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

更新时间:2021-01-25 15:12

正像是测绘科学术语,意思是指与实物左右方向相一致的图像。与被摄体明暗程度和色彩一致,动作正向的影像。1824年由法国人N尼埃普斯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正像照片《餐桌》。

释文

正像是与实物左右方向相一致的图像。

应用

与被摄体明暗程度和色彩一致,动作正向的影像。在感光纸上出现,为照片;在感光片上出现,为电影片或幻灯片

眼睛看到物体正像的原因

根据凸透镜的原理,眼睛是如照相机一样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物体是正的呢?

在视觉上,有个叫做“心理回倒”现象。即,我们在视网膜上捕捉到的是倒立的像,但是大脑将倒立的像,进行了“回倒”,从而变为正立的像。有研究人员做过实验,试验方法大致是这样的,他在自己的眼睛佩戴凸透镜,这样他“看到”的就是倒立的像了。但研究生人员深入进行了实验,他继续佩戴凸透镜(且一直不拿下),大概两周后,他神奇地发现,在佩戴凸透镜的情况下,他居然也可以“看到”正立的像。

负片与正片

Negative Film:是经曝光和显影加工后得到的影像,其明暗与被摄体相反,其色彩则为被摄体的补色,它需经印放在照片上才还原为正像。简单的来讲我们所拍摄的胶片冲洗出来后,所看到的影像是反色的影像,再通过扩印或放大成照片就变成了与所拍摄景物相同色彩的影像。

我们平时所说的照片底片,也就是普通胶卷冲洗出来的底片叫做负片,负片的颜色是我们实际拍摄图像的反转色,要制成照片还需再重新曝光,通过扩印或放大成照片,才变成了与所拍摄景物相同色彩的影像(正片)。

而所谓反转片,又称正片、幻灯片,使用上与普通负片差不多(暴光要宁欠勿过),反转片在底片上所呈现的颜色就是实际的颜色,可以直接使用,如放映幻灯片。

之所以叫反转片是因为此胶片在冲洗的初显时为负像,经中途曝光后再次显影时转为正像。因此冲洗也与负片不同,反转片采用E-6工艺,而负片采用C-41工艺。在亮度和清晰度上比负片要好的多,色彩上也非常出色。

黑白胶片与彩色胶片无论是负片、正片或反转片,都有黑白胶片和彩色胶片之分。彩色反转片用于景物拍摄。经过反转冲洗过程可以直接获得与景物明暗、色彩一致的正像,可直接用于放映和印刷制版。特点是:反差比负片大,比正片小;宽容度比负片小,比正片大;最低密度小,片基为无色透明。

负像变正像的途径

反转片

反转片(即正片)是用来印制照片、幻灯片和电影拷贝的感光胶片的总称。它能把底片上的负像印制为正像,使影像的明暗或色彩与被摄体相同。黑白正片的感色性仅限于紫蓝色光、彩色正片的感色能力比彩色反片弱,因而,正片在摄影中很少使用。彩色正片用于印制彩色放映拷贝(电影、幻灯)。特点是:反差大、灰雾度低、清晰度高、感光度低。

反转片有彩色和黑白之分,我们说的反转其实是Color Reversal Film,常用于静态摄影。称其为反转片是有道理的:显影第一阶段成的是负像,然后才是彩色染料形成的正像。反转片是在拍摄后经反转冲洗可直接获得正像的一种感光胶片。黑白反转片可直接获得影像阴暗与被摄体一致的透明片;彩色反转片可直接获得色彩与被摄体相同的透明片,其色彩真实鲜艳,但宽容度较小。反转片由于有高质量的正像效果,被大量用于印刷制版或作幻灯片,专业摄影师在拍摄广告照片大多都使用彩色反转片。

反转片可直接用放幻灯机播放,但要洗成照片其实一点也不麻烦,所有数码冲印店都可扩印。对于杂志来说最好是曝光正常,因为曝光不足可能会损失暗部细节,从而影响印刷后的效果。

