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剧

更新时间:2024-09-03 21:22

瓯剧,原名温州乱弹,浙江省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瓯剧已有三百多年历史,较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有《高机与吴三春》、《阳河摘印》以及创作的现代戏《东海小哨兵》等。瓯剧的音乐除乱弹外,还有高腔昆曲、徽戏、皮黄等剧种的唱腔曲调,十分丰富多彩。瓯剧唱腔分“正乱弹”和“反乱弹”;正乱弹主要曲调有【慢乱弹】【二汉】【玉麒】【流水】【小桃红】等;反乱弹有【锦翠】【洛梆子】【反流水】【反紧板】等。

温州瓯剧,原名“温州乱弹”,形成于明末清初,多声腔剧种,史来以演唱乱弹腔为主,兼唱髙腔、昆腔、徽调(皮篑)、滩篑、时调六种声腔唱调。1959年,以温州古称“东瓯(王国)”,又有瓯江流贯全境,因改称“瓯剧”,并以其为剧种名行于世。

明嘉靖年间(1522-1566),海盐腔迅速占领了温州城乡。

清代,由于它声音高亢,被泛称为“高腔”,是时已流布于全国各地。古来戏曲音乐的发展,有其极大的广泛性、群众性和流动性,它们之间相互吸收影响,乃至催化、合化,本不足奇。

清中叶,曾发展到三十多个班社,盛极一时,至今,其流行区域的格局,基本未变。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政府将残存的“凤玉班”、“新凤玉班”、“新新凤玉班”(“胜凤玉班”)合组为“温州胜利乱弹剧团”;其后,又先后将“更新”、“红星”两个乱弹班的部分骨干充实于“胜利”,几经整合,成为后来建团模制。

1957年起,政府从又先后选派(调)一些政治、行政及业务创作干部扩充剧团班子、队伍,形成一个体制较为完善、力量较为强大的戏曲编演团体。

1959年,经政府批准,改名为“瓯剧”,并为“全民所有制剧团”。

文化特征

唱腔

瓯剧以唱乱弹腔为主,兼唱高腔、昆曲、徽调滩簧、时调诸腔。瓯剧乱弹腔与婺剧、绍剧等兄弟剧种的乱弹腔同源,但又有自已的特色,分正乱弹和反乱弹两种。

其传统乱弹本戏除《珍珠塔》中“后见姑”一段唱反乱弹外,全部唱正乱弹。瓯剧的高腔,为曲牌联缀体结构,音调高亢粗犷,以鼓击节,一人独唱,众人帮腔,均无弦、管伴奏,唱时以闷鼓起点,或于道白后起腔,唱腔中夹有数板式的韵白,唱念结合。瓯中的昆腔为曲牌联套体结构,伴奏以笛子为主,其调清柔婉转,朴实无华,唱法比苏昆稍紧促,保留了较古朴的风格。

瓯剧中的徽调指西皮、二簧。皮、簧以徽胡主奏,曲调平稳、朴实,男腔高亢、激越,女腔柔和、婉转。瓯剧中的滩簧原为民间坐唱形式,后被乱弹班吸收,曲调轻盈动听,流畅多变。瓯剧中的时调则多为明清以来各地流行的民间俗曲。以上各种声腔,在瓯剧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各自保持独特风格;但也有在同一个戏中几种声腔合用,或以昆曲开头,接唱乱弹(如《卖胭脂》);或有昆有乱(如《雷峰塔》);或徽中夹乱(如《回龙阁》)等等。

行当

瓯剧的行当,最早有“上四脚”(生、旦、净、丑)、“下四脚”(外、贴、副、未)之分。随着剧目发展的需要,行当越分越细,最多时发展到三堂(即白脸堂、花脸堂、包头堂)十六行脚色。白脸堂为:老生、正生、小生、四白脸、武生;花脸堂为:大花、二花、小花、四花脸、武大花;包头堂为:老旦、正旦、当家旦、花旦、三手、拜堂旦.

表演艺术

瓯剧的表演艺术,文武不挡,唱做并重,以做功见长。如小生可分穷生戏、风雅戏、花戏、箭袍戏、雌雄戏、姆姆(童生)戏、胡子戏。在《陈州擂》《玉麒嶙》等剧中,翻扑跌打,一应俱全。小旦有悲、花、泼、癫、唱、武等六类戏;花旦要兼演刀马旦,有时则反串武小生,如《哪咤闹海》中的哪咤,是花旦的重头戏。二花兼演武花脸,《紫阳观》中杜青,要有“飞腿”、“倒爬”、“水鸡步”、“虎跳”等武功表演。

此外,如小生的“麻雀步”;且脚的“寸步”、“跌步”、“三脚步”以及小花的“踢球”、“飞锣”、帽功、扇功等,均有独到之处.由于瓯剧长期活动于农村,表演具有朴素、明快和粗犷的风格,表演生活细节,尤为真切动人。瓯剧的武戏,更具独特风格,吸收民间拳术而成的“打短手”、“手面跟头”,演员赤手空拳,互相搏斗,时翻时跌,动作紧凑。“打台面”中的“上高”、“脱圈”、“衔蛋”等技巧,亦颇惊险。其它如三节棍、八仙棍、梅花棍对子连环(即“藤牌阵”)等武技,均颇有特色。

