。年纪虽只三十五岁,因为皮肤糙黑,与他家的长年一样,看去竟好像四十以外的人;眉目五官,都还端正,只是没一点清秀气。好色,为人缺乏心机。本是外出买官失败的他最终在几场赌博后丢了老本,在输后还盘算着如何让刘三金跟他回去过日子。他没钱又希望毫不费力地让刘三金跟了自己,在刘三金拒绝后又觉得自己被刘三金诓骗,将自己一路的霉运全部归到刘三金和罗歪嘴,其丑恶嘴脸显而易见。后来他又在东大街处唆使同行替他向罗歪嘴等人报仇,报仇不得又丢了招弟。顾天成在洋人那里告了状,成功给罗歪嘴一家带来了灾难,在罗歪嘴等人出逃、蔡兴顺被严刑拷打、蔡大嫂被打伤后,他竟然发现自己爱上了蔡大嫂。教民与袍哥的斗争,最终竟然以姘头蔡大嫂的再嫁画上了戏剧性的结尾。

郝达三

郝达三不懂新学,自居于逆党,按照祖父的老规矩舒适地坐着官位。他拥护清王朝,对于朝廷的决定依旧会拍着大腿喊出“太后圣明!”在提到《申报》中的文章时,他觉得《申报》乱讲,不应该说出与人不同的话来。郝达三代表了这种骨子里受着封建官僚影响,但在洋人的坚船利炮前又敬佩万分,在新与旧之间徘徊的半绅半官形象。他在听说“义和拳”和“红灯教”吃了符就能刀枪不入,抵挡洋人的枪炮之后十分信服。在对于杀洋人的问题上,他认为无需杀尽,并没有将外国入侵看作大事,还盲目认为本国力量足以打败洋人,印证了旧官僚反帝思想不彻底、盲目自大、只顾寻求自身利益的弊端。

其他配角

刘三金

罗歪嘴所包养的妓女,为人奸诈,暗中帮助撮合罗歪嘴和邓幺姐。

蔡傻子

蔡傻子(蔡兴顺):杂货铺兴顺号的老板,父亲死后继承父亲的铺子,兴顺号是全镇数一数二的大铺子,性格和他的父亲一样老实儒弱愚钝,禁止食客长期赊账,除了自己的表哥罗歪嘴。后来经一个食客介绍娶了邓幺姐。

陆茂林

蔡傻子杂货铺中的常客,为人吝啬同时狡诈,心胸狭隘。

邓大娘

蔡大嫂的亲生母亲。(蔡大嫂是邓大娘前夫的女儿。她的亲生父亲,是在一个大户人家当小管事的。她出世半岁,就丧了父亲。)

邓大爷

蔡大嫂的后爹,对蔡大嫂如亲生。

韩二奶奶

韩二奶奶是成都省里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嫁到韩家不过四年,已经生了一儿一女,但一直过不惯乡下生活。蔡大嫂的第一个启蒙老师,邓幺姑一生奋斗的目标、她魂萦梦系的成都大户人家生活都是韩二奶奶一手描画出来的。

钟大嫂

顾天成的邻居,帮助顾天成联系洋人,喜欢顾天成。在顾天成困难的时候帮助他,在顾天成最困难的时候和自己的丈夫搬走了。

招弟

顾天成的女儿,后来走失被卖入郝公馆做丫鬟。

金娃子

邓幺姐与蔡兴顺的儿子。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社会书写

《死水微澜》没有从大的历史事件切入,而是通过描写一些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来反映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更迭变化。作者把村妇匹夫、妓女嫖客、黑帮强盗的爱恨纠缠作为贯穿全书的叙事线索,通过对普通人生活情节的刻画,巧妙地反映出“一地鸡毛”的时代(这也是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残败不堪,人们想改变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作者在死水沉沉但又泛着微澜的天回镇中刻画了邓幺姑、罗歪嘴等具有鲜明人格特色的人物,书写了川西人们生活的心灵史、风俗史。

女性问题

《死水微澜》以女性情欲书写作为爆破点,于情理冲突的新陈纠葛中,折射整个大时代的风云变幻,可以说完全是一种与宏大历史相悖的反向叙事。正如有学者所言,“女性问题不是单纯的性别问题或是男女权利平等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对历史的整体看法和有所解释。女性的群体经验也不单纯是对人类经验的补充和完善,相反,它倒是一种颠覆和重构,它将重新说明整个人类曾以什么方式生存并如何生存。”在此意义上,作为一种思想方法的思辨,《死水微澜》这种“深山藏古寺”的精妙构思,不仅鲜活了个体生命存在的特定历史意义,触及到了“历史真实”的本质,而且此类情欲乌托邦式的非道德思维呈现,毫无疑问也引申着一种文化叛逆意味,深刻着人类文化体系的象征寓意。

艺术特色

叙事视角

《死水微澜》是一个第三人称视角的客观故事。然而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能够明显感觉到有“叙述者”的存在,他在不断提醒接受者故事发展的脉络,也在和接受者对故事进行探讨。

