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侍中

更新时间:2024-07-09 15:15

女侍中,是北魏孝文帝所设立的女官名,视为二品官。

基本定义

女侍中,北魏女官官名。《北史》中记载:掌宫内诸事,次于内司,与作司、大监相当于外廷二品官。

历史沿革

北魏孝文帝将《周礼》中关于女官的设想付诸实施,他根据《周礼》的记载,参照秦汉以及南朝等政权中女官的设立情况,始“置女职,以典内事”,并正式确立女官的名号、秩级,明晰她们在后宫中的权责和地位。其中“女侍中”视为二品官员。

选拔程序

女侍中最初是从宫女中选拔,然而从孝文帝中期开始,随着法制的逐步放宽,由家人犯罪而被没入皇宫的人数锐减,这也就造成后宫中宫女人数减少,从宫女中选拔女官已经不适应这一时期后宫的实际,北魏开始直接从宫外选拔有学识或者特殊才能的女性担任女官。

北魏宣武帝时期,从宫外选拔一些贵族女子担任女侍中,开贵族妇女任职女官的先河。如韩贿的妻子高氏,乃宣武帝的姨母,她于宣武帝景明三年(503年) 得“赐汤沐邑,封辽东郡君。又以椒帏任要,宜须翼辅,授内侍中,用委宫掖”,成为现今可知的北魏后宫最早的一位女侍中。

北魏孝明帝继承了宣武帝的做法,并使宫外选拔成为了这一时期女侍中的唯一选拔途径。如于忠的妻子王氏乃“中山王尼须女,微解《诗》《书》,灵太后临朝,引为女侍中,赐号范阳郡君”。于忠在政变中对灵太后和孝明帝有保护之功,深得灵太后的宠信,这是选纳于忠之妻为女侍中的前提条件。同时,于忠之妻又有着一定的文化修养,这正是女侍中所必需的,因此,灵太后将其选入皇宫为女侍中。

陆昕之妻乃献文帝女常山公主,由于她“奉姑有孝称,神龟初,与穆氏顿丘长公主并为女侍中”。常山公主以“奉姑有孝称”而被选为女侍中,说明符合儒家道德规范,为贵族女子孝义代表,也是女官选拔的条件之一。

服饰制度

神龟元年(518年),胡太后下诏为女侍中加貂蝉,使女侍中的服制与外朝的正规侍中(宰相)相同,学者认为,这体现了胡太后为当时女子争取与男子同等权利和地位的意识。貂蝉,也就是金珰,“假貂珰之饰,处常伯之任”,李贤注解道:“珰以金为之,当冠前,附以金蝉也。”附蝉为纹的金珰在两晋南北朝时也颇为流行。韦正先生指出,金珰不仅是男冠上的装饰,女性亦可以使用。女官可以佩戴珰,即《北史》所记载:“神龟元年,诏加女侍中貂蝉,同外侍中之饰。”

后来,元澄上表对北魏孝明帝进谏说:“北魏高祖(孝文帝元宏)、世宗(宣武帝元恪)时期皆有女侍中的官职,但没有缀金蝉于象珥,极鼲貂于鬓发。妇人穿男子之服,至阴而阳,所以东晋才被刘裕篡国,请收回前诏。”孝明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地位职责

女侍中是史书中唯一有明确记载的北魏后宫女官,多由功臣、宗室或外戚家族女子担任,这也使女侍中成为北魏贵族身份的象征。宣武帝姨高氏以外戚身份“授内侍中,用委宫掖。献可谏否,节凝图篆”,主要负责后宫的文书及对后宫相关事宜提供建议和咨询。

丧葬事宜

女侍中在北魏女官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此职的担任者都选自外戚、宗室之家,她们虽为女官,却不生活于宫中,这也使她们能够在死后与家人安葬在一起,而不葬于北魏女官的集体墓地之中。如北魏乐安郡公主元英乃咸阳王元禧之女,孝武帝时期被任命为女侍中,元英死后还与丈夫合葬,她的墓志出土于安驾沟村,说明她死后并未葬于女官的集体墓地,而是进入家族墓地安葬。魏故持节征虏将军营州刺史夫人高氏乃宣武帝的姨母,她于宣武帝时期被选为女侍中,与元英一样,逝世后也与家人合葬,她的墓志出土于河北曲阳县,这也是其家族墓地之所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