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体操

更新时间:2021-05-02 10:11

18-19世纪在瑞典产生并流行的体操体系,该体系在拿破仑帝国和沙俄,帝国对瑞典的侵略背景下产生,其目的在于强身健体,保卫祖国,因而有较强的军事性,但其体系以解剖学、生理学为科学基础,兼具教育和医疗功能,对近代体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起源

瑞典体操18-19世纪在瑞典产生并流行的体操体系。

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林是瑞典著名的文学家,通晓英、法、德语。1804年任隆德大学剑术、骑术教师。1806年开始从事生理学和解剖学研究。1814年在斯德哥尔摩创建瑞典皇家中央体操学院,并任院长达25年。他对解剖学、生理学和体操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体操必须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必须能使身体得到协调、均衡的发展。他总结前人经验,用科学方法创立瑞典体操体系,又称林氏体操体系。

主要特点

他在《体操的一般原理》一书中将体操分为教育体操(以身体各部位自然、协调发展为目的)、兵士体操(以熟练使用武器、对付敌人为目的)、医疗体操(以矫正身体偏缺,促使身体均衡发展为目的)、健美体操(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为目的)4大类,主要特点是强凋身体各部位及身心的协调发展,其形式分为徒手和器械两大部分。但林氏的原则是不让身体动作受器械的限制,而是根据身体均衡发展的需要来选择、设计器械,为此他创设了栅栏、瑞典栏、窗梯、跳箱、肋木、鞍门、综合台等辅助器械。

体操比较

与德国体操相比,瑞典体操在强调军事功能的同时,也着重于人体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并注意人体的健美和均衡发展,其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成为世界近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世纪中叶开始,瑞典体操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1840年,德国陆军军官罗特施泰国把瑞典体操引入德国,同德国体操展开论战,使德国人认识到德国体操缺乏科学性的一面。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先生在其著名的《奥林匹克宣言》演讲中重点在与德国体操的对比中,强调了瑞典体操对于女性,病人和儿童的作用,并强调了其代表的民间体育活动的发展对世界体操乃至体育界的重要意义。

流传

1849年,瑞典陆军军官乔占把瑞典体操移植到英国和法国。1850年,英国出版的有关瑞典医疗体操的著作传入美国。1883年,瑞典人尼森在美国传授医疗体操。1884年,瑞典体操在丹麦学校中流传。1900-1903年间,瑞典体操从美国传入日本,不久中国留学生引入中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