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仔镇

更新时间:2024-04-17 19:09

坂仔镇,林语堂故里,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地处平和县东南部,东连文峰镇,南接南胜镇,西接国强乡,北邻霞寨镇小溪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33.6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坂仔镇有户籍人口41559人。

历史沿革

明代,属清宁里一、二图。

清代,属宝野约和洋头、溪州约。

民国时期,设坂仔区,曾改名平和县第三区和坂仔乡,后合并属琯溪区。

1950年,为平和县第四区。

1954年,并第十二区建坂仔区。

1958年,设立坂仔公社。

1984年,改为坂仔乡。

1992年,乡改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坂仔镇下辖民主、宝南、东风、心田、东坑、联建、五星、山边、仁山、西坑、和平、梨洋、峨嵋、金京洋14个行政村,绿城1个社区;下设2个居民小组、21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坂仔镇下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平和县坂仔镇湖滨路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坂仔镇地处平和县东南部,距平和县县城10.8千米。属花山溪上游,东连文峰镇,南接南胜镇,西接国强乡,北邻霞寨镇小溪镇。行政区域总面积133.6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坂仔镇境内四面青山环绕,中部一水纵贯,属于半平原半丘陵地区。最高点十八齿山,海拔1008米,最低点山边村,海拔40米。

气候

坂仔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2℃,总积温7800℃,全年基本无霜,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24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40毫米。

水文

坂仔镇境内属九龙江水系,花山溪在心田村与南胜溪合流后流入小溪,经南靖县后汇入九龙江西溪

自然灾害

坂仔镇主要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和霜冻等自然灾害。其中以台风引起的暴雨及洪涝为主,平均5年一遇;最严重一次发生在2006年,境内连遭三次强台风、强降雨的袭击,造成637户,2345间民房倒塌,造成448户,856间民房成了严重危房,全镇受灾人口达6032人;河堤水毁十数处,总长3.2千米,良田受浸140公顷,交通道路桥梁等破坏严重,损失2.1亿元。

自然资源

坂仔镇境内主要有高岭土、地下水资源等资源。高岭土可采量为5000万立方米;有2处温泉,日出水量1000吨,水域覆盖面积4万平方米。

人口

2009年,坂仔镇全镇总户数为11143户,总人口43043人。全镇非农业人口4230人,占总人口9.8%。全镇拥有18348个劳动力,占全镇42.6%。

2011年末,坂仔镇辖区总人口43208人,11143户;其中城镇人口14259万人,城镇化率33.3%,另有流动人口5067人。总人口中,男性22230人,占51.7%;女性20978人,占48.3%。14岁以下7857人,占18.3%;15—64岁31864人,占74.1%;65岁以上3487人,占7.6%。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2945人,占99.8%。人口出生率9‰,人口死亡率4.8‰,人口自然增长率4.2‰。

2017年末,坂仔镇有常住人口44911人。

截至2019年末,坂仔镇有户籍人口41559人。

经济

综述

2009年,坂仔镇全镇的工农业生产产值达11.51亿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8388元。

2011年,坂仔镇财政总收入135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04万,比上年增长1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05.3万元,增值税487.6万元,企业所得税111.1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15.1元,比上年增长8%。

2020年,坂仔镇人民政府收入总决算5120.74万元。

农业

2011年,坂仔镇有耕地面积27634亩,人均0.64亩,以种植水稻、香蕉、蜜柚为主。农业总产值4.15亿元。

坂仔镇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主要有香蕉、蜜柚、柑橘、芭乐、青枣、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2011年,坂仔镇生产粮食36吨,人均8.4千克;香蕉种植面积2546.7公顷,产量13万吨,产值3亿元;琯溪蜜柚种植面积4066.7公顷,产量16万吨,产值4.3亿元。

坂仔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坂仔镇生猪饲养量3万头,年末存栏3万头。

工业

坂仔镇工业工业以蜜柚、香蕉深加工为主,拥有近十家的气调库和近百家蜜柚初加工企业,还有生产蜜柚汁的深加工企业。

2011年,坂仔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职工0.1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4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

截至2019年末,坂仔镇有工业企业2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

商贸

2010年,坂仔镇引进的闽粤(平和)农资物流交易大市场,建成集农资、仓储、配送、销售和农业科技服务为一体的农资现代化流通服务网络和农资产品集散地,成为海峡西岸重要的农资交易基地。

2011年末,坂仔镇有香蕉交易市场、中国琯溪蜜柚交易中心、诺安食品检测中心。

截至2019年末,坂仔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综合商店或3家。

金融业

2011年末,坂仔镇有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办事处,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1亿元,比上年增长9%;各类贷款余额1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邮电业

2011年,坂仔镇邮政业务总量80万元,其中纯收入36万元;报纸、期刊累计期发行1.1万份(册)。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8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坂仔镇有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1978人,专任教师39人;小学5所,在校生3054人,专任教师18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小学生623人,在校初中生372人,专任教师8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通完中1所,在校生1952人,专任教师14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坂仔镇教育经费386万元,比上年增长8.1%。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坂仔镇有文化站1处,村文化活动中心15处;农家书屋8个,藏书1万余册;有学校体育场3个、游泳浴场1处;8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坂仔镇有卫生院1所、门诊部1个;40张床位,每千人拥有床位0.9张;固定资产总值3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8名,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8人。另外设有防疫站和村级卫生医疗站等。

