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舞狮

更新时间:2022-04-15 14:04

沔阳舞狮俗称玩狮子,有地狮子、台狮子两大类。是湖北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地狮子由一人手持绣球舞弄逗引,两人披顶狮身表演抖毛、抓痒、跳跃、跌扑、睡觉、翻滚、踩球等动作。台狮子在垒起的方桌台上表演,分大中小三种台型,大台型有“九妖十八洞”(即由36张方桌垒起的高台),中台型有“小九妖十八洞”,小台型有“一柱香”(9张方桌垒9层)、“灯笼园”( 9张方桌脚对脚桌面对垒桌面9层)等。舞狮者除表演与地狮子相同的动作外,还有在垒起的方桌间穿绕攀爬,间插望江喝水、四爪踏雪、金钱吊葫芦等绝技表演。动作惊险扣人心弦。每到逢年过节,仙桃市各地都会有沔阳舞狮的表演。 沔阳舞狮尤以干河办事处百子桥为最,有个具有百年历史的民间业余狮舞队,上世纪五十年代,其技艺曾在“沔阳庙会”、“荆州会演”上夺冠。

表演形式

百子桥的狮舞登台前,要“玩台子”、“拜码头”、“玩场子”、“玩地狮子”、“玩回子”后才登台玩“台狮子”。

玩台子所谓“玩台子”,即高台舞狮。要玩好台狮子,重在搭好台。有“九妖十八洞”和“一柱香”(亦称“荷花台”)两种类型的舞狮台。老师傅曾用136块麻将代替136张方桌,码成“九妖十八洞”模型。传说:“九个妖精十八个洞,洞洞不离孙悟空”。搭一“高”二“险”的“一柱香”舞狮台,要精选8条长板凳、4把木椅子、13张方桌和一个专制的小方桌后,一层一层一次性垒起。底层8条长板凳、二层4张方桌、三层4把木椅、四层一张方桌仰放在4把椅面上,五层一张方桌脚与四层的方桌脚对脚,六层一张方桌面与五层方桌面挨面,七层一张方桌脚与六层的方桌脚对脚(4-5层和6-7层为两个“灯笼泡”),八层至十二层都是方桌脚立在下层桌面上,顶端十三层仰放一张小方桌四脚朝天,桌面挨十二层的方桌面,用红布系紧大小桌面,台即搭成。桌面、桌脚连接处用盐水浸湿粗纸垫着,起防滑的凝固作用。灯笼泡桌脚连桌脚处和四脚朝天的小方桌下,专人用手铆保台。

所谓“拜码头”。由舞狮领头人敬神礼毕,出场边打铜锣边说360句客套话:铜锣一响是招牌,有请列位宾朋四方来。有请湾前湾后湾左湾右,各位父老兄弟姐妹来扶助。往前一看老师傅极多,往后一瞄少师傅极广。本当到老师父少师兄府第拜望,但不知老师傅少师兄府住何方?只有小弟才疏学浅,献丑登场下拜诸位(打几下锣,并拱手鞠躬!):

一拜国家主席,二拜文武百官,三拜行船走水的太公,四拜士农工商,五拜锤手好汉,六拜救死扶伤的郎中,七拜三教九流,八拜八十八行,九拜久走江湖,十拜同行老师,恭请登场指教(作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绕场行礼式)。

太阳一出节节高,照在黄河铁板桥,铁板桥上栽杨柳,树大根深长得牢。长得牢来长得牢,人要从师井要掏,井到山边出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武艺高来武艺高,兄弟七人把艺操,大哥学的城墙跑马,二哥学的马上挑枪,三哥学的漂洋过海,四哥学的子龙呈祥,五哥学的爬杆踩索,六哥学的破肚开肠。只有小弟年纪幼,怀抱铜锣走九州,下走湖广上走川,浙江千里到长安,一文铜钱挡住英雄汉,好汉无钱到处难。跨海登舟不要忙,绕过暗礁逞刚强。出手上打葵花式,提腿足踢跑马桩。喜鹊登枝檐边走,金鸡独立站中央。霸王举鼎千钧重,童子欢声一炉香……

来!来!来!耍起来!