舞台语言

瓯剧的舞台语言,不全用温州方言,而是吸收了中原音韵的字音,加进温州方言的声调,创造了一种特殊的舞台语言,俗称“乱弹白”,听来亲切易懂。小丑大都用温州土语,以保持其风趣、诙谐的特色。

乱弹

瓯剧的乱弹,分为正乱弹和反乱弹两种,均为板式变化体结构。定调正、反相差5度,各有原板、叠板、紧板、流水和起板、抽板、煞板等变化。伴奏乐器以笛、尺字胡、板胡为主,打击乐多用大锣大鼓。

脸谱

瓯剧的一字眉、手形脸,以及神话中的鲤鱼脸、鸟脸、虎脸、龙脸等,都是惟妙惟肖,有独特的创造。如《铁桶城》中的黄模,传说是青蛙精,他的脸谱是一只向下伏的青蛙,两道眉毛处是两条后腿,鼻梁中间是青蛙的脸身,嘴脸是青蛙嘴,两颊画着青蛙的两条前腿。当演员表演时,一扬眉,一动两颊和嘴巴,就像一只活青蛙在动,给人以奇妙的感觉。

代表剧目

瓯剧的剧目,丰富多彩,大都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多数剧目内容具有强烈的人民性;曲调通俗,善于运用民谚俗语。著名传统剧目有《高机与吴三春》《陈三袅》《仇大娘》等。

据不完全统计,瓯剧的剧目约四百五十余本,其中,包括瓯剧的“正统”传统“本家”老戏八十四本大戏;却不包括新中国成立后新编、移植改编的剧目。倘全部囊括,其数将甚为可观。

若将八十四本“正统”“本家”大戏,按所唱的声腔分,有“三昆”、“四高”、“五老”、“四冷”、“四徽”之分。

“三昆”即三本唱昆腔的“老戏”:《连环计》《雷峰塔》《渔家乐》三本。其实,远不止此数,尚有不下于二十本大小昆目未计;然,历来依此相沿,故仍依此“传统定数”为准。

“四高”即四本唱高腔的“老戏”,它们是:《报恩亭》《雷公报》《循环报》《紫阳观》四本。其实际情况是:尚有近三十本大小高腔戏未计,同样也是历代艺人依此沿称,故仍沿此数。

“五老”即五本唱乱弹腔的“老”戏,它们是:《施三德》《银牌记》《赐双刀》《苦相记》《全家福》五本老乱弹戏。

“四冷”即四本不常上演的“冷门”乱弹戏:《四国齐》《醉幽州》《取宝刀》《闹沙河》四本。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历史价值:在“温州杂剧”(南戏)的故乡,迄今仍活跃着具数百年历史的,集“高”、“昆”、“乱”、“徽”、“滩”、“时”六种声腔唱调于一剧种的古老剧种,且世代繁衍于南戏故里,这在我国戏剧历史上,是很独特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

学术价值:由我国“南戏”直接繁衍的古“四大声腔”,在今天,世上仅存“高腔”与“昆腔”两种。这两种,在瓯剧中史来都有留存和演唱,绵延至今。拥有此二腔者,全国不多,一直生存在南戏故里者,唯瓯剧。

艺术价值:瓯剧剧目的丰富,音乐的浩博,脸谱的独具,表演的独到,生活气息之浓郁,融(温州)“小南拳”打斗之闹猛,藤牌(阵)舞、浮缸舞之独特等艺术风范,深深根植于浙南群众之中。

传承现状

随着社会的变迁、大众传媒方式的改变、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冲击等原因,瓯剧面临着传承和发展危机。

传承人物

李子敏,男,1930年3月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瓯剧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温州市申报。

陈茶花,女,1931年10月生,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瓯剧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温州市申报。

孙来来,男,汉族,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瓯剧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温州市申报。

保护措施

2008年,瓯剧招三十名艺徒,计划用六年时间,关门培训,为未来补充新人。

2019年,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每季度将举办一场瓯剧文化惠民活动。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获得“瓯剧”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瓯剧项目保护单位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演出

2015年1月6,温州市瓯剧艺术研究院在温州市东南剧院参加“瓯剧艺术演出周”活动。

2016年2月24日,瓯剧在温州市鳌江镇西塘社区环溪村进行专场演出。

荣誉表彰

1954年,华东区首届戏曲观摩会演中,瓯剧演员陈茶花以一折《卖绡会》获演员三等奖。

1957年,浙江省举办戏曲会演大会,瓯剧《高机与吴三春》获得剧本二等奖。

1957年,浙江省举办戏曲会演大会瓯剧《高机与吴三春》获得演出奖。

1957年,浙江省举办戏曲会演大会瓯剧《高机与吴三春》获得舞美制作奖。

1957年,浙江省举办戏曲会演大会瓯剧《高机与吴三春》获得音乐演奏奖。

1957年,陈茶花参演瓯剧《高机与吴三春》获得演出一等奖。

1957年,金万宣参演瓯剧《高机与吴三春》获得演出二等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