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字潭摩崖石刻

更新时间:2024-07-28 13:12

仙字潭摩崖石刻,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许田村,九龙江支流的汰溪下游,是中国东南沿海已发现的文化符号较多、内涵较丰富、保存较好的古石刻。

历史沿革

北宋的《太平广记》载唐张读著的《宣室志》记载:唐代大文豪韩愈是历史上最早试图对仙字潭岩刻进行述释者,唐元和二年(810年),“有客于泉者,能传其字,持至东洛”,请韩愈辨认,韩愈“见识之”,释读其文曰:“诏示黑水鲤鱼,天公界杀牛人壬癸神书急的18字早为“天公青蛟螭”说。明何乔远《闽书》卷二十九《方域》、清乾隆《福建通志》和清光绪《漳州府志》卷48-记遗,也类似的记载,李协也曾提出“漳泉二州,分地太平,永安尤溪,山高气清,千年不惑,万古作程”的24字“地界说”。

明末陈天定的《北溪纪胜》中说:“入自龙潭.....稍上为汰溪滩,汰水西汇大江,以小舟入,古称桃源洞,蓝雷所居,今号汰内。”就是说汰内在明代为畲民村(畲民有蓝、雷盘诸姓),今天还有蓝雷居住。既为蛮族所居,其时有相当之文化,则刻石溪上,亦意中事。

民国四年(1915年)8月,岭南大学教授黄仲琴先生深入实地调查。

1961年12月,福建省人民委员会刻立“仙字潭摩崖”省级文物保护碑,定为“少数民族遗存的图象文字”,碑阴还说明“仙字潭摩崖刻石五处,均为图象文字,字体近似殷周青铜器铭文,是古民居民活动记事的遗迹。

2004年10月18日,在原石刻227米处的临溪东岸岩壁上发现两个五组10图岩画。

遗址特点

仙字潭摩崖石刻,地处沙建镇汰内盆地东南一隅,即漳州市以北约30千米处的苦田自然村附近九龙江支流的汰溪下游,此处河道湾曲回旋,水流漂急,峰峦起伏,以峭壁折而向东,积水成潭,此地清溪蜿蜒,江阴临水的悬崖峭壁屏立,上面刻着多组风格相近、技法类似的纹样。仙字潭摩崖石刻共有6处13组50多个符号,其中一处为汉字:“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自西向东,高约6米,宽30余米,大约200平方米。第一组,高0.76米、宽0.24米;第二组,高1.06米、宽0.50米;第三组,高0.14米、宽0.14米;第四组,高0.16米、宽0.18米;第五组,高0.30米、宽0.22米;第六组,高0.34米、宽0.31米;第七组,高0.50米、宽0.60米;第八组,高0.57米、宽0.33米;第九组,高1.00米、宽0.38米;第十组,高0.26米、宽0.28米;第十一组,高0.34米、宽0.31米;第十二组,高0.4米、宽1.17米;第十三组,高1.30米、宽1.62米。这些符号既象图画,又象文字,有的如王者坐地,有的仿武士争斗,有的若舞女蹁跹,有的如兽面狰狞,有的象俘虏被执,有的似人首落地,千奇百怪。

仙字潭岩面朝西南阳晒,长年累月的雨蚀风侵而严重风化,岩石皲裂脱落,形成多角型岩壁。岩刻6处除一处朝向南方之处,几乎所有符号都朝西南方,而东岩壁则一个符号也没有。

仙字潭摩崖石刻的性质、时代、族属诸问题主要看法有:1.古代少数民族(蓝、雷民族——畲族先民)文字,为爨字或苗文之一种。2.汉族入闽以前本地少数民族的遗迹——原始图象文字。3.远古时代七闽的图象文字。4.春秋时期,吴部落的记功刻石。5.商周时代越族象形表意文字。6.新石器时代石刻岩画。

