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州

更新时间:2024-08-28 03:59

慈州,古代地名。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置慈州。《元和郡县志》:“以滏阳县西九十里有礠山,出礠石,因取为名”。治滏阳县(今河北磁县).

简介

隋置。

《元和郡县志》:“以滏阳县西九十里有礠山,出礠石,因取为名”。治滏阳县(今河北磁县).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慈州废,地属相州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复置慈州,仍领滏阳、临水两县,并治滏阳县(今河北磁县)。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慈州,地又属相州。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又置,改礠州。治、领滏阳县(今河北磁县),并于临水故城置昭义县,亦属礠州

天佑三年(公元906年)礠州改名惠州,仍辖滏阳、昭义两县。

五代初因之,后唐复名礠州,滏阳、昭义两县仍属之。

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改为磁州,仍治、领滏阳县(今河北磁县)。元初因之,元末州县俱废。

元和郡县图志

慈州,文城,下。开元户一万一千二百七十五。乡三十。元和户一千八百七十七。

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时晋之屈邑,献公子夷吾所居也。《左传》曰“骊姬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使言於公曰:‘蒲与二屈,君之疆也,不可无主。’乃使重耳居蒲,夷吾居屈。”注曰:“二屈,今平阳郡北屈县”是也。《左传》“屈产之乘”,亦此地。秦兼天下,罢属河东郡。汉北屈县,属河东郡。後魏孝文帝於此屈县南二十一里置定阳郡,即今州理是也。隋开皇元年改定阳郡为文城郡。贞观八年改为慈州,州内有慈乌戍,因以为名。

州境:东西五百五十一里。南北二百一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六百八十五里。东南至东都七百二十五里。北至隰州二百里。西北至丹州一百八十里。东南至绛州太平县一百九十里。西至龙门县一百八十里。东南至晋州二百四十里。正西至黄河六十五里。东南至绛州二百四十里。

贡、赋:开元贡:蜡,白蜜。赋:麻,布。

管县五:吉昌,文城,昌宁,仵城,吕香。

吉昌县,中。郭下。本汉北屈县地也,属河东郡。後魏孝文帝於今州置定阳郡,并置定阳县,会有河西定阳胡人渡河居於此,因以为名。十八年,改定阳县为吉昌县。贞观八年改置慈州,县依旧属焉。

壶口山,在县西南五十里。

风山,在县北三十里。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未尝暂止,当其冲略不生草,故以风为名。

黄河,北去县六十里。

姚襄城,在县西五十二里。本姚襄所筑,其城西临黄河,控带龙门、孟门之险,周、齐交争之地。齐後主武平二年,遣右丞相斛律明月、左丞相平原王段孝先破周兵於此城,遂立碑以表其功,其碑见存。齐氏又於此城置镇,隋开皇废,武德二年又置镇,九年废。城高二丈,周回五里。

文城县,中。东南至州六十五里。本汉北屈县地,属河东郡。後魏孝文帝於此置斤城县,属定阳郡。隋开皇十六年改斤城县为文城县。

孟门山,俗名石槽,在县西南三十六里。《淮南子》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水经注》曰:“风山西四十里河水南出孟门,与龙门相对,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黄河之巨厄。”

今按河中有山,凿中如槽,束流悬注,七十馀尺。

文城故城,在县北三十里。故老曰此城晋文公为公子时,避骊姬之难,从蒲奔狄,因筑此城,人遂呼为文城。

昌宁县,中。西北至州五十里。本汉临汾县地,属河东郡。後魏太武帝分临汾县置太平县,孝文帝又分太平县置昌宁县,属定阳郡。隋开皇元年改属耿州,十八年又属汾州,大业二年改汾州为文城郡,县仍隶焉。贞观八年改为慈州,县又属焉。

两乳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山有两岫,望如乳形,因以为名。

黄河,北去县七十九里。

倚梯故城,在县西南一百五十里。累石为之,东北两面据岭临谷,西南两面俯眺黄河,悬崖绝壁百馀尺,其西南角即龙门之上口也,以城在高岭,非倚梯不得上,因以为名。城中有禹庙。後魏孝文帝西巡,至此立碑,碑今现在。

禹庙,在县西南一百五里龙门东岸上,其碑是後魏孝文帝所立。

晋荀息墓,在县东北十六里。

仵城县,中下。西南至州五十八里。本汉北屈县地,属河东郡。後魏於此置仵城郡,领京军县,孝文帝改京军县为仵城县。隋开皇三年废仵城郡,改属文城郡,皇朝改属慈州。

石门山,在县北六十里。

拓定故城,在县西一里。周保定四年置,以高齐境,因以为名。隋废。

吕香县,中。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临汾县地也,属河东郡。後魏太武帝於此置刑军县,属仵城郡。孝文帝改为平昌县。隋开皇十六年省平昌县入仵城县,义宁元年於此置平昌县,贞观元年改为吕香县,因旧吕香镇为名,属慈州。

马头山,在县南六十里。其山峭嶷,形如马首,因以为名。

横岭山,在县西北六十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