狮舞将要登台玩,敬请诸位多包涵。

当狮舞在舞台顶端上表演结束从台上下来时,台下领头人又打起铜锣出场说结束语:“狂风一阵起,折倒帅字旗,有慢有慢三有慢,有慢各位转回还,今天武艺已耍完,希望诸位明天再来看!”

所谓“玩场子”。开始打起锣鼓:“请请看、请请看、请看请看请请看”的乐曲。接着由习武青少年耍武术,按“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表演一番。什么摔前后翻各式的空心筋斗,打“悬门、严门、水火门”各式拳术,作“丢绊子、鲤鱼扳籽、黑鱼过裆”式的表演等,以打开场子、活跃场地、热闹气氛,也叫“玩开场”。

所谓“玩地狮子”。首先凑起:“咚鼓咚鼓球、 咚鼓咚鼓球、咚鼓球、咚鼓球、狮子滚绣球!”的锣鼓。由一少年手持“绣球”舞弄逗引狮子,两个善舞的人顶着人造布毛狮子皮,表演抖毛、抓痒、跌扑、睡觉、打滚、踩球等动作。特别是跳跃如飞,舞狮两人射过两张方桌,而狮子突兀站立着的绝活(玩尾的人举起玩头的人),让观众大吃一惊!

所谓“玩回子”,即试台。就是由轻功颇佳的一人披着狮子皮,由下而上到顶端,表演腾身倒立等武术动作后,由上而下,把“台狮子”引上台。

荣誉

沔阳庙会首屈一指

新中国成立后,沔阳各地民间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百子桥民间业余狮舞队更是如鱼得水,发展壮大起来。由本地有武术、会狮舞的李大全、李林贵的传人,传授给20多个青壮年的舞狮技艺,扩大了百子桥民间业余狮舞队,1953、1954、1956年连续三年参加了沔阳县政府文教科在仙桃镇天主堂举办的春节庙会。特别是1956年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全县文艺队伍群芳荟萃,有沔阳花鼓戏、汉剧、狮舞、老背少、龙灯、高跷、蚌壳精、彩莲船、莲香舞、武术等文艺团体共300多名演员,表演节目异彩纷呈。

百子桥“一柱香”台狮子的风格独特。由两人配合默契顶人造布毛狮子皮上台,格体小、轻功佳、会涵力、脑筋灵活的李家炳玩头(现年69岁):体格大、力量大、有托力、头脑冷静的李齐山玩尾(现年86岁),与本县绿家湾和芦林湖的台狮子,三台对垒,进行了惊心动魄的对抗赛。百子桥的台狮子特别引人注目,从地上一层穿洞十三层,登上顶端时,舞狮赫然踮起后脚站立(玩尾的人举起玩头的人),举目了望天空,低头环视地上观众,那凛凛雄风,使观众惊奇不已。紧接着那威武雄壮的舞姿,独特新奇的“24亥”惊险动作,熟练自如从容不迫地表演,一个接一个的高难度动作,扣人心弦,使观众目不暇接。

始从飞脚一踢的“打坐撩须”、双脚踏膝的“观音打坐”、精神抖擞的“脚踏山崩”、打个趔趄的“望山喝水”、抱人旋转的“张飞卖肉”、袒臂露胸的“蛤蟆晒肚”、腰弓背驼的“虾子戏水”、扭动腰肢的“鳊鱼游水”、俯身拾物的“蜻蜓点水”、前俯后仰的“燕儿喂食”、胆颤心惊的“狮子剥皮”、快步向前的“圆墙跑马”、东倒西歪的“黄龙脱袍”、弓腿跨步的“出洞归洞”、空中屈身的“偷梁换柱”、四肢匀称的“青狮打睡”、垂足立胸的“关公搭桥”、四脚朝天的“顺风摆柳”、胸似铁扇的“顺蓬施罩”、飞檐走壁的“四脚踏雪”、旋脚转身的“挪脚赶盘”、仰首望天的“犀牛望月”、头身倾倒的“白蛇吐箭”、特别是纵身一跳的“金线吊葫芦”,眨眼功夫把“一柱香”的十三层桌子拉成弯弓一晃。瞬间,台下锣鼓低声紧凑:“静静看、静静看、静看静看静静看!”的乐曲,广大观众提心吊胆地咋舌,为之捏汗,个个交口称赞。百子桥台狮子的高超技艺,轰动了沔阳周边天门、潜江、洪湖、汉川前来观赏的数万观众。

