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冠鹿

更新时间:2024-09-19 13:41

毛冠鹿是偶蹄目鹿科毛冠鹿属哺乳动物。耳外基部有长毛;上犬齿长大,稍向下弯,露出唇外;眼小;毛粗糙。冬毛几为黑色,夏毛暗褐色;头与颈部的毛,其尖端处有一白色环。雄兽具短而不分叉的角,角尖微向后弯。因额部有一簇黑褐色毛冠而得名。

外形特征

体长约920毫米,尾长约120毫米,肩高490毫米,体重约30公斤左右。体中等大小,与赤鹿相仿、鼻端裸露,眼较小,无额腺,眶下腺特别显著。耳较圆阔。额部有一簇马蹄形的黑色长毛,故称毛冠鹿。雄鹿有角,角极短长度仅1cm左右,且角冠不分叉,尖略向下弯,隐藏在额顶上的一簇长的黑毛丛中;雌鹿无角。尾短。

毛冠鹿的被毛粗糙,一般为暗褐色或青灰色,冬毛几近于黑色,夏毛赤褐色。体毛较粗硬,通体暗棕褐色二头颈的毛在近毛尖处有白色环,眼上方有灰纹与额部毛冠分界。耳内侧白色,下部有黑色横纹,耳背尖端白色:脸颊和吻部稍杂有苍白色的毛,腹部、鼠蹊部和尾的下面纯白色。幼兽毛色暗褐色。在背中线两侧有不很显著的白点,排列成纵行,其旁也有斑痕。

毛冠鹿的头骨细长,前颌骨与鼻骨不相连,为上颌骨所隔,鼻骨后半部向侧突出成翼状,吻旁倾斜,所以鼻骨的翼状部分向下与鼻梁几乎成一直角,上颌骨、额骨、鼻骨和泪骨间的空位只余一狭缝。雄性有角。额骨的后外侧向后突起而长出角,角基不向头骨前面延伸成棱状脊,这是与麂类不同之处,眶下腺的腺窝大而深,卵圆形,其直径长于眼窝的直径。

毛冠鹿雄性的上犬齿大而侧扁。向下微曲,后缘锐利,雌性上犬齿小。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毛冠鹿栖居在山区的丘陵地带,繁茂的竹林、竹阔混交林及茅草坡等处,它们不喜欢潮湿,春天以后多在较高的山上避暑,冬天则下到低山朝阳处避寒。

草食性,食性与黄麂相似,均喜食蔷薇科、百合科和杜鹃花科的植物,但黄麂喜食这类植物的种子或果实,毛冠鹿则食这些植物的枝叶。另外毛冠鹿有时进入农田偷食玉米苗、大豆叶、薯类和花生叶等。

毛冠鹿的听觉和嗅觉较发达,尤其是眼下腺,可算是鹿类最发达者,它对于种间的相互联系、寻找配偶等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毛冠鹿性情温和。白天隐居于林下灌丛或竹林中,晨昏时出来活动觅食,一般成对活动。可是到了秋天交配季节,雄者为了争雌,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它们彼此用犬牙及前蹄相击,常致血迹斑斑,方才分出胜负。它机警灵活,一有动静,就会一溜烟似的遁走,连猎狗也追它不上。可是,它有个致命的弱点:逃跑的时候,它将尾巴高高地翘起,那内侧白毛仿佛是扯起的“白旗”,目标显著。往往由此而被猎杀。

生长繁殖

有明显的繁殖季节,每年4~5月交配,妊娠期6个月,每窝产1~2仔,是在鹿类中是很少见的一种。一般1-2岁性成熟,在动物园中可活7年。据盛和林等报道,雌兽的怀孕率为76.9%。一年一胎,一胎一仔,幼仔于第二年(约一岁半)性成熟,参加繁殖。

雄鹿和雌鹿的最大寿命分别为10岁和12岁;初生仔鹿的雌雄性比为1:1,4~6岁时雌雄性比为3:1。雌鹿最早的产仔年龄为3~4岁。种群自然增长率和平均世代时间分别为1.221,0.032和7.014,雌鹿3—4岁时的繁殖价最高。

分布范围

毛冠鹿主产于中国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2022年6月16日,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红外线相机拍摄的画面中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毛冠鹿。

2023年12月,在东安县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红外相机拍摄到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毛冠鹿觅食的画面。

