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

更新时间:2024-06-17 19:38

流沙河,长江支流岷江支流大渡河的支流,为大渡河在汉源县境内最大支流,古名“汉水”,亦名“汉川水”。

名称由来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后强认为,《西游记》原型集中在四川汉源。李后强认为,《西游记》中描写的“流沙河”就是汉源流沙河,是大渡河一大支流。沙僧在人间流沙河兴风作浪,兵器就是桂树枝所作(降妖宝杖)。汉源还流传了很多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传说故事。人们传说唐僧师徒来到流沙河,猪八戒出风头显本事,前头去踩水,结果被水里的刀石打翻下去。在晒经乡有一块大石板,据说经卷上的字都印在石头上,字迹犹存,清晰可辨。汉源县境内有大渡河、流沙河,还有晒经乡、晒经村、晒经石、黑水、花果山、河南乡、马托乡、托龙沟、花海果乡、二郎镇(沟、山)、万里乡、火草坪、文笔山、白马堡、象鼻子等与《西游记》有关的地名。

但《汉源县志》记载,流沙河古名“汉水”,亦名“汉川水”。因近代植被破坏,生态失调,水土流失加剧,山间溪沟暴涨暴落,致成石、砂壅塞河床,主流经常改道,两岸水灾连年不断,人们遂以流沙河代替原名。

干流概况

流沙河发源于飞越岭西麓,源头有两支:北支林口沟,源出桌子山;南支黑石沟,源出扇子山。两支在三交乡林口汇合后始称流沙河,由东北转向东南,被两岸悬岩约束,形成长约5公里的峡谷,峡谷南北两端最窄处,是有名的峡口,此处需正午子夜,方见曦月,岩顶树影扶疏,岩间多小溶洞。流沙河从峡口中流出,汇关沟、对木溪沟、银厂沟、黄家沟进入中游,又有两河、二郎河、后域沟、木槿水诸流汇入。以下为下游,主要支流有干溪坝沟、游鹿口沟、李西沟、黑石河等。原于于富林镇南之杨泗营汇入大渡河,全长71公里。2009年大渡河梯级电站瀑布沟水电站下闸蓄水后,两河交汇处,已成为电站库区。流沙河回水可达富泉乡,汉源古城没入库区。

水文特征

流沙河主河道流量涨枯变幅大,年平均流量为22.9立米/秒。1979年5月仅1立方米/秒,而1960年8月达1020立米/秒。最大含沙量96.6公斤/立米,是四川省泥石流区域灾害较多、亦较严重的河流之一。流沙河是境内的主要河流,流域面积1170.3平方公里,中、下游河床开阔,河漫滩广布,沿岸阶地发育,流域内的粮食及农副产品产量占全县的60%以上,是汉源县的主要产粮区。

自然灾害

洪灾。流沙河洪水始于坡沟,汇于主河,具有来势迅猛,暴涨暴落,持续时短,危害严重的特点。上游黑石沟洪水自二台子出山后,沿岸三交、宜东、大堰、富庄、前域、大田、九襄、富春、唐家、大岭、河西、富泉、富林、市荣等14个乡(镇)33个村的农田、工农业设施都受到严重威胁。其中长荣、全合、白鹤、新中、木林、刘家、清泉、合同、小关、大农、兰加、共和、前进、四农、新乡、广源、附城、农政、民建等村首当其冲。洪水一旦发生,往往猝不及防。“龙头”所到之处,溃堤塌岸、淹田毁地,“龙尾”过后,荒滩裸露,满目砂石。

泥石流。流沙河流域特别发育,共支流有42条为沟身短促、沟槽陡峻、晴枯雨流的泥石流沟道,总长达380余公里,沟口堆积物占地4500余亩。富林镇东、西沟,万工乡大干沟,青富乡官保沟,大树乡屋基沟、狮子沟,唐家乡喇嘛溪沟等尤为严重。

