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鱼纹

更新时间:2023-02-09 12:46

人面鱼纹,古代中国陶器装饰纹样之一。纹样为接近图案化的人面形象,常与鱼形纹相结合,反映了原始时代人们祈求渔猎收获的愿望和绘画创作的丰富想像。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甘肃马家窑文化陶器上都有这种纹饰。

定义

人面鱼纹绘于盆的内壁,人面呈圆形,人面上绘三角形的鼻子,圆大的双眼,嘴上衔一条鱼,头上顶着锥状物,似帽子,又似发髻。人物五官虽只用简单的墨线钩勒,但总的形态颇为生动逼真,具有浓厚的意趣与艺术魅力

详解

西安半坡遗址和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代表着仰韶文化的两种不同类型。人面鱼纹是半坡型彩陶最具代表的纹样。通过人面鱼纹可以发现距今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先民们已经有了对人和动物等较复杂形体的基本表达方式,已经能够准确把握人面椭圆形与五官位置、特征的表现,但又不以写实的方法表现,而是一个圆形的近于图案的纹样,头发挽成高髻或饰以羽毛、草穗之类的饰物。前额上涂以不同色彩,髻左右各插着对称的羽毛或者其它东西做成的缨穗式鱼形饰物,口角涂色,嘴多呈张开状,眼睛或瞪大或闭拢,嘴上两边也对称装饰着谷物、草穗、毛羽制成的类似胡子或鱼形的饰物。整个纹样抓住了头面纹饰、表情这两个最基本的关键。不求形体逼肖而用圆形、三角形、曲线等几何形把握人面的形态特征,用线描和平涂的手法构成。图形本身的对比形成较强的装饰意味。整个纹样充分表述了人在自然生活中祈祷丰收和欢庆春的到来时的丰富表情特征,表现出先民们的社会生活和战胜自然的信心。

对这一寓意颇深的图形,学术界众说纷纭,有的从纹样中的鱼形饰物而认为是由鱼而形成的观念或图腾崇拜,但在出土的人面纹中也有不加装饰或以不同物的。而穗状饰物及鱼形饰物似乎可以认为与欢庆春天到来有关。对髻两侧的装饰,那些上翘的饰物,又使人联想起自古以来中国人冠上的带饰帽翅,这是否是中华远古纹面习俗形成的牢固审美观念的迁延?

含义

人面鱼纹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一带发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图形图案,学者们对此图案的解释众说纷纭,现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图腾说。通过考察仰韶文化地区原始人对人面鱼纹的崇拜,延伸至其他氏族图腾崇拜现象,可以得见远古时期人类的图腾崇拜是一种较为普遍和真实存在的现象,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各个氏族向祖先、保护神表示崇敬的一种仪式或精神文化。

意义

人面鱼纹图案反映了原始时代人类在绘画创作方面的丰富想象力,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引发了考古界学者对于人面鱼纹本身所传达信息的一系列推测,在距今约5000年的远古时代,是什么人创造了这些图案,这些图案又表达了怎样的含义。在众多推测中,笔者较为赞同的是图腾说,这也是现有认同者比较多的一种说法。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加以崇拜;在原始社会由于人们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的过程中,往往对大自然的威力不能理解,感到恐惧、害怕,希望能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战胜它。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认识了许多与自己有关的动物、植物或无生物等,由于它们能给人类造福,使人类得以生存下去,人们出于爱护它,产生了崇拜;有的由于面对大自然的威力而无法战胜,敬畏它,产生了崇拜;也有的是为了战胜其它氏族,而想要依靠某种神灵的力量,因此,把他们认为最有威力的东西,作为自己的图腾而加以崇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