故事线

《死水微澜》故事主线是四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线。在此之外,又以人物关系为线索穿插了一个个小故事。有推动故事发展的关键人物刘三金的活动:撮合蔡、罗二人,唆使和迷惑顾天成参与赌博以致其输得精光等;有钟大嫂和顾天成的纠葛:一方面间接地气死了顾天成原配妻子,令他成为鳏夫,另一方面又引荐顾天成投了洋教,从此开启了顾天成与之前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下莲池母女一家的可怜可恨:女儿得了病没有钱治疗,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谓之可怜,但她们通过拐卖儿童的方式获取钱财,又谓之可恨;有半官半绅郝达三一家的虚伪做作:郝公馆外表看起来富丽堂皇、充满威严,内地里却尽是恃强凌弱、虐待压榨,郝达三此人说起来官派十足,实际上虚伪无比,在青羊宫被人相救后坚决不愿意道谢,既怕丢了面子,又怕被索要钱财;有现在外表光鲜亮丽的曾师母不为人知的过往:本是一个孤女,运气好被收养在教堂,却与史先生勾搭,而后又几经辗转,方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文章也就是在这一个个小故事中,展现了20世纪当时当地的民俗风情、市民阶层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当时在欧美物质文明侵入后当地教民和袍哥两股势力的相互激荡和消长,“死水”上泛起“微澜”。作者在小说中采用的此种写作手法,一来不至于使得故事讲完了,大家脑海中只有对主要人物有印象,而是能面面俱到又详略得当,每个人物都是丰满的、鲜活的,整个故事是真实的、有生命力的。二来这种大故事套小故事,使得各个小故事环环相扣,又引人入胜,整个大故事张弛起伏,更显灵动,与中国传统小说当中强调故事性的风格非常类似。

场景书写

《死水微澜》展现了当时社会、中华民族以及川西文化的风采,店铺、烟馆、客栈、公馆、集市等都是《死水微澜》中常见的活动场所。兴顺号是天回镇的老店,房舍很气派:“兴顺号铺面临街,有檐廊,铺面面积不小,是双开门。进门后就能看到一个L字形大柜台,往里看有一张长木凳,柜台后一大半边都是货架,上面全部摆满最负盛名的酒……篱笆后面就是场坝了,有一条小溪,平日里蔡大嫂和邻居就可以在小溪边洗洗衣服。”这一段描写几乎像绘画一样,把兴顺号房屋的布局、特色都展现得清清楚楚。虽然当时社会战乱纷争不断,但是在天回镇的成都一隅,川西文化在相对安全稳定的环境中蓬勃发展。

人物塑造

在人物塑造方面,作者不仅仅是刻画人物,而是令每一个人物先是真实、真正的人,而非想象中的、模式化的人,其次令人物都能成为四川地区民风民俗的载体。最典型的当属蔡大嫂和罗歪嘴的形象,他们二人身上都表现出了巴蜀地区因为封闭而产生的叛逆意识,表现出了巴蜀人对于“力”的尊崇,罗歪嘴体现在以“袍哥”这一身份大胆地蔑视官府和权威,蔡大嫂则表现为最后决定嫁给顾天成时候的观念:“有钱有势的人,为什么不嫁?”二人之外,就算是其他角色也各有亮色,如虽为娼妓却有勇有谋的刘三金、吝啬抠门却颇有情谊的陆茂林,甚至是痴痴傻傻、本分老实的蔡兴顺。

设置悬念

《死水微澜》常悬念设置。第一处悬念设置在序章中,“这一年,坟园里发见了奇事”。从这里就开始引起读者的好奇,让读者急切地想要知道坟园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奇事。如果说这只是个小悬念的话,那么在序章的结尾,作者用“才恍然爹爹批评的那句话,乃是有这么一段平庸而极普遍的故事”,这一句设下的悬念,就可谓是拉开了整本书故事的大悬念,起到了引领下文的作用。

作品影响

文学影响

《死水微澜》以一种“大叙事”之外的自由言说空间,填补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之间的历史文学空白,给主流叙事立场的神圣启蒙化文坛掀起了一波民间化历史返照微澜。

衍生作品

1987年,《死水微澜》改编为川剧《邓幺姑》。1989年,《死水微澜》被改编为12集同名电视剧,该剧获1990年首届“全国优秀录像片”评奖第二名(第一名空缺)。1990年,查丽芳把《死水微澜》改编为同名四川方言无场次话剧在各地演出。1991年,《死水微澜》改编为电影《》。1995年,同名川剧《死水微澜》由徐棻改编并执导。2007年,《死水微澜》再次被改编为电视剧。

作品评价

现代作家郭沫若:“小说的近代《华阳国志》”“伟大的作品”。

现代作家刘再复《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作家的缺席》:“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如果说《阿Q正传》《边城》《金锁记》《生死场》是最精彩的中篇的话,那么,李劫人的《死水微澜》应当是最精彩、最完美的长篇了。也许以后的时间会证明,《死水微澜》的文学总价值完全超过《子夜》《》等。”

当代作家刘心武《请读〈死水微澜〉》:“《死水微澜》”确是一本难得的好小说。”“老舍固然是我很热爱的作家,潜移默化的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我自己能明确意识到受其影响的,应该说还是李劼人,是这本《死水微澜》”;《陈独秀的文学观》:“依照陈独秀这个文学观(指‘写人情’…引者)来扫描上世纪前半叶的中国长篇小说,也许只有李劫人的《死水微澜》是及格的,作者把历史完全溶解在了个体生命的情感史与人际间的人情世故相激相荡里头,文学趣味非常的到位。”

作者简介

李劼人(1891—1962),原名家祥,笔名老懒、菱乐。四川成都人。大学毕业。1913年曾任四川泸县、雅安县统计科长,《成都群报》及《川报》主笔、编辑、总编辑、发行人,《星期日周刊》创办人。1919年留学法国蒙北烈大学、巴黎大学文学院。后任成都大学、四川大学教授,私营重庆民生公司机器厂厂长,私营乐山嘉乐制纸公司董事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长,《阵笔》主编。1949年后历任川西区行政公署、四川省政府委员,西南文学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及作协四川分会副主席,成都市副市长。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1913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及《天魔舞》,短篇小说集《好人家》,地方志《说成都》,选集《李劼人选集》(五卷),译著长篇小说《人心》《马丹波娃利》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