主要支流

全流域有大小支流溪沟107条,包括宜东、清溪、九襄、富林等25个乡(镇)。

黄家沟,是流沙河右岸支流,北源起于马鞍山的紫柏岗,称岩蜂沟。流至开山寺附近,有南源转转沟注入,以下称黄家沟,自西向东流贯梨园乡,至三溪口入流沙河,长约15.6公里,落差1625米,流域面积68.3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3立米/秒。

两河,在流沙河西岸两河乡境内,干流长2公里,由旭、包二沟汇成。旭家沟旧名西域沟,长约29.3公里,流域面积219.3平方公里,为流沙河最大支流。发源于王岗坪东坡,上源名大河,两岸切割不深,植被良好,水流清浅,至两合口,纳入支流小河后,水量增大,至任家湾,河道绕山而成“之”字形,在大沟坎与包家沟汇合后往东汇入流沙河。天然落差1548米,平均流量4.2立米/秒,年径流量1.33亿立米,水力资源丰富。

包家沟,长13.2公里,流域面积56.2平方公里,落差1898米,平均流量1.07立米/秒。源出大黄山,流至中嘴汇白沙沟,以下多“V”形谷,至“小石缸”河水翻越石坎,注入大石缸,再从大石缸溢出,跌入深潭,成两级瀑布。出大石缸,合磨子沟后,曲折向东北流,经青林、双江两村,在大沟坎与旭家沟汇合。流域内植被稀少,河水浑浊。

二郎河,又名二郎溪,西源发源于泥巴山打马岗,流至石芽子,枯水季节,河水全部渗入地下成为潜流,在以下3公里处的土岩下海子洞中流出,地面河段干涸,名干河。两岸岩石嶙峋,河谷陡峻狭窄,宽仅数米。海子洞以下名三岩子河,两岸多溶洞,纳洞子沟后,于田嘴下与东源松江汇合。下游河段挺直开阔,由北向南纵贯西溪乡,经富庄乡河东村注入流沙河,长13.4公里,流域面积56.7平方公里,落差1230米。

后域沟,发源于鸡冠山东麓。南源背阴沟,出后域乡黄杨坪附近,沟谷切割不深,植被较好。汇磨子沟后,山势紧束,沟道曲折,谷坡多灌木和裸岩。至全新村,与北源飞水河合流,附近岩层跌落,形成飞水瀑布。流至陈家湾,有岩沟、四沟汇入。以下至黄龙嘴,河床多块石和砾石。青龙嘴以下,沟道迂回,两岸支沟较多,右岸有白矾溪、三叉沟、洪沟、老房子沟、山水沟;左岸有庙沟、乍地沟等,多“V”形谷,岸坡稍缓处,多已辟为耕地,沟底组成物质主要是砾石。在前域乡白鹤寺东注入流沙河,长约14.1公里,流域面积55.7平方公里,落差2162米。

木槿水,旧称温江河,有东西二源,古称两涧水。西涧为正源,出泥巴山垭口以南,名洗脚沟,流至碗厂附近叫碗厂沟,再南羊子桥至龙王岩一段,仍称温江河,流经清溪西门城下叫西门河。东源为东涧,源头又分两支,东支狮子沟,出大相岭,流经处山势虽陡而植被较好,河水莹洁;西支黄沙沟,出草鞋坪南麓,接近清溪河段名磨子沟,在清溪东门下与狮子沟合流后叫东门河。东西门河汇于南门城下叫南门河,流至双溪白溪关以下,始名木槿水。东纳申家沟、石渣沟等支流,于九襄兰坝头汇入流沙河,长20公里,流域面积120.5平方公里,落差1212米。

九襄干沟,上游有两源:一为干河子,又名官保沟,源出双溪乡木楠村狗爬岩;一为小干沟,上游叫岩蜂沟,源出丰厚乡后山村大沟头。小干沟西沿九襄河埂流至公路桥下,汇入北来的主沟干河子,于周家村与刘家村之间注入流沙河。长6.4公里,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落差1045米。