2011年,坂仔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5万人次,住院人数1000人。村民和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坂仔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户,人数32人,支出66840元,月人均174元,比上年增长6%。医疗救助8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39人次,共支出13.76万元,比上年增长2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96户,人数703人,支出46.02万元,比上年增长28%,月人均55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38.9万元,比上年增长13%。社会福利费220万元,比上年增长20%。有镇敬老院1家,床位4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2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4898人,参保率96%。

基础设施

2011年末,坂仔镇有邮政支局1处,代办所20处。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6000户,电话普及率95%;移动电话用户1.1万户,宽带接入用户3100户。

2011年末,坂仔镇有自来水厂2个,日供水量4000吨。镇区主要街道两侧铺设D300—800排水管道4500米。

2011年,坂仔镇有35千伏变电站1个,年供电量1000万千瓦时。

2011年末,坂仔镇镇区有花坛30个,种植草地28358平方米,绿化面积37070平方米。

交通运输

坂仔镇境内沈海高速、省道山旧线、县道坂云线3条公路干线交汇,设有平和坂仔收费站。全镇所有行政村实现路面硬化,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2011年,坂仔镇已开通1条县城至坂仔镇的公交路线,有公交车4辆,每半小时一班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坂仔镇因境内四周低山环绕,中间一块平原,形似盘子,以形取地名。方言“盘”与“坂”近音,遂演变为现名。

文物古迹

2011年末,坂仔镇有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清代遗存的古建筑11处,古遗址6处。境内有东坑村闽南特委机关旧址,林语堂故居、林语堂文学馆。

风景名胜

坂仔镇有林语堂故居、林语堂文学馆、北斗七星土楼群、铜壶宫、心田宫、天利植牧场等景区景点。

林语堂故居在坂仔中心小学校园内,校园原址是坂仔礼拜堂。礼拜堂约建于19世纪80年代,园中有大小礼拜堂各一,又有圣经楼、执事房等附属建筑。礼拜堂年久失修,早己坍塌,只留下原小礼拜堂左侧的五间相连的房屋,平面布局似一“同”字。这就是林至诚的住所,也就是林语堂的故居。这五间相连小屋多为平房,只有右上角的一间带有小阁楼,面积不到12平方米。院子里有口水井,正是“同”字形的“口”字。水井原有鹅卵石围墙,石板井埕,现己改为抽水井。井边有一“饮水思源”碑。“同”字型平房,现己辟为林语堂先生纪念室,内陈列有关林先生的照片和资料。

坂仔榕树群在山边村的山麓之下,占地面积约有三十多亩。这是十几株大榕树连在了一起而形成的榕树群,整个榕树群高约二十米。

七星土楼群分别是环溪楼、宾阳楼、庆阳楼、熏南楼、五美楼、虎耳楼和贵阳楼,这七座土楼呈北斗七星之状排列。这七座土楼建筑时间为清乾隆到嘉庆年间,最大的环溪楼直径达120米,最小的庆阳楼楼边长也有70多米,其中五座是三层单元式圆形土楼,而庆阳楼和五美楼为近正方形。

心田宫在心田村象鼻山麓,为一座明代建筑物。清朝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后屡毁屡修,以1984年修葺后最为完整。心田宫建筑总面积350平方米,宫室2进,正堂面阔3间。坂仔心田宫是台湾台中市元保宫的母宫。1988年,元保宫由赖焕章、赖坤唐分别率领香客前来心田宫进香和参加心田宫建醮大典,同时捐资修建心田宫戏台。

坂仔又称“铜壶”,在坂仔镇附近有座“铜壶宫”是当地林氏的族庙。铜壶宫里供奉着封神榜里的赵公明的神像。

著名人物

综述

坂仔镇有林语堂、顺天皇帝林爽文、李志甫等人物。

林语堂

林语堂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0月10日出生于平和县坂仔镇。是现代文学家、学者、翻译家,先后出版《京华烟云》《吾国吾民》《语堂文集》《我见我闻》《开明英文读本》《新开明语堂英语读本》《红牡丹》《赖柏英》等30多部作品。1975年,林语堂被推为国际笔会副会长,并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李志甫

李志甫是坂仔埔尾村人。元代末期,由于统治者的民族歧视、官员的贪污与盘剥更加厉害,引起了各地的起义。元至元三年(1337年),畲民黄二使在南胜(今平和县南胜镇,当时南胜县包含今南靖、平和县境)发难,被元郡兵攻破。李志甫收集其余部,举起义旗坚守南胜,元郡兵无法取胜。农民军发展更加旺盛,进围郡城,万户张哇哇、守将搠思监与战,俱不利。元朝廷昭命江浙平章别不花调动浙、闽、赣、粤四省官兵来镇压。李志甫义军以一隅之军力敌四省元军,周旋四载。

林爽文

林爽文(1757—1788年)是平和坂仔火烧楼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随父迁往台湾彰化大里杙村(yì),初充县役,后以耕田、赶车为生。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入天地会,一说是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入会,成为彰化、诸罗(今嘉义)等地天地会首领。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秋,因清兵搜捕天地会众,焚烧村庄,他以“安民心、保家园”为号召,率众起义,连克彰化、诸罗、淡水。不久在彰化建大盟主府,建元天运(后改顺天)。他又与响应的庄大田义军合攻台湾府城(今台南)。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朝廷命福康安增援镇压,十二月战于大里杙(yì),他兵败被俘,后在北京就义。

荣誉称号

2017年11月,坂仔镇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