负像变正像的发展历史

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哲学家墨子观察到小孔成像的现象,并记录在他的著作《墨子·经下》中,成为有史以来对小孔成像最早的研究和论著,为摄影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

墨子之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数学家欧几里德、春秋时期法家韩非子、西汉淮南王刘安、北宋科学家沈括等中外科学家都对针孔成像有颇多论述,针孔影像,已为察觉乃至运用,但只可观察,无法记录。

1250年,欧洲修道院道士马格纳斯发现银盐受光变黑的现象。这样,发明摄影术所需的两方面基础——物理学与化学新认识,为摄影术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1704年,英国人牛顿首先论及“干涉色”现象。

1725年,德国纽伦堡阿道夫大学医学教授亨利其舒尔茨(Heinrich Schulze1687-1744)发现硝酸银溶液在光作用下会变黑,并于1727年发表论文《硝酸银与白垩混合物对光的作用》,论文讨论了硝酸银混合物在光作用下记录图案的功能,德国人称之为现代摄影的始祖。

1757年,英国人道龙发明消色差透镜。同年,意大利人贝卡利发现了氯化银的感光性能。

1793年,法国尼埃普斯兄弟两人首先设想利用感光物质来固定针孔镜箱所形成的影像。

1802年,英国人汤姆斯维吉伍德(Thomas Wedgwood)完成“晦影照相机”,使用可感光的硝酸银纸,其学生亨弗利爵士以氯化银取代硝酸银定影,制成人类史上第一张较能久存的照片。此二人被誉为“暗箱”与感光材料结合的先驱者。

1816年,法国人约瑟夫·尼塞费尔·尼埃普斯用自己定名的“人工魔眼”的透镜装配成第一架照相机。并使用它制作出一些不能耐光的负像照片。

1817年,德国人格罗特胡斯创立光化学反应的理论,并在1818年公开发表。

1819年,英国人赫谢尔(John Herschel)发明了定影法,可使已感光的氯化银固定下来,从而可长期保存影像。其方法一直被沿用。

1822开始,法国人约瑟夫·尼塞费尔·尼埃普斯(1765——1833),研究以玻璃板为片基固定影像。

1824年由法国人N尼埃普斯拍摄了世界上第一张正像照片《餐桌》。

1825年,取得以金属版固定的影像。这就是尼埃普斯的“日光刻蚀法”。

1825年,尼埃普斯用晒相法在涂有沥青的石板上制作了《牵马少年》照片。画面翻拍十七世纪的一幅荷兰版画。

1826年,世界上第一幅实景照片《窗外》问世,是法国尼埃普斯尼埃普斯在经过13年的反复实验后,于1826年拍摄的他住房窗口外的景况。他把一块涂有能感光的沥青层的白蜡板放置在暗箱里,把暗箱固定在他的工作室的窗口,曝光了8个小时,再经过熏衣草油的冲洗,获得了人类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在这张正像上,左边是鸽子笼,中间是仓库屋顶,右边是另一物的一角。由于受到长时间的日照,左边和右边都有阳光照射的痕迹。尼埃普斯把他这种用日光将影像永久的记录在玻璃和金属板上的摄影方法,称作“日光蚀刻法”,又称阳光摄影法。他的摄影方法,比达盖尔早了十几年,实际上应被称为摄影术的发明者,只是由于尼埃普斯为保密而一直拒绝公开,也就未被予以公认。美国盖蒂研究保护所的科学家最近对这张世界上最古老的照片进行全方位分析后认为,这张照片保护完好。科学家正在设计一个内含惰性气体的密封盒,以求使这张照片能够再保存数百年。这幅照片最后一次公开展览的时间为1898年,此后一度销声匿迹,直至1952年才重新面世。科学家杜森·斯图里克说:“如果你想一想照片的整个历史,还有胶片和电视的发展,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从这第一张照片开始的。这张照片是所有这些技术的老祖宗,是源头。也正因如此,它才那么令人激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