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陵

更新时间:2023-05-28 00:10

万安陵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上坊社区,传说是陈武帝陈霸先及其皇后章氏的合葬陵。守护万安陵的一对石兽,在1500多年不离不弃的对皇陵的守望中,赢得尊严。该对石刻造型奇特,均雄性,北兽似天禄,长2.50、高2.57米,较完整,南兽似麒麟,长2.72、高2.28米,颈部断裂,胸部碎裂,风化严重。二石兽均无角,头有鬣,双翼,又类辟邪。其颔须拂胸,舌不下垂,体形较大,造型朴实、线条简洁。

陵墓简介

万安陵,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陵墓,位于今江苏南京江宁区东山街道上坊社区,北距南京南大门中华门约10多公里。三国两晋南北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较为混乱的一段历史,与五代十国有得一拼。《三字经》有各种版本,内容不尽相同,但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段的概括各种版本却是一致的:“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其中“都金陵”的宋齐梁陈四朝,合在一起只有170年,再其中的陈朝相传5代皇帝只有33年。万安陵神道石刻在江宁区东山街道石马冲,今存天禄麒麟各一。北石兽较完整,长2.60米、高2.57米,南石兽长2.72米、高2.28米,从颈部断裂,胸部碎裂,残缺较严重。二兽均有翼无角,张口垂舌,须拂胸际,身上的纹饰比较简练,造型朴实,风格独具。现在万安陵尚存神道石刻一对,造型奇特,均雄性。北兽似天禄,长2.50、高2.57米,较完整,南兽似麒麟,长2.72、高2.28米,颈部断裂,胸部碎裂,风化严重。二石兽均无角,头有,双翼,又类辟邪。其颔须拂胸,舌不下垂,体形较大,造型朴实、线条简洁。1964年整修、提升并加固。据《建康实录》载,万安陵原有华表,早佚。

历史记载

据《陈书·本纪第二·高祖下》记载:

乙酉,北江州刺史熊昙朗杀都督周文育于军,举兵反。王琳遣其将常众爱、曹庆率兵援余孝劢。六月戊子,仪同侯安都败众爱等于左里,获琳从弟袭、主帅羊暕等三十馀人,众爱遁走,庚寅,庐山民斩之,传首京师。甲午,众师凯归。诏曰:“昙朗噬逆,罪不容诛,分命众军,仍事掩讨,方加枭磔,以明刑宪。”徵临川王装往皖口置城栅,以钱道戢守焉。丁酉,高祖不豫,遣兼太宰、尚书左仆射王通以疾告太庙,兼太宰、中书令谢哲告大社、南北郊。辛丑,高祖疾小瘳。故司空周文育之柩至自建昌。壬寅,高祖素服哭于东堂,哀甚。癸卯,高祖临讯狱讼。是夜,荧惑在天尊。高祖疾甚。丙午,崩于璿玑殿,时年五十七。遗诏追临川王蒨入纂。甲寅,大行皇帝迁殡于太极殿西阶。秋八月甲午,群臣上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丙申,葬万安陵。高祖智以绥物,武以宁乱,英谋独运,人皆莫及,故能征伐四克,静难夷凶。至升大麓之日,居阿衡之任,恒崇宽政,爱育为本。有须发调军储,皆出于事不可息。加以俭素自率,常膳不过数品,私飨曲宴,皆瓦器蚌盘,肴核庶羞,裁令充足而已,不为虚费。初平侯景,及立绍泰,子女玉帛,皆班将士。其充闱房者,衣不重彩,饰无金翠,哥钟女乐,不列于前。及乎践祚,弥厉恭俭。故隆功茂德,光有天下焉。