干溪坝沟,源于丰厚乡晒日坡南,叫喜鹊沟,汇纳头道沟、三道沟等小支沟后,西流过杨家山,称上堰沟,至中嘴岗东麓的核桃坪与下堰沟汇合。下堰沟发源于天井坝,叫白岩沟,支沟有大、小西巴沟和红沙沟等,过香樟坪,称下堰沟,是另一源头,两源汇合后,称干溪坝沟,在倒岩嘴入流沙河,长11.8公里,流域面积53.6平方公里,落差1965米。

喇嘛溪沟,源出唐家乡北家山附近的猫桥,向西南流至合同村的尖山子下入流沙河,长3.2公里,上游谷窄坡缓,下游切割较深,谷地开展呈喇叭形。

黑石河,源于富泉乡窝溪落附近的冒水洞,于堰口上流入流沙河,长5公里。

东、西沟,两沟同源于印板山东南麓,分别经富林镇东、西两侧汇入流沙河。东沟主沟长7.4公里,集雨面积9.1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33‰,上游比降230‰。西沟长7.1公里,集雨面积5.4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92‰,上游比降达280‰。两沟沿岸地质状况基本相似,上游为二迭系石灰岩,中游为二迭系玄武岩及侏罗系砂泥岩,海拔1100米以下为第四系堆积物。全流域植被覆盖差,特别是中游玄武岩分布区,坡度较陡,岩石裸露,节理发育,物理风化强烈,玄武岩风化层厚约30米,并大量堆积在沟内,遇暴雨堆积物被山洪推运,涌至下游。下游河床较平缓,河底越淤越高,洪水常越坝溃堤,冲毁良田,造成灾害。

治理开发

蓄水

海子水库,在大岭乡海子村,位于鸡冠山支脉沙坪岗东麓,因附近有泉水出露,积水成塘,俗称海子。海拔高程1450米。始建于1955年12月,经1969年扩建加高土坝,1974年防渗处理,1979年除险加固,1986年配套整治方成今貌。海子水库系帷幕灌浆土坝,坝长102米,高9.6米,左肩为双闸孔开敞式梯形溢洪道,涵卧管为浆砌条石结构。库底面积56亩,总库容24.68万立方米,死库容0.15万立方米,库区积水面积0.789平方公里。主要靠共同堰水冲库蓄水,另有两处泉眼补给水量0.04立方米/秒。

海子水库灌区包括大岭乡尚礼、青桐、西南3村,灌溉面积1300亩,其中水田1150亩。可兼养鱼。

文武水库,位于唐家乡文武坡,海拔高程1109米,1985年计划由上、下两塘扩建而成。设计为土工织物布和塑料薄膜防渗土坝,主坝长15.米,高10.2米,附坝(后)长152米,高4.2米。库底面积8.46亩,总库容13万立方米,死库容0.17万立方米,靠东大堰冲库蓄水。唐家乡合同、新场两村受益,灌溉面积2120亩,其中水田400亩。

引水

大型工程

东大堰,因位于流沙河东岸,以工程浩大,灌区宽阔而命名。1955年规划,1958年开始建设,于1975年通水。在大堰乡佛子桥引流沙河水,进水口高程1210米,引水流量2.3立方米/秒。渠道自北而南环山绕行,经富庄、大田、九襄、丰厚、富春、唐家6乡(镇)境,尾水止于郝家沟。干渠长50公里。有配套支渠14条,长22.8公里,有效灌溉面积15850亩,有大小渠系建筑物和配套设施420处。

香林堰,明代洪武二年(1369)草创,以过香林沟得名,经解放后上伸下延和扩建整治,方成现貌。起水于富庄乡河东村流沙河左岸,进水口高程1042米,引水流量2.2立方米/秒。蜿蜒绕行于富庄、大田、九襄、丰厚、富春、唐家6乡(镇)的平坝村落之间,止于石拉它沟。干渠长26公里,配套支渠49条,长53公里,灌溉面积11510亩。

跃进堰,1958年动工时以“大跃进”得名,经历近三十个春秋的起落,于1987年竣工。取水于三交乡流沙河上游黑石沟左岸的鹅颈项,进水口高程1775米,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自西北向东南跨沟绕岭经三交、宜东、大堰、富庄4乡境,行程57公里,跌入二郎河。沿程有金坪沟、林口沟、关沟、麦地沟、银厂沟等补给水量0.8立方米/秒,有关沟、革命、尚书等堰配套,灌溉面积15609亩。

