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中风

更新时间:2022-06-15 22:00

真中风,病名,外中风邪而致的中风病。见元·王履(安道)《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简称真中。

内容简介

病名。外中风邪而致的中风病。见元·王履(安道)《医经溯洄集·中风辨》。

《医经溯洄集·中风辨》说道:“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简称真中。与类中风之风从内生者不同。《医略十三篇》:“真中风者,真为风邪所中。”证见猝然倒仆,昏不知人,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言。外见寒热等六经形证者,治以疏解风邪为主,用小续命汤加减;内有二便不通,形气尚盛者,治以通利为主,宜三化汤或局方麻仁丸;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仅见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半身不遂等症者,宜养血祛风,用大秦艽汤加减。中风闭证,痰涎壅盛,昏不知人者,先与开窍,宜至宝丹之类;脱证见口开、手撒、眼合、遗尿、鼻鼾、汗多者,治宜扶正固脱,用大剂理中汤或参附汤。本病见于脑血管意外等疾患。

唐宋以前,中风病以“外风”病因学说为主,即真中“风”邪,多从“内虚邪中”立论,以中医经典《内经》和《金匮要略》为理论依据。《内经》认为中风病的发生与“正气不足,外受风邪”有关,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居,发为偏枯。”《素问·风论》云:“风之伤人……或为偏枯。”等。偏枯即半身不遂,是中风病的一个重要症状。医圣仲景秉承经旨,明确提出中风病之病名及中风病与中风有关,《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中风使然。”并创“络脉空虚”,外(寒)邪入中论,此后隋、唐、宋时期之医家皆宗之,而很少有质疑者。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孙思邈《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王焘外台秘要》及宋代方书如《和剂局方》等,皆强调外受风邪,而其治法方药亦多温燥祛风之剂,如大、小续命汤,大秦艽汤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