陵墓被掘

陈霸先死后葬万安陵,隋灭陈后,被陈霸先杀掉的王僧辩,其子王颁掘墓焚骨替父报仇。

起因

梁元帝崇尚玄虚,暴戾凶狠,心胸狭隘,又刚愎自用,既是学界巨人,又是政界侏儒。梁承圣三年(554)九月,西魏发兵突袭江陵,王僧辩未及时救援,梁元帝被杀,朝臣与百姓中强壮者都被掠走,陈霸先的儿子陈昌、侄子陈顼本在梁元帝宫中值事,这次也被掳至长安。江陵几乎成了一堆废墟。梁元帝之侄、故昭明太子之子萧詧在西魏驻军监视下,被扶为傀儡皇帝,建立了一个地方不过三百里的“后梁”小王国。江陵陷落后,王僧辩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经反复商议,于次年二月迎接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543~558)至建康,准备称帝。萧方智到建康不久,北齐东魏已被北齐禅代)文宣帝高洋不甘心西魏势力南扩,也想趁梁国破败,前来瓜分,派其弟上党王高涣领兵南向,护送原被东魏俘虏的贞阳侯萧渊明来登梁国帝位。王僧辩起先拒不允应。承圣四年三月,齐军兵至东关(今安徽巢湖市东南),王僧辩遣徐州刺史裴之横领兵拦击,裴之横战败被杀,王僧辩在惊惧之中亲自领兵出屯姑熟。其间,王僧辩一方面与北齐、另一方面与陈霸先书信往来不断。陈霸先坚持不纳萧渊明,但王僧辩随着裴之横败亡,渐渐软弱下来,屈从于北齐压力,于七月迎萧渊明到建康称帝。陈霸先苦争无效,恨王僧辩单方做主,擅自废立,九月,在京口举兵,突袭石头城,杀死王僧辩,把萧渊明赶下台,萧方智登基称帝。陈霸先任大都督,总摄梁朝军国大事。梁国经过侯景之乱,到这个时候,实际上已四分五裂淮南被东魏侵占,四川被西魏攻取,长江中游除江陵一个“后梁”小朝廷外,湘州(州治在今长沙市)还有一个王琳。

经过

王颁是王僧辩之子,闻听父亲被杀“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据史书《隋书·卷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七·孝义·王颁》记载:“其父平侯景,留颁质于荆州,遇元帝为周师所陷,颁因入关。闻其父为陈武帝所杀,号恸而绝,食顷乃苏,哭泣不绝声,毁瘠骨立。至服阕,常布衣蔬食,藉藁而卧。周明帝嘉之,召授左侍上士,累迁汉中太守,寻拜仪同三司。开皇初,以平蛮功,加开府,封蛇丘县公。献取陈之策,上览而异之,召与相见,言毕而歔欷,上为之改容。及大举伐陈,颁自请行,率徒数百人,从韩擒先锋夜济。力战被伤,恐不堪复斗,悲感呜咽。夜中因睡,梦有人授药,比寤而创不痛,时人以为孝感。”

结果

隋朝灭亡南朝陈后,王颁掘陈霸先墓万安陵“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隋书·卷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七·孝义·王颁》记载:“及陈灭,颁密召父时士卒,得千余人,对之涕泣。其间壮士或问颁曰:“郎君来破陈国,灭其社稷,雠耻已雪,而悲哀不止者,将为霸先早死,不得手刃之邪?请发其丘垄,断榇焚骨,亦可申孝心矣。”颁顿颡陈谢,额尽流血,答之曰:“其为帝王,坟茔甚大,恐一宵发掘,不及其尸,更至明朝,事乃彰露,若之何?”诸人请具锹锸,一旦皆萃。于是夜发其陵,剖棺,见陈武帝须并不落,其本皆出自骨中。颁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既而自缚,归罪于晋王。王表其状,高祖曰:“朕以义平陈,王颁所为,亦孝义之道也,朕何忍罪之!”舍而不问。有司录其战功,将加柱国,赐物五千段,颁固辞曰:“臣缘国威灵,得雪怨耻,本心徇私,非是为国,所加官赏,终不敢当。”高祖从之。拜代州刺史,甚有惠政。母忧去职。后为齐州刺史,卒官,时年五十二。”可惜一代英主陈霸先死后却落得被“焚骨取灰,投水而饮之”的下场……

新闻报道

【来源: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万安陵中空守荒冢的石兽

2006年03月06日

【金陵晚报报道】上坊,江宁区一个不起眼的小镇上,有个当地人称作石马冲的地方。一看这名字,便能联想到古代帝王墓葬前守陵的神兽们。确实,这些在风雨中站立了近1500年的神兽守卫的正是南朝的一代英主陈霸先及其皇后章氏的合葬陵——万安陵。万安陵距南京主城不过20分钟的车程,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南北朝时,已有一定的风水说法,所以万安陵“背靠山、面平原”,而石刻也往往位于一个凹地,以“纳风聚气”。“石马冲”的“冲”字便是这一地形特征的反映,可以想象,当年的万安陵,三面为丘陵所环绕,一面对着相对平缓的平原,也算是一块可以“荫庇后代”的风水宝地了。

可是,这块风水宝地并没有能够“荫庇后代”,陈王朝经历了三代五帝之后便灭于隋,更令人感叹不已的是,陈亡国之后,曾经因私通北方而被陈霸先诛杀的王僧辩之子王颁,竟然纠集旧部,在夜幕的掩护下掘万安陵,剖棺焚尸,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翻开史册,恐怕没有哪个皇帝在过世后,还受此奇耻大辱。这也难怪清代学者陈文述感叹道:“无复万安陵寝在,空余石马势腾骁。”

