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力支

更新时间:2022-02-04 21:19

勿吉国人,朝贡北魏的使臣。勿吉国,位于高句丽之北。勿吉是在肃慎、挹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扩大而形成的,在政治、经济上与中原皇朝保持密切关系。

生平经历

勿吉首次赴北魏的使臣。勿吉族。北魏延兴(471—476)中,奉命至和龙(今辽宁朝阳市)向魏朝贡。太和(477—499)初,复使魏,献马500匹。声称其族拟与百济联兵攻高句丽,窥察魏对策。以高句丽事魏恭顺,孝文帝诏敕宜相和顺,勿侵扰,乃暂未启衅。10余年后,勿吉仍西逐臣属高句丽的夫余,据其地。其所述奉使赴和龙的路钱,为古代从松花江下游经今嫩江下游至洮儿河,渡西拉木伦河,达朝阳的西线。

乙力支,勿吉国人,朝贡北魏的使臣。

北魏孝文帝延兴年间(公元471~475年),勿吉派遣乙力支为使者前往北魏朝贡。北魏自建国即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故乙力支向平城进发,一路历经艰险,才得向北魏朝献。

北魏太和二年(478年),乙力支再次作为勿吉使者,携贡马500匹来到平城,向北魏朝贡。乙力支奏称:“初发其国,乘船溯难河(今嫩江)西上,至太儿河(今洮儿河),沈船于水。南出陆行,渡洛孤水(今西拉木伦河),从契丹西界达和龙(今朝阳市)”。最后抵平城。这是见于古书记载的从黑龙江地区到中原的最早的交通线。这条路线的开辟,对于联接这两个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乙力支此行还有一项重要使命,即向北魏皇帝请示,“其国先破高句丽十落,密共百济谋,从水道并力取高句丽,遣乙力支来,图其可否。”但北魏文明太后为首的朝廷对此坚不同意,诏敕:“三国同是藩附(外藩臣附),宜共和顺,勿相侵扰。”乙力支乃取原道返国。

勿吉国遵从了北魏的诏敕,不再进攻高句丽,却在太和十七年一举灭了夫余。勿吉人灭夫余后,据有原夫余的广大土地,其中心地区约在今松花江与嫩江交汇处附近。

乙力支两次朝贡北魏,密切了勿吉与中原皇朝的关系。从北魏孝文帝延兴年间乙力支出使北魏起,至北齐后主武平六年(575年)止的百年间,勿吉遣使赴中原各朝朝贡达30多次,其中贡品最多的一次为贡马500匹,规模最大的一次朝贡者多达500余人,使臣计有侯尼支、侯力归、石久云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