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软实力

更新时间:2024-01-28 10:05

城市软实力,是指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居民素质、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城市社会凝聚力、文化感召力、科教支持力、参与协调力等各种力量的总和,是城市社会经济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持。城市软实力为扩大影响力和竞争力,各地越来越注重“软实力”建设。

定义

城市实力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所谓硬实力,是指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硬件设施等;所谓软实力,是指文化水平、人文环境、体制机制等。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软实力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对软实力的重视很不够,存在着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发展,重硬件建设、轻软件配套的现象,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城市有了筋骨肉,却缺乏精气神。因此,有必要提高认识、创新观念,在提升城市软实力上多下功夫。

提升软实力是在城市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不仅有物质需求,需要“富口袋”;也有精神需求,需要“富脑袋”。要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既重硬实力,也重软实力

意义

提升软实力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这一目标,就不能不重视提升软实力。软实力中的文化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粘合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可以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创造良好条件。

提升软实力也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构成了城市竞争力,二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硬实力是软实力的载体和基础,软实力是硬实力的灵魂和延伸。一个城市,只有拥有了强大的软实力,才有发展的后劲。

同提升硬实力相比,提升软实力更为艰巨

从实际情况看,提升城市软实力,一应尽快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软实力虽然比较复杂,但只要思想重视、积极探索,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二应力戒浮躁、务求实效。提升软实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不大容易在短期内出“显绩”,需要埋头苦干而不急功近利,注重点滴积累而不追求轰动效应。

案例

中国现状

由中国最具实力的专业调查公司根据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提供的测评体系进行。调查的内容涉及十大类、三十一小类、一百一十个指标(详见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城市软实力测评体系说明)。调查的方式采取材料审核、电话访问、问卷调查、入户走访等方式进行。

“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调查评选在上海揭晓,共有14个城市入选。根据调查评选结果,获得“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称号的14个城市如下:直辖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非直辖市城市依次为成都、杭州、苏州、西安、长沙、青岛、昆明、大连、武汉、南京。

“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调查评选,由《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工作委员会、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历时近半年。调查涵盖了城市的社会和谐力、文化号召力、科技创新力、政府执政力、形象传播力、教育发展力等10项指标。这项调查活动在全国50个城市同时进行,采取专业公司入户调查、材料申报、网络调查等三种方式进行。其中,入户调查的对象超过10万人,参加网络调查的人数则达到120万人。

提升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战略。对城市软实力的调查,也成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有力支撑。这是中国首次进行的大规模城市软实力调查,通过软实力资源要素的调研分析,理清了城市软实力的发展脉络和方向。

文化号召力: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成都、西安、南京、长沙、天津、绍兴

城市凝聚力:苏州、长沙、昆明、北京、成都、西安、海口、上海、泉州、杭州

形象传播力:北京、上海、青岛、苏州、大连、杭州、成都、天津、厦门、长沙

政府执政力:昆明、成都、上海、杭州、北京、大连、青岛、厦门、西安、南京

社会和谐力:青岛、成都、北京、大连、杭州、昆明、海口、南京、西安、上海

教育发展力:北京、上海、西安、南京、长沙、成都、杭州、长春、大连、武汉

商务吸引力:成都、上海、北京、青岛、杭州、西安、武汉、大连、天津、长沙

科技创新力:上海、北京、苏州、天津、成都、南京、杭州、大连、重庆、青岛

区域影响力:上海、北京、青岛、西安、天津、成都、苏州、长沙、杭州、武汉

信息推动力:上海、北京、苏州、成都、东莞、重庆、杭州、天津、长沙、昆明

它不是高楼大厦,但却让钢筋水泥融入了创造的激情、生活的温情;它不是高速公路,但却影响着一个城市奔跑的速度、品质、耐力和安全;它难以体现为指标、数据,但却时时测算着一座城市的魅力、潜力、凝聚力

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研究课题组

如果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十几年前提出“软实力”概念时,人们还不太理解其要义的话,那么在今天的中国,“软实力”正成为国家形象和城市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和路径。

中央高层将“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而很多城市管理者也对此投注热情。但很多城市在对软实力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上,还存在不足,甚至出现了泛化及误用。

如何在全面梳理软实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的相关要素现状和实践,对城市软实力进行系统、深入的“中国式”探索,是本课题组的要旨;通过对中国城市软实力的科学调查和全面评估,为城市软实力建设提出对策,为城市决策者提供抓手,并力图寻求我国软实力建设的新突破,是本刊推出2009中国城市软实力调查的初衷。

软实力强大与否,体现为人心向背 中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软实力竞争时代。单靠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换取硬实力发展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软实力,建设软实力,倚重软实力。

“城市软实力”基于“国家软实力”,是反映城市在参与发展和竞争中,建立在城市文化、政府服务、人口素质、社会和谐、形象传播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体现为城市文化感召力、环境舒适力、城市凝聚力、科技创新力、区域影响力、参与协调力等的一种特殊力量。

硬实力是强制性的,而软实力更偏重影响;硬实力以物质为标尺,软实力则更注重精神性。软实力是无形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它不是高楼大厦,但却让钢筋水泥融入了创造的激情、生活的温情;它不是高速公路,但却影响着一个城市奔跑的速度、品质、耐力和安全;它难以体现为指标、数据,但却时时测算着一座城市的魅力、潜力、凝聚力。

软实力有很多侧面,但简而言之,要检验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只需两个问题---问问自己的市民,这座城市是否让你引以为傲、不离不弃?问问外来的客人,这座城市是否让你印象深刻,来了就不想走?可以说,软实力强大与否,体现为人心向背。

从城市管理者的角度而言,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更像是软绳与硬柴的关系---绳子虽软,却能将硬柴紧紧捆在一起,形成合力;如果没有这根软绳,硬柴也只能零落四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