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温

更新时间:2023-10-05 19:08

湿温 是长夏(农历六月)季节多见的热性病。因感受时令湿热之邪与体内肠胃之湿交阻,酝酿发病。

湿温的解释

表现有身热不扬、身重痠痛、胸部痞闷、面色淡黄、苔腻、脉濡。其特点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病史多留连於气分,有湿重於热和热重於湿的不同。病情进一步发展,可以入营入血,发生痉厥、便血等变证。多见於肠伤寒、副伤寒一类疾病。

湿温 ;湿瘟 (西医病名:肠伤寒及副伤寒)

湿温又名湿瘟。其名出《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湿温是因湿热疫疠之邪,经口鼻而入,蕴结中焦,阻滞气机,湿热熏蒸弥漫而成。以持续发热,脘痞腹胀,苔腻脉缓,神情淡漠,玫瑰疹或白倍,左胁下痞块,白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肠伤寒及副伤寒。

一般预后良好,但病中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等。

诊断依据

1.夏秋季多发。可散发,亦可暴发流行。青壮年及儿童居多。起病徐缓,病程较长。

2.初起身热不扬,头身疼痛,体温呈阶梯形上升,高热持续3~4周,汗出而热不解(呈稽留热),或午后热甚(呈弛张热),常伴有纳呆,恶心,胸闷,腹胀不适,困重嗜睡,便溏或便秘,或有重听、耳聋、谵语等症。

3.面色暗晦,表情淡漠、呆滞,舌苔腻,相对缓脉,半数病人胁下有痞块,部分病人于病后7~12日胸腹部可见粉红色玫瑰样疹,或出现白倍,或有黄疸。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骨髓、尿、粪培养可获伤寒、副伤寒杆菌。肥达氏反应。凝集素≥1:80以上,H凝集素≥1:160,且逐步上升。

5.中后期可出现腹痛急剧,大便出血,甚则汗出肢冷,昏厥等危象,为并发肠出血、肠穿孔等的表现。

鉴别诊断

1.温[瘟]毒发斑:起病较骤,高热寒战,脉数,目赤,斑疹出现较早、数量多、分布广,白细胞大多正常,外裴氏反映阳性。

2.稻瘟病:有疫水接触史,发热伴目赤,全身酸痛,小腿肌尤甚,腹股间 核肿大,白细胞总数增高,有关病原学、血清学检查可资鉴别。

3.流注:有温热毒邪侵犯而见痈肿等原发性病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无相对缓脉、玫瑰疹等。

4.肝热病:胁痛,黄疸,左胁下压痛,肝功能异常,有关血清学检查可资鉴别。

5.疟疾:起病急,寒热往来有定时,汗出热退,周围血涂片可找到疟原虫。

6.暑温:急起高热,头痛,颈项强直,喷射状呕吐,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无相对缓脉等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