湖北省文化厅、荆州专署文化局的领导以及中央歌舞团的实习生亲临观摩,评价百子桥的台狮子是佼佼者。沔阳县政府文教科授予百子桥民间业余狮舞队“全县第一名”的大锦旗。

荆州会演独占鳌头

百子桥民间业余狮舞队,在沔阳庙会获得第一名后,被挑选出席荆州专署春节文艺会演。于是就从30多名狮舞艺人中挑选了李家海等6人出席。在县文化馆领导徐月波同志的率领下,于1956年正月初九起程,从仙桃坐轮船到沙洋,转乘汽车到荆州城,代表沔阳县民间业余狮舞队,参加了荆州专署在荆州大礼堂、荆州电影院举办的春节文艺会演。全荆州十二个县中只有几个狮舞代表队,经过沔阳县百子桥民间狮舞队与京山、松滋、洪湖、天门的狮舞代表队,三天的地上、台上舞狮表演角逐,只有沔阳百子桥狮舞的动作惊奇、出类拔萃、技艺精湛、独一无二。

会演结束,百子桥民间业余狮舞队,获得了荆州专署一米宽、两米多长的大锦旗。锦旗上款书:奖给沔阳县百子桥民间业余狮舞队,中间书“狮舞超群百子桥 江汉平原一奇葩”,落款书:荆州专署专员饶民太题赠于1956年春节文艺会演。狮舞队李家海、李齐山、李正国等三人获得奖状,李家炳、李家榜、李树青等6人获得“1956年荆州专署春节文艺会演大会纪念章”(铜质的五角星式)。

溯源

百子桥,即仙桃市干河办事处石桥村一组。据《陇西堂·李氏宗谱》“序”记述:“明洪武年间,一世祖李秉良从江西波阳县四十里街迁徙湖北沔阳洛江河,经二百多年繁衍生息到第八世李遵道这一辈时,共有一百个兄弟。为了纪念这一人丁兴旺盛事,百个兄弟捐资在洛江河上兴建了一座长丈八、宽八尺的石桥,取名‘百子桥’。”

狮子,又称“狻猊”。郭璞注:“狻猊,师(狮)子”。亦作“狻麑”。《尔雅·释兽》:“狻麑……食虎豹。”兽中之王的狮子,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及印度孟买林区。我国上古无狮子,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古条支国(《魏书·西域传》称波斯为古条支国)遣使献狮子中国。我国人视雄狮神瑞威武的外形为“尚武精神”之最好体现。

百子桥民间业余狮舞队(俗称“玩狮子”的),有“地狮子”和“台狮子”两种。该地狮舞的创立与发展,是本地群众性尚武习武的结晶。据悉,从清末始创,至今百年已有5代热心传人。他们是:一代(清末)李大全玩头、李林贵玩尾;二代(民初)李开松、李天汉玩头、李大牛玩尾;三代(新中国成立后)李家炳、李家海、李正国玩头、李齐山、李喜生玩尾;四代(20世纪七十年代)李家厚玩头、李家榜玩尾;五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李忠义、李平六玩头、李彦清玩尾。

