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豆根

更新时间:2024-04-09 20:14

山豆根(Euchresta japonica Benth. ex Oliv.)是豆科山豆根属的藤状灌木。几不分枝,小叶为椭圆形,侧脉不明显;总状花序长6-10厘米,花梗被短柔毛,小苞片钻形细小,花冠为白色,先端钝圆且不凹,基部外面疏被短柔毛,瓣柄卷曲呈线形,龙骨瓣上半部粘合,基部有小耳;子房扁长圆形或线形,荚果为椭圆形,顶端具细尖,黑色光滑。花期5-6月,果期7-8月。山豆根一名始载于《开宝本草》。

植物学史

山豆根一名始载于《开宝本草》。

形态特征

藤状灌木,几不分枝,茎上常生不定根。叶仅具小叶3枚;叶柄长4-5.5厘米,被短柔毛,近轴面有一明显的沟槽;小叶厚纸质,椭圆形,长8-9.5厘米,宽3-5厘米,先端短渐尖至钝圆,基部宽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干后呈现皱纹,下面苍绿色,被短柔毛;侧脉极不明显;顶生小叶柄长0.5-1.3厘米,侧生小叶柄几无。

总状花序长6-10.5厘米,总花梗长3-5.5厘米,花梗长0.5-0.7厘米,均被短柔毛;小苞片细小,钻形;花萼杯状,长3-5毫米,宽4-6毫米,内外均被短柔毛,裂片钝三角形;花冠白色,旗瓣瓣片长圆形,长1厘米,宽2-3毫米,先端钝圆,匙形,基部外面疏被短柔毛瓣柄线形,略向后折,长约2毫米,翼瓣椭圆形,先端钝圆,瓣片长9毫米,宽2-3毫米,瓣柄卷曲,线形,长约2.5毫米,宽不及1毫米,龙骨瓣上半部粘合,极易分离,瓣片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3.5毫米,基部有小耳,瓣柄长约2毫米;子房扁长圆形或线形,长5毫米,子房柄长约4毫米,花柱长3毫米。果序长约8厘米,荚果椭圆形,长1.2-1.7厘米,宽1.1厘米,先端钝圆,具细尖,黑色,光滑,果梗长1厘米,果颈长4厘米,无毛。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西、广东、四川、湖南、江西、浙江;亦分布于日本。生长在海拔800-1350米的山谷或山坡密林中。山豆根分布区域较窄,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苟刻,喜高温,主要生长于石山脚下、岩缝或灌木丛林缘。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种子播前催芽处理:播前将山豆根种子用3倍量的湿润珍珠岩或细河沙拌混匀,装于催芽盘内,并在表面覆盖约1厘米厚的珍珠岩或细河沙,浇适量水,接着盖保湿塑料膜,置25℃的恒温培养箱或环境中催芽。10天后,拣出已发芽种子(发芽标准:种子露白并长出胚根1毫米以上)待播。

播种基质的准备:播种基质用富含有机质的疏松田园土。用小铲将疏松的田园土装入口径×高度为13厘米×15厘米营养杯里,要求与杯口平,然后整齐摆放于露天育苗圃里。

播种方法:用比山豆根种子直径略粗的小木棍,在有基质的营养杯中央插1个深5厘米的孔洞,接着将山豆根种子播于孔洞里,然后覆土,并浇透水。

栽培技术

及时喷水和排水:出齐苗前,每天喷水1-2次,保持营养杯内的基质湿润;出齐苗后,视营养杯基质的情况,间隔几天喷1次水,每次喷水以喷透为宜,应在早晚喷水,切勿在中午及午后阳光暴晒下进行。雨季注意及时排水,防止圃内积水,影响山豆根苗的生长。

及时拔除杂草:随时拔除营养杯里的杂草,原则为“除早、除小、除了”。

施肥管理:生长旺季,交替喷施0.2%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3次,以促进实生苗生长和木质化,间隔7-10天。

病虫防治

根腐病:危害苗的根部。病原菌入侵根部,破坏维管束,造成根部腐烂,地上部分表现为叶片变黄、细小,逐步发展为整株变黄、萎蔫,最后完全枯死。该病主要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事先对育苗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全程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高温季节,加强通风降温管理;

物理防治:及时拣出发病营养杯苗,并集中销毁,防止传播流行;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退菌特500-800倍液灌根,或用50%速克灵15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灌1次,连续2-3次。

白绢病:危害苗的茎基部和根部。表现为受害部位纵裂变褐,后期腐烂,地上部分萎蔫死亡,受害植株下部茎秆及周围可见白色绢丝状菌丝,周围基质表面可见暗红色、油菜籽状的菌核。该病主要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事先对育苗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全程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高温季节,加强通风降温管理;

物理防治:及时拣出发病营养杯苗,并集中销毁,防止传播流行;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用多菌灵或退菌特兑水500-800倍灌根或喷雾。每隔7-10天灌喷1次,连续2-3次。

白粉病:危害苗的叶片。初发病时,叶片出现白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最后可连成片,在叶面上覆盖一层白色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叶片皱缩,逐渐变黄,干枯脱落。该病主要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事先对育苗基质进行消毒处理;全程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高温季节,加强通风降温管理;

物理防治:当发现中心病株时,用剪刀剪去发病叶片,集中销毁,防止传播流行,同时,及时用新高脂膜粉剂800倍液喷洒未感染的叶片,形成保护膜,隔离病源菌,防止病菌借风雨再次传播感染;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严重时可喷洒0.2-0.3波美度的石灰硫磺合剂,喷至叶面全部湿润至滴水,效果甚佳。

主要价值

药用

山豆根苦,寒。归肺、胃经,有利于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主治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山豆根有毒的记载始见于《中国药典》1985年版。

经济

山豆根苦种子含油率16.94%,可榨油工业用,纤维可作为麻的代用品,也可作造纸原料,茎可用于编织,可作为花饰中的线性花材,有一定经济价值;

观赏

其叶形如剑,开花时繁多的白花下垂如铃,姿态优美,花期持久,是庭园观赏树木,也是鲜切花材料。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2021年8月7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二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