苎溪桥

更新时间:2023-12-20 11:37

苎溪桥亦名苎溪桥,位于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境内。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重修于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桥全长73米,桥面宽2.60米,8个桥墩,9个桥洞。桥墩长5.20米,顶宽2.50米,朝上流方向作船头形,墩上铺架平直石板共九段,每段五条石板,合计45条石板(缺5条)。每条石板长5米左右,宽0.5米,厚0.35米,是厦门地区现存最长的宋代石构桥梁,也是闽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宋代石桥之一。苎溪桥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资料

苎溪桥,位于后溪镇西部、市第二农场坂头桥西侧500米处,是厦门四座受文物保护的古桥之一,也是厦门地区现存年代最久的古桥,系古代同安连接漳、泉两地的古驿道。宋代,随着福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安县境内的古驿道逐渐形成。据《厦门市志》介绍,苎溪桥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重修于南宋乾道年间(公元1165-1173年),全长73米,面宽2.6米,共有石砌桥墩8座。桥面分九段铺架花岗岩石板共45条,每条长5米。苎溪桥有八个船形桥墩,构成九个桥洞,墩上铺设大石板,每条重约四五千斤。如此巨大沉重的石条安放在桥墩上,可以想见当年工程的艰辛。据说,当年修桥时,工人们等桥墩筑就,便在桥墩下游堆坝蓄水,使水位满过桥墩。再用船或筏将巨硕的石板运至墩间,然后降低水位使石板准确地横架在墩上。

据《同安县志》载:“苎溪桥在仁德里,去城西三十五里。(隆庆客志):溪源出自白桐岑,谷中经蛇蟒所翻蛰,故其水多黑,涉者患瘴疠。宋大观中邑人徐诚始石为桥,后圮,乾道中其孙应昌及道士法昌重修”。《福建通志》也有同样记载。

这里的山川美景曾令文人墨客流连忘返。宋朝时在同安担任主簿的朱熹先生曾到此考察,他对苎溪非常喜欢,曾作《过苎溪诗》,描述苎溪沿岸美丽的自然景观。元代邓子实《苎溪》诗云:日照松梢宿雨乾,秋风剪剪作轻寒。青林缺处云山好,更过桥西仔细看。

由于长年经受暴雨的侵蚀,苎溪桥受到破坏,2006年有关部门曾对其进行保护性修复。我们对照老照片虽发现有些变化,但老照片上面留下的历史韵味还是清晰可辨。

相关传说

观音点化修桥

古时苎溪水深流急,每逢潮汛,水漫良田,还有蟒蛇翻蛰。一天,一位相貌非凡、气质高雅的贵妇人经此,见溪水滔滔,横亘眼前,不由秀眉一扬,提高声调对随从说:“有溪水挡路,怎能没有桥?”当地官府立刻急调