百子桥狮舞技艺的提高,一是请外地名师来教武功,二是本地青壮年刻苦学武艺。清光绪末年,本地李高爹以阉猪绝活在江湖上颇有名气,结识并先后请了一些江湖武术师到家乡教武学,每期100天。上世纪初请天门刘友洲武术师传授轻功。后来请天门著名武师艾师傅传授“悬门”(翻筋斗、钻火圈)、“严门”(上五把手力、身力)和“水火门”(下五把腿力),使不少青年练成了“头钻火圈身如箭,拳比夜空溜星快,脚拉地上一条槽”的硬功。1953年请雷家台子的雷师傅、1965年请天门张家湖的张大纤武术名师前来专门教武学,使玩台狮子的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百子桥民间业余狮舞队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勤学苦练的拼搏精神感人至深,为了解决师傅的报酬和生活款待、制作布毛狮子皮、购置乐器、缝制舞狮服装等经费,群众性的自觉自愿的,你一担他两担的捐献,每次一捐就是好几十担稻菽。

百子桥人认真和执着地学武。青壮年自愿学、自费学、专班学、业余学、早晨学、晚上点起夜壶灯来学、农忙务农农闲学、晴天种田雨天学、兄弟学、父子学、父女学、祖孙三代学,形成了习武舞狮的学习风气。如:祖父李开松(玩头)、儿子李天汉(玩头)、孙子李家森(玩回子、搭台总指挥)就是一例。练习狮舞,早年是在李齐兰的屋里,“农业合作化”后是在生产队的队屋里,垒起三层方桌练习台,“三余”时间练起来,终于练出了“台下十年功,台上一秒钟”的精湛舞狮艺术素质。

说起百子桥的群众为什么如此热衷狮舞,还有一个故事。抗战时期,一天夜里保(甲)长(一村为“保”、十户为“甲”)派百子桥6个百姓为“一二八师”守哨,三个日本鬼子兵突袭民哨,杀了三个守哨的百姓。一个百姓机智躲避,一个鬼子兵去追寻。还有两个鬼子将李钦吉(小名春明)、李家益拉往河边准备诛戮,两百姓就用舞狮技艺,各自一踢腿把两个鬼子兵踢倒在地动弹不得,两百姓涉水过河才死里逃生。这一事例更激发了百子桥人习武舞狮防身保命的热情。舞狮能强身健体、能保护个人安全,成为老百姓的共识。

百子桥民间业余狮舞队百年来,在江汉平原不少地方玩过狮子,早在清末民初就曾几次到仙桃镇玩过狮子。

建国后,先后在荆州、洪湖、监利、沔阳的上麻港、青龙湾、许坝、八湾、老里仁口、袁市、汉江、白庙、峰口、施家巷、五家沟、白家垸等地演出近百场,处处受到观众赞扬,翘指叫好。

改革开放后,有的单位开业庆典,特别邀请百子桥的台狮子去表演。如:1979年洪湖大同湖农场二分场、1984年汉江区、1987年双龙大队、1989年仙桃市第二棉纺厂开业等。1999年正月十五,洪湖白庙首富周岩华捐资兴建红岭村小学教学楼落成典礼,邀请百子桥狮舞队去玩了三天狮子,周奖给15名舞狮艺人每人一套西服……

百子桥狮舞队,1974年还创立了由李家榜任团长的53人的“沔阳县汉江杂技团”。由沔阳县杂技团退休老艺人范喜生传艺半年。主要节目有:空心筋斗前后翻、蹬坛子、顶碗、顶碟、含花、对口咬花、扛杆、吊杆、爬杆、抖空竹、上大杆、踩晃板、滚钉板、滚杯、翻云梯、散梯、走钢丝、钻火圈、钻刀圈等等。杂技团不仅在本县张沟、排湖、郭河、新华、麻港、五业潭、南咀、前进、三桥、王老、幺湾、窑台、双龙、星明、郑仁等地演出,1975年8月至腊月,还沿途在洪湖曹市、小沙口、戴市、苟美院、小巷,监利网市、朱河、小团子等地演出杂技4个多月,连演三天不重复节目,娴熟的技艺,精彩的表演,使观众大饱眼福,每到一地演出总是搏得阵阵喝彩!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