文物遗存

仙字潭摩崖石刻内容,大多数专家倾向于认为,石刻表现了功利目的,有“图腾(或族徽)说”“舞蹈说”“事件说”“宴饮说”“征战说”“纪功说”“媚神、娱神说”“祭祀说”“地界说”和“生殖崇拜说”等多种解释,有的还作了具体解释,媚神、娱神方面。具体为祈求丰收、平安,祭祀水神,清弭怯患,舞蹈方面有舞人形动作,舞人排列的寓美等。

仙字潭摩崖石刻的内容与原始宗教活动,如祭祀、巫术有关,六组岩画题材是由舞者、人面形、兽面形和山羊形组成的。仙字潭岩刻是一些人像形、人面形、兽画象和拟人化了的种种神灵偶像。舞者是仙字潭石刻的文字图像。岩刻以舞人与人画像为主,舞姿多为两臂平举,双腿蹉踞,带有尾饰:男女全裸体,女性则突出了乳房和腹部。舞蹈姿态上,如双臂曲肘上举(或下垂)双腿叉开星蹉马状,众多的人物近乎于千篇一律的动作,或密或蔬地散播在即高低不平凹凹凸凸显出无数阴阳块面的石面上。仙字潭岩刻的人体造型较为丰实,手之上下,足之起落,推测是描绘了整个宗教活动中的舞蹈动作,正是古代娱神以舞的写照。人面像其中有两个刻得呲牙裂嘴,五官清楚,不同于舞蹈人那样简化,这两个人面像,有观点说是表现部落战争中的猎首之举,有观点说是描写部落首领及其妻子的形象;有说可能与舞蹈有关,因为在原始舞蹈中,舞者大都戴着面具。

历史文化

名字来历

因岩壁上散布着几组古怪苍老、似字又有别于传统观念上的文字,似话又过于抽象变形的文化符号,由于年代久远,深奥难懂,讹传为神仙所书,故名“仙字潭”。

是字是画说

民国四年(1915年)8月,岭南大学教授黄仲琴先生深入实地调查。并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将其调查情况和研究论文《汰溪古文》在《岭南大学学报》四卷二期发表,开仙字潭研究的先河。认为汰溪摩崖石刻“疑即古代蓝雷民族所用,为爨字或苗文的一种”。1957年8月,考古调查及摹拓并将调查报告在《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11期上表发。之后,弘礼先生在《文物》1960年第6期上发表《福建古代闽族的摩崖文字》一文,拓展了仙字潭岩刻的研究思路。1982年《福建省文博》第二期发表了刘蕙孙《福建华安汰溪图象文字初研》解读其中一组为十个半字:“昱(明日),馘夷俘越,口吴王昱,吴战越,战番、口番”。1984年《福建文博》第1期林蔚文《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试考》,可通读为:(部落)二师(征)伐(敌)酋(首)俘伏(敌)酋(首)。即在部落征伐越某一部落(氏族)的一次战斗记功石刻。1986年初,盖山林独辟一帜,论作岩画,发表《福建华安仙字潭石刻新解》一文,陈兆复发表《岩画的召唤》等,对“文字说”提出挑战,明确提出岩刻是“岩画”,并对画面进行了“新解”,还打破传统认识,于是争议大起,颇为学术界所重。许多专家就性质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1988年7月,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和漳州市文化局在漳州召开的仙字潭岩刻为重点的“漳州地区摩崖石刻学术讨论会”,就仙字潭岩刻的性质、内容、年代、族属、刻制方法等问题进行探索,各抒己见,发表了较多新见解。收到与会论文三30篇20多万字,结集后于1990年由中央民族学院出版了《福建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文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水平。

文物价值

仙字潭摩崖石刻是中国东南沿海上古(殷商时期)人民活动的石刻遗迹,是中国最古老的石刻之一。石刻的文物价值突出,为研究中国大陆早期居民向台湾迁徙提供了佐证。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仙字潭摩崖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2015年7月13日,仙字潭摩崖石刻被中国岩画学会命名并公布了中国岩画遗存地首批认证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仙字潭摩崖石刻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沙建镇许田村,九龙江支流的汰溪下游。

交通信息

自驾:自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仙字潭摩崖石刻,路程约45.3千米,用时约38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