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

更新时间:2024-09-08 10:13

夹竹桃(Nerium oleander L.),又名红花夹竹桃、欧洲夹竹桃,是夹竹桃科(Apocynaceae)夹竹桃属(Nerium)的一种常绿直立大灌木,枝条灰绿色,含水液。叶披针形,3叶轮生。聚伞花序顶生,花冠粉红至深红色,花冠漏斗状,有特殊香味。蓇葖果,圆柱形。种子长圆形,褐色。花期6~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植物学史

历史起源

夹竹桃科植物起源早,夹竹桃属(Nerium Linn.)化石发现于中生代白垩纪的威斯发利亚地区,随后出现于法国和英国的始新统中,以后在新生代第3纪继续生存在欧洲,而在上新统中已经发现现代的欧洲夹竹桃(Nerium oleander Linn.)。

命名来源

oleander 来自中世纪拉丁语,为后期拉丁语lorandrum, rhododendron的变体(受拉丁语olea,橄榄的影响)。在中国,夹竹桃因红(白)花碧叶,似竹而非竹,似桃而非桃,既有竹叶清雅之姿态,又有桃花拂面之妖娆,兼具桃竹之形,故而得名。

形态特征

夹竹桃为常绿直立大灌木,树体高度可达6m。

茎直立而光滑,老枝灰褐色,嫩枝绿色,具棱,被微毛,老时脱落。

叶披针形,3 叶轮生,厚革质,具短柄,长5-21cm,宽1-3.5cm,顶端锐尖,基部楔形;表面浓绿色,背面淡绿色,中脉明显,全缘,叶柄及花序梗为紫红色,枝叶内均有少量乳汁。

聚伞花序组成伞房状顶生;花芳香,花萼裂片窄三角形或窄卵形,长0.3-1cm;花冠漏斗状,裂片向右覆盖,紫红、粉红、橙红、黄或白色,单瓣或重瓣,花冠喉部宽大,长1.2-2.2cm;副花冠花瓣状,流苏状撕裂;雄蕊着生花冠筒顶部,花药箭头状;无花盘;心皮2,离生。

果实及种子

蓇葖果2枚,离生,圆柱形;种子长圆形,基部较窄,顶端钝、褐色,种皮被锈色短柔毛。

分布范围

夹竹桃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在欧洲、美洲、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大部分省区有栽培,尤以南方为多,常种植在公园、风景区、道路旁或河旁、湖旁周围。

生长习性

夹竹桃喜好阳光和温暖的湿润气候,耐旱、耐寒力较差,对土壤要求不严,土壤肥瘠均能生长,微酸性、微碱性土也能适应,适生于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长适温20~30℃,冬季温度不低于-5℃。花期6~10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

生长繁殖

自然繁殖

夹竹桃春季至秋季均可开花,但自然授粉结实少。11~12月份果实成熟开裂,开裂时带柔毛的种子会自动飘落到土壤中进行繁殖。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早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土壤和种子要经过严格消毒,以防生长期出现病虫害。播种前用高锰酸钾溶液浸种,晾干,播后浇透水。及时清除杂草并结合间苗施肥,每隔2周施肥,8-10cm可移栽。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夹竹桃的主要繁殖方式。春季萌芽前,结合修剪进行硬枝扦插,选取上年生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硬枝,剪去叶片后截成15cm左右的插条,将基部浸入清水一周,常换清水。 插条浸水部分树皮有白点突出,长出根际时后,即可取出插于准备好的花盆或苗床中。

压条繁殖

高压多用盆栽,选枝条适当部位作环状剥皮,并用塑料薄膜装入沙土包于环剥处,浇水使膜内土壤湿润,约一个月后即可生根。低压多在夏季进行,选母株上接近地面的枝条,表皮作环状切割后埋入土中,3天后浇水,保持湿润。一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剪下新植株盆栽或地栽。

分株繁殖

夹竹桃老茎基部的萌蘖能力很强,常抽生出大量嫩枝,可充分利用这些枝条进行夏季嫩枝扦插。一般是选用半木质化程度插条,保留顶部3片小叶,插于基质中,注意及时遮阳和水分管理。

栽培技术

水肥管理

夹竹桃喜肥怕涝,宜种植于向阳、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避风处,盆栽宜选肥沃疏松的土壤作为盆土。不论露地栽培或盆栽,都应在栽培前施些基肥,并在开花以前,每隔半月追施一次腐熟液肥。春秋两季每隔3~5天浇一次水,夏季要勤浇水、喷水,保持盆土及生长环境湿润,但是不能长期积水。此外,夹竹桃只要有一次缺水、脱水或长时间积水,植株下部叶片就会很快发黄、脱落,因此浇水要根据墒情适量补充。若天气干热,还应增加叶面喷水,冬季则应在土干时浇水,且减少浇水量。

