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令

更新时间:2024-08-28 00:27

动员令是为使国家武装力量从平时状态迅速转入战时状态并对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统一指挥,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一律服从战争状态的命令。有全国总动员令和局部地区动员令两种。

综述

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危机,由动员决策和指挥机关下达的决定和实施动员的命令。狭义的动员令,专指由最高领导人根据最高权力机构的决定下达的动员令。广义的动员令,泛指获得法律授权的各级动员指挥机关下达的动员命令,动员实施的主要依据。

以恰当的方式,适时、准确地下达动员令,对于争取战争及动员行动的主动权,保证动员活动的顺利实施,按计划完成平战状态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沿革

在古代的战争中,各国的动员令以宣战文告或战争檄文的形式发布。此外,还有为武装力量动员发布的征集令和为物资动员发布的征用令,以及为维持社会秩序发布的管制令等。18世纪末法国的全国总动员,是从1793年颁布和实施《全国总动员法令》开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布动员令成了战争的序幕和宣战行动,各参战国均在战争开始的那一刻,以公开方式发布动员令,并在动员令发布后缓慢地进行动员,然后再进行交战。

塞尔维亚于1914年7月25日下午针对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率先发布战争动员令。当晚,奥匈帝国发布局部动员令,7月31日又发布总动员令。此后,俄、法、德等国也宣布实施总动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意、日等国开始以秘密的方式下达动员令,并将发布动员令与宣战行动区别开来,在尚未宣战前的一段时间里,以秘密的方式完成大规模进攻战役所需的动员,在对方尚未进行动员或来不及完成动员的情况下,发动闪电式的突然袭击,赢得了战争初期的主动权。

遭到突然袭击的波兰、法国和苏联,未能及时发布动员令,武装力量在未能完成动员的情况下仓促应战。波兰和法国迅速沦陷,苏联则长期陷入被动境地。

总动员或局部

总动员令或局部动员令是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作出实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的决定后,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布。

在实行动员等级制度的国家,则按动员等级发布相应的动员令,有秘密发布和公开发布两种形式可供选择。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布的动员令,内容比较宏观,通常包括:

①进行战争及动员的必要性。

②国家的动员决心和战略举措。

③动员的等级、范围和动员日。

④动员授权。

⑤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民众的要求等。

动员指挥机关下达的动员令,内容比较具体,通常包括:

①动员的目的和任务。

②动员行动与作战行动的关系。

③所采取的动员行动与其他动员行动的关系。

④动员开始日、动员时限和动员方式。

⑤动员指挥关系和协同关系。

⑥动员的原则要求。

动员令可临时拟定,也可在平时拟制动员预案的过程中,根据动员预案的有关内容,预先拟制备用的动员令。

发布者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