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祠

更新时间:2023-07-21 18:35

三教祠(又称三教堂),是“三一教”的祠堂,万历十二年(1584年)以后,三一教门徒还在兴化、福州等地兴建三教祠,作为传教活动的场所。

文化起源

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年),兴化府(今莆田市)布衣林兆恩创立了一种宗教——名曰“三一教”。它有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有自己的经典著作和教义,有自己的祖师和崇拜圣像,有自己相当严格的教规及其组织,有传播经典义理和供奉圣像的场所——祠堂等,有信徒独特的修道方式,还有教主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等。三一教具备全国性许多宗教的基本要素,不仅是兴化(莆田)地区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宗教,而且在海内外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一种宗教。

影响分布

新中国成立以后,三一教徒几乎停止了以往的宗教活动,因此三一教在民间影响已极衰微。近几年来,三一教又重新抬头,在福建省的一些县、市传播,影响渐巨。

从三一教的分布情况来看,已发现莆田、仙游、惠安、福清、福州等县、市均有三教堂(祠)和三一教徒。据统计,目前在上述县、市共有三教堂757座,三一教徒55167人。各县、市的三教堂和三一教徒的数量列表如下:

上述统计资料表明,三教堂、三一教徒主要集中在莆田市(莆田和仙游二县),莆田市的三教堂多达733座,占全省三教堂96.8%。三一教徒多达54158人,占全省三一教徒的98.2%。可见,三一教在莆田市范围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另外,据归国华侨说,在中国台湾地区也有许多规模宏大的三教堂和数以万计的三一教徒。

主要配神

一般的祠堂,正中央供教主林兆恩,左祀张三峰,右祀卓晚春。大一点,如东山祖祠等,在张、卓的下首分别供奉“四配”神,卢文辉、林至敬、张洪都、朱逢时四大门徒。

民间建立的三教堂及其所供奉的神灵,释迦居中,老子居左,孔子居右。在三教堂内,三教共处一室,既以一神而待,又各司其责,互不相犯。

历史沿革

万历十二年(1584年)以后,三一教门徒还在兴化、福州等地兴建三教祠,作为传教活动的场所。至崇祯十年(1634年),福建已有三教祠堂近40座。林兆恩去世后,莆田、仙游城乡也普遍建立三教祠,并奉祀林兆恩的圣像。福建上而延、建、汀、邵,下而晋、安、清、漳,皆有三教祠堂,以供林子的“遗貌”。

据史志记载,1949年,莆田县境内有三一教祠堂523座,教徒11800多人。仙游县与莆田县差不多。

明末清初,三一教通过兴化人及门徒漂洋过海经商和移民,传播到我国的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中国澳门地区和东南亚等国家。中国港澳台地区和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有三一教的祠、堂、书院、洞和宫等。新加坡著名的三一教祠堂有九鲤洞、琼三堂、天性祠、兴胜堂等。马来西亚有三一教祠堂1000多座,其中较大的有吉隆坡三教堂、宗圣堂、宗贤堂、三圣堂等。祠堂内奉祀林龙江、张三峰、卓晚春、卢文辉、林至敬、朱慧虚、张洪都的神像,也有奉祀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的塑像。

近代(清末至民国以来),三一教还辗转传入欧美许多国家。现在,法国、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有研究三一教的专家学者。美国学者丁荷生曾多次来到莆田,调查考察三一教,撰写了论文进行介绍。日本、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的专家学者,也有兴趣进行学术研究,有的还成立了三一教的研究机构,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尤其是日本,在国内许多文库、院校藏有《林子全集》数百卷。学者铃木清一郎,于1934年研究三一教在中国台湾地区的传播情况,在他所著的《台湾旧惯习俗信仰》中作了介绍。当代学者间野潜龙酒井忠夫等的研究成果也相当突出,影响也较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