养护管理

盆栽夹竹桃越冬时,温度尽量保持在5℃以上,放置阳光充足的地方,可10月底移入室内,5月初移出温室。夹竹桃应每年整形修剪1次,对内部过密的枝叶进行疏剪,减少养分的消耗,使枝叶分布均匀,树形保持丰满,用以保持美观,同时也可以使夹竹桃花满枝头。

病虫防治

夹竹桃主要病害为褐斑病,要在发病初期,将受到病菌感染的夹竹桃枝叶及时剪除和烧毁,避免二次感染,再喷洒碧艾药剂防治即可。虫害主要有桃蚜和棉蚜,要及时清除附近杂草,冬季在寄主植物上喷施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卵,喷施乐果或氧化乐果 ,1周后复喷1次,注意保护瓢虫、食蚜蝇及草蛉等天敌。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夹竹桃树形高大,叶片如柳似竹,形态优美,花色艳丽,有特殊香气,且花期长,是观赏花木的优品之选,适合装饰庭院或者在道路周围密植。

生态价值

夹竹桃是有效的抗污染绿化植物,即使在离污染源30m的地方,仍能生长正常。夹竹桃有很强的环境修复能力,可以净化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夹竹桃对烟尘、粉尘的抵抗能力也很强,在树身落满灰尘的时候,夹竹桃仍然可以旺盛的生长。此外,夹竹桃还有降低噪音,杀菌的作用,是污染的工矿区比较适宜种植的树种之一。

夹竹桃生长周期快,树皮较厚,枝多叶茂,且枝条非常柔软。当大风袭击时,全树可随风飘摇,耐风沙袭击,具有防风固土的双重作用,在沿海防护建设中发挥着很大作用。

药用价值

夹竹桃多以叶入药,味辛、苦、寒,大毒。归心经。有强心利尿、祛痰定喘、镇痛、祛瘀的作用,主治心力衰竭、喘咳、癫痫、跌打肿痛、血瘀经闭。

经济价值

夹竹桃的种子含油量达58.5%,可榨制润滑油。夹竹桃的茎皮是优良纤维,被称为“夹竹桃麻”,纤维构造类似亚麻,强度超过棉花,耐腐蚀性强,常用于绳索、织网、造纸等,还是高级的混纺材料。

物种危害

物种毒性

夹竹桃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全株及乳白色汁液均有毒,其新鲜树皮的毒力比叶强,干燥后毒性减弱,花的毒力较轻。夹竹桃中的主要有毒成分为多种强心甙,包括夹竹桃苷(odoroside),欧夹竹桃苷乙(adynerin)和三萜类化合物。这些有毒成分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人畜中毒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异位节律等心脏反应,直至休克死亡。临床症状主要以心率不齐、出血性胃肠炎和各组织器官出血为特征。

防治措施

在园林中应用时,夹竹桃建议种植在远离人和动物的地方,或采用围栏或其他保护隔离措施,以避免接触造成中毒。同时做好植物登记挂牌警示,明确植物的毒性和防治,加大对夹竹桃有毒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避免动物中毒主要从饲料饲草入手,严禁在夹竹桃生长的地方放牧和采集饲草。

植物文化

文学

季羡林先生于1962年所作散文《夹竹桃》中,评价夹竹桃“花朵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能有这样的韧性”。

明代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创作的民歌时调集《夹竹桃》是研究明代文化、风俗与文学的重要典籍。该集之所以命名为《夹竹桃》,是因为其中一以贯之的句式结构:其曲调基本上为八句。 首二句与尾二句都为七言,中间四句是四言,可以任意加上衬字。“四字句瘦瘠,仿佛竹叶,七字句丰腴,好像盛开的桃花,把四句四字句夹在四句七字句当中,就像夹竹桃似的,可能曲调名由此而起”。

花语

红色夹竹桃的花语是咒骂,注意危险;白色夹竹桃的花语是纯洁不变的友情;黄色夹竹桃的花语是深刻的友情。

传说

传说中有个美丽的女孩桃,爱上了一个倔强的男孩竹,但是却受到了桃家人的反对将竹活活打死,桃伤心欲绝随着爱人一起,殉情自杀了,两人来到天堂后,上帝为之感动,说能够满足他们一个要求,桃说她一生最爱的就是美丽的桃花,而竹却倔强的想要保留竹一样的坚韧,从此,世上就多了一种——夹竹桃,开着桃花一样的花有着竹一样的叶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