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岩石圈计划

更新时间:2024-04-03 23:52

国际岩石圈计划,研究阐明地球岩石层(圈)的性质、动力学、成因和演化,尤以大陆及其边缘作为重点的国际多学科研究计划。

简史

20世纪70年代后期,国际地球动力学计划之后由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发起,国际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协商提出一项国际计划。

1980年,该计划获ICSU批准开始实施。

1990年后,每5年对研究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更新。国际岩石圈计划最初由国际岩石圈联合委员会(ICL)领导,该委员会是应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要求,1980年9月经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第18届全体大会批准成立的。后鉴于国际岩石圈计划的重要性,ICSU决定将ICL作为其下属的一个常设组织机构,1999年更名为岩石圈科学委员会(SCL)。ICL(SCL)的领导机构是执行局。

科学目标

1980年时,ILP的科学目标主要包括5项内容:

①2亿年以前岩石圈的成因和演化;

②岩石圈(尤其是大陆及其边缘)的结构、物理特性和动力学;

③大洋岩石圈与大陆岩石圈间的差别;

④天然和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的评估、预测与减轻;

⑤地球资源的评估。1990年起,经ICSU批准,ILP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计划。新计划包括4个研究主题,即全球变化的地球科学,当代地球动力学和深部动力过程,大陆岩石圈以及大洋岩石圈。其中,认识大陆深部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的构造、组成和演化历史成为最具挑战性的任务。进入21世纪以来,ILP更加关注陆–海演化与变迁、固体地球–水圈–生物圈的内在联系以及那些与人类社会活动联系密切的岩石圈演化问题。在把地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开展的研究中,岩石圈构造演化的研究将对社会与人类发展产生日益重要的正面影响。

实施情况

ILP的实施主要是通过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和一系列关键项目来进行。在计划实施的前十年(1980~1990),主要由ICL的10个工作组和7个协调委员会进行组织和协调,开展了40余个项目的工作。1990年以后,与新的研究主题相对应,改设任务组。每一任务组都需由多国科学家联合申请,并经ICL(SCL)执行局批准设立,有明确的科学目标和研究期限,一般为4~5年。

ILP已针对4个研究主题先后设立了若干任务组,如全球变化的地球科学主题包括地图、空间大地测量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等任务组;当代地球动力学和深部动力过程主题包括全球地震灾害评估、世界应力图、世界大型活动断层图、全新世古地震活动性、地球构造圈的三维模拟、地震的复发性、地幔柱–热点与大陆裂解、地震与大城市对策、全球应变速率图等任务组;大陆岩石圈主题包括全球地学断面(GGT)、沉积盆地成因、岩石学和地球物理学资料揭示的岩石圈过程、大陆之下地幔的动力学、碰撞造山带超高压变质作用与地球动力学、全球沉积盆地应力计划、全球陨石冲击研究、超高压变质地体的形成–折返过程与动力学等任务组;大洋岩石圈主题下的全球洋中脊研究、大洋–大陆岩石圈边界、大洋岩石圈的水文地质学等任务组。ILP的协调委员会包括区域委员会、地面观测站、非洲的地震及相关科学、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数据交换与集中、发展中国家的地球科学、非洲地球科学国际委员会、岩石圈多学科联合调查委员会等。

ILP每年出版“年度报告”,并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立网页。此外,ILP还通过项目的实施出版一系列由岩石圈计划统一编号的科学研究报告,到2000年为止已出版了450余部。国际岩石圈计划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科学家的参与。中国是最早的参加国之一,几乎每年都派代表参加执行局或国家代表会议,1982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领导下成立了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负责推动中国科学家参加国际岩石圈计划的学术性组织协调工作。中国科学家一直积极参加ILP的多项研究工作,并从1993年开始,先后主持了超高压变质作用与碰撞造山带与地球动力学,超高压变质地体形成–折返与地球动力学的研究活动。

1997年起,中国科学家开始担任ICL(SCL)执行局委员,介入ILP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