正因为如此罕见的破坏,再加上岁月的侵蚀,现在的万安陵仅存陵前的两个石兽,文物部门和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两只石兽,为其修建了巨大的广场,广场一侧还有一个小巧的池塘,池塘边几个村妇就着池水,用最原始的方式浆洗衣服。如果不是那两只南北相对而立的石兽和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石碑,恐怕谁也不会想到这就是曾经叱咤风云陈武帝陈霸先的墓地。

走近守护荒冢的石兽,记者看到的是两只经历了15个世纪风雨沧桑的石兽。据记者了解,长久以来这两只石兽都埋藏在土里,直到1963年才从土中挖出,到1964年提升至地表。当地一位沈师傅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一片农田,两只石兽就卧在农田之中,春暖花开之时,就好像石兽被一片绿色所包围。仔细观察这两只造型奇特的石兽,它们的体型都比较瘦长,头略向后仰,张口垂舌,线条非常简洁流畅。但是,1500多年的风雨在它们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两只石兽都风化严重,其中有一只石兽胸部缺损大块,露出一副疲惫之态。也难为它们空守荒冢1500年。 【周扬天宇】

万安陵石刻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麒麟坐落在江宁县上坊乡石马冲农田中。陈霸先(503年一559年),南朝陈的建立者。字兴国,小名法生,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人。家世寒微,早年当过乡里的里司,后至建康(今南京)为油库史、传教。大同初年,受到梁朝新渝(一作喻)侯。吴兴太守萧映的赏识,后萧映出任广州刺史,陈霸先随其至广州,任中直兵参军,因镇压当地少数民族起义有功,官位渐显。梁武帝太清三年(547年),官至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督七郡诸军事。侯景叛乱时,陈霸先于梁简文帝大宝元年(550年)在始兴(今广东韶关西南)起兵,受湘东王萧绎节制,与征东将军王僧辩会合,讨灭侯景,因功升征虏将军。不久,千里驰援,解秦郡北齐兵之围,升任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封长城县公,进驻京口(今镇江)。梁元帝承圣四年(555年),王僧辩拥立由北齐扶植的梁贞阳侯萧渊明为帝,改元天成。陈霸先起兵,袭杀王僧辩,奉晋安王萧万智为帝,改元绍泰。同年,平定叛乱,击败来犯的北齐兵,完全掌握梁朝大权。太平二年(557年)十月受封陈王,随即废梁敬帝萧万智自立为帝,国号陈,改年号永定。

陈霸先匆匆称帝,还未来得及肃清各地割据势力,便于永定三年(559年)六月去世,时年57岁。同年八月,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陈武帝万安陵在陈朝灭亡后便被掘毁。据《北史·孝行传》记载:陈亡后,陈霸先政敌王僧辩之子王颁,纠集其父旧部,夜掘陈武帝陵,剖棺焚尸,成为轰动当时的大事。陈武帝陵的特殊遭遇,引起古往今来世人的无限感慨。清代著名学者陈文述咏《陈武帝万安陵》诗写道:“当年僧辩平侯景,太室铭刻定不祧。立长有心图却敌,背盟何意出同僚。本容方智生南国,终遣萧庄死北朝。无复万安陵寝在,空余石马势腾骁。”一代枭雄陈霸先虽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登上帝座,但死后难免遭到仇敌之子的毁陵焚尸,空余“石马”(即石麒麟)守护荒家。同时代的学者袁枚有一首《梁武帝疑陵》诗,实际上写的就是陈武帝万安陵,诗中写道:“古来万事风轮走,除出虚空无不朽。忽逢拦路两碘减,欲诉前朝尚张口。一麟腹陷泥沙深,一鹤僵蹲山角阴。牙须剥落湖爪尽,风雨千年石不禁。旁有穹碑无文字,万万蝇书记某吏。葵首有穴当胸穿,……又闻地名石马冲,毋乃陈祖万安富。当时须根和骨掘,规模那得还丰隆。是梁是陈语正哗,东风一阵吹烟沙。黄图我欲披皇览,白骨人谁认帝耙。”陈武帝陵寝被毁、遗骨被焚,石麒麟和石碑作为目击者,欲说无语,欲哭无泪。陈武帝陵至今仍保存石麒麟两只,均为雄兽,无角。南侧麒麟身长2.72米,高2.28米,体围2.56米;北侧麒麟身长2.50米,高2.57米,体围2.43米。两只麒麟造型相似,均昂首张口,头有鬣毛,长舌下垂,下颏须髯拂胸,腹侧饰双翼,四足,脚趾着地,长尾曳地旋转成半圆形。整个造型既像麒麟又像辟邪。由于体表风蚀严重,雕饰花纹多已磨灭不清。从陈武帝陵的石麒麟现状来看,造型较为粗放,纹饰较为简朴,这与当时百废待兴的国内状况当有联系。陈霸先陵墓现已无迹可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