栖息环境

毛冠鹿栖息于高山或丘陵地带的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采伐迹地和河谷灌丛。它经常活动于海拔1000—4000米之间的山上,在四川泸定地方,海拔1300—2700米的范围内都见其活动。

亚种分化

种群研究

从2002年11月到2003年3月,在四川宝兴蜂桶寨自然保护区设点,对该区域毛冠鹿冬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在单变量分析中,植被类型、坡位郁闭度、竹子密度、老笋密度、乔木大小、草本覆盖率和空地面积8个变量在生境样方和对照样方间存在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的分析表明草本覆盖率、乔木大小和植被类型是影响毛冠鹿生境选择的主要变量,食性与气候是影响毛冠鹿冬季生境选择的两大主要生态因子

保护级别

毛冠鹿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5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也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Ⅲ。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保护措施

加强对毛冠鹿资源的保护,建议采取如下有效的保护措施:

(1)继续加强法制和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

(2)违法偷猎者应及时绳之以法,切实加强保护区管理,杜绝偷猎。

(3)建议就该种的分布、种群动态和生物学特性做全面调查和研究,将其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人工饲养

毛冠鹿生性胆小,人工饲养及繁殖困难。成都动物园通过设置专门的饲养场地,并在其中种植大量毛冠鹿喜食的小叶女贞毛叶丁香等植物,将4只毛冠鹿放入这样一个僻静无干扰的环境中饲养,提供多样化的饲料和足够的能量,同时毛冠鹿还能自由采食场地中的植物,使多年未繁殖的毛冠鹿开始繁殖,2003年有一只雌性毛冠鹿产仔,2004年3只雌性毛冠鹿全部产仔并存活。

毛冠鹿的饲养与家畜饲养方法相似,一般每天早、晚饲喂,每次食量约0.8公斤,定时定量,使其产生稳定的适应性。饲养中,应根据饲养季节、食物来源合理配料:

1、春末至秋冬前,树木生命旺盛,枝叶茂密,食物充足,毛冠鹿爱吃树叶,特别是拐枣杜仲桑树、柿树、构树等,也吃茜草科的槐子花、蔷薇科的桃树、梨树、樱桃树的叶子。毛冠鹿进食,要求食物新鲜,通常情况下,嫩叶边摘边喂,有时提前2至3天采摘,要放入水中浸泡,利于咀嚼、消化。也喂豆科植物如黄豆、绿豆、大豆,农作物如山芋、玉米、甘蓝、胡萝卜、萝卜的嫩茎和嫩叶及落果如南酸枣等。

2、在秋冬至初春时,树木处于休眠期,食物来源不足,可喂多汁饲料,每天约0.5公斤,将玉米粉、鼓皮大麦粉加水搭配。

3、搞好圈内卫生,预防疾病。每天都要清扫圈内地面,适时除虫,防止疾病发生,并不定期的给予饮食盐水,增强L病免疫力。还建造一个长方形小蓄水池,为其提供饮水和嬉水条件。

种群现状

2022年,在浙江丽水青田县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工作人员用红外摄像机抓拍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毛冠鹿的身影。

2022年3月11日,央视《秘境之眼》播出了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毛冠鹿专辑。让全国广大电视观众进一步了解了绥宁县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此次画面上显示的毛冠鹿生动活泼,体型较大,毛色光滑。在冬末春初之时,一只毛冠鹿正在林中觅食,在食物并不丰盈的季节里,它必须仔细地翻找,才能找到相对可口的食物。在大自然里生存并不容易,有时,毛冠鹿会在湿露的山地中锒铛行走,有时又会沿着湍急的溪流逆行而上,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一对毛冠鹿来到山林附近活动,幼仔只顾大口地吃着美食,雌鹿却一直守护在幼仔身旁。毕竟,孩子的安危是母亲心中的头等大事。

2022年12月26日,记者从贵阳市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阳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发现多个珍稀、濒危物种以及新物种,其中包括毛冠鹿。

2023年5月,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冠鹿已由原来的10余只发展到20余只。

2023年6月,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在整理野外红外摄像仪录制数据时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毛冠鹿。

2024年8月,木里县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线相机时发现,在该县博窝乡原始林区拍摄到一组“白鹿”视频,经相关动物专家鉴定,该白鹿是一头白化毛冠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