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枢

更新时间:2023-12-14 11:58

梁耀枢(1832年~1888年),字冠祺,号斗南,晚号叔简,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今佛山市顺德区)杏坛光华村人。同治元年(1862年)中举,同治十年(1871年)参加辛未科会试,高中状元,是光华村第一位状元,也是佛山和广东最后一位状元。

人物生平

梁耀枢,字冠祺,号斗南,晚号叔简,生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兄弟六人,梁耀枢排行第五。少年时代的梁耀枢就失去双亲,家道中落,生活贫困,依靠经商的堂兄梁介眉全力资助,才免去辍学厄运。也许是因为早早地体验到谋生立足的不易,梁耀枢更加埋头苦学,一心一意获取功名,借科举改变命运、光耀门楣。

梁耀枢起初在家乡受业于勒流名儒廖亮祖,后来三兄弟在南海大儒朱次琦(世称“九江先生”)门下攻读。在朱次琦指导下,梁耀枢学业大进,文章气象磅礴。梁耀枢就先后在学海堂和应元书院求学,他中举前求学的最后一站便是越秀山下的应元书院。同治元年(1862年),梁耀枢中举;同治十年(1871年),梁耀枢千里迢迢远赴京城参加辛未科会试,高中状元。这一年,梁耀枢39岁。

梁耀枢金榜题名之后的17年为官经历,基本都在同治、光绪年间,而分管工作大多与教育、文化相关。同治十三年(1874年),梁耀枢任顺天乡试同考官。次年,提督湖北学政。光绪六年(1880年)任会试磨勘官,并教习庶吉士。此后,先后入值皇帝南书房;升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侍讲学士;调任侍读学士兼左右春坊庶子;任会试同考官;提督山东学政,升詹事府正詹事。光绪十四年(1888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山东官邸,时年56岁。

主要成就

光绪六年(1880年),梁耀枢任会试磨勘官,并教习庶吉士。梁耀枢上书皇帝《训子弟以禁非为》,其中写道:“民间非为之事渐渍成风,或游手好闲、博弈饮酒;或结纳匪类、放辟邪侈。往往陷溺而不悟,甚者罹法网犯刑章,尔为父兄独能晏然而已乎。与其追悔于事后,孰若严训于平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纨绔子弟、贵族二代之所以骄奢淫逸,责任也在于父兄的放纵和疏忽管教。

在詹事府,他主张翰林不要把文章仅仅作为技巧,而要明白在皇帝身边做一个“近臣”的深刻含义,对于国家大事要有所担当、敢于忠言进谏。梁耀枢言出必行,他积极参与保荐冯子材刘亮元张曜等将领到中越边境抗击法国军队;弹劾广东学政叶大焯徇私舞弊;批评两广总督张之洞赈灾不力,这些逆耳忠言,在当时受到朝中大臣一致好评。任同考官,他力主清除科场积弊,端正士习文风;派往外省做学政,主管从学校到科举相关事务,梁耀枢廉洁持身,能文善行,深受赞誉。

梁耀枢除了做好文教本职工作,梁耀枢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擅长诗词和书法,可惜他的诗歌作品留存不多,《续编清代稿钞本》收录的《律赋精选》抄录有梁耀枢的部分作品。梁耀枢的书法尤为俊美。据《梁耀枢行状》记载,他能于粒米作蚊脚小字,兼通王(羲之)、赵(孟頫)笔意,腕力圜妙,深受人们喜爱。如今在北京故宫的储秀宫、体和殿、翊坤宫,仍可看到梁耀枢题写的《万寿无疆赋》共12幅墙饰。另外,在储秀宫还有他题写的牌匾“道志和声”“观象通乾”。

梁耀枢不仅文才好,而且眉清目秀、气度非凡,很得两宫太后的关注。据《顺德县志》 载:“钦孝皇太后尝谓南书房翰林曰:‘梁耀枢,金玉君子也!’”此话在朝中一经传开,梁耀枢遂被百姓称为“金玉状元”。一时间,同僚们也都戏称他为“梁金玉”。到他五十寿辰时,慈禧又赐赠四言寿屏,上书:“及第芙蓉,冠众香国。校书天禄,为清平官。”

人物著作

《续编清代稿钞本》中收录的《律赋精选》中抄录有其作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