小一型工程

前进堰,始建于1953年,称河西堰,后由前进高级农业社扩建而更名。引水于流沙河中游右岸的大岭乡娃儿子沟口,进水口高程902米,引水流量0.99立方米/秒,自北而南经大岭、河西、市荣3乡的10个村,于新乡村入大渡河,全长21公里,灌溉面积3932亩。经多年系统整治渠、堤、路、树并行,桥、槽、涵、闸配套,已颇具规模。

幸福堰,1957年建成。引水于建黎乡永安村木槿水上游西门河右岸的龙王岩,进水口高程1712米,引水流量0.3立方米/秒。绕猛虎岗达富庄乡永兴村,干渠长7.2公里,支渠3条长22公里。沿程有建黎、清溪、双溪、九襄、大田、富庄6乡(镇)的高山村组受益,灌溉面积3079亩。

顺水堰,由民国24年(1935)建的磨房堰经四次扩建在1963年完成,以顺流沙河南下得名。引水于唐家乡合同村流沙河左岸的老鹰嘴,进水口高程855米,引水流量0.4立方米/秒,干渠经唐家、富泉、富林3乡,止于西沟,长16.5公里,灌溉面积2705亩。

水电

木楠电站,位于双溪乡木楠村,引石渣沟水建,按二级发电,系原反修堰施工电站。一级站设计水头86米,流量0.143立方米/秒,装机100千瓦;二级站设计水头94米,流量0.143立方米/秒,装机125千瓦。1970年4月由县水电局设计,反修堰指挥部组织施工,分别于1975年2、8月建成,9月并车运行,翌年9月与县电厂并网。

九襄木槿水电站,由九襄镇大木、满堰两村兴建,属乡村联办企业。1975年8月动工,12月第一台机组投产,装机100千瓦。1976年8月,九襄镇和大木、满堰联合集资安装第二台机组,1978年1月投产。供大木、满堰、周家、刘家、民主和大田新堰、双溪申沟等村共1949户用电。

梨园乡电站,建于流沙河支流黄家沟中部,属乡办企业。设计水头90米,流量0.18立方米/秒,装机容量为125千瓦,1979年12月动工兴建,1981年6月运行投产。供本乡4个村、宜东乡3个村、大堰乡1个村和宜东区级机关及其所属工业企业的生产用电、农副产品加工用电和照明用电,日均发电量为1300余度。

两河乡电站,建于两河乡白水庙金车花岩处,引用旭河水,属乡办企业。设计水头为25米,流量为1.0立方米/秒,装机2×75千瓦。1977年1月动工兴建,1979年6月建成投产。供两河、富庄、富乡3个乡、10个村、53个组、2031户照明和农副产品加工用电。

大安电站,建于宜东乡大安村,引流沙河水,属村办企业。设计水头为33米,流量为0.433立方米/秒,装机容量75千瓦。1974年2月修建,1975年8月建成投产,供4个村、22个组照明和加工用电。。

建黎乡电站,建于1973年,属乡办企业。因材料、资金不足,中途停建,1975年续建,1976年10月建成投产。设计水头为58.6米,流量0.3立方米/秒,装机20千瓦。1980年11月停电更新,1981年1月运行投产。扩大装机容量100千瓦。1982年又对线路进行全面整改。

清溪乡电站,建于清溪东门河,属乡办企业。1970年7月兴建,1974年改建。设计水头65米,流量0.17立方米/秒,装机55千瓦。投资6.35万元,国家补助2.56万元。

集贤电站,建于流沙河中游张家滩,原为香林堰管所小水电站,后由集贤村改建。设计水头5.5米,流量1.5立方米/秒,引流沙河水,利用水轮泵发电,装机55千瓦。投资5.5万元,国家补助1.8万元。供医院、粮站、供销社、民校、养路道班和全村照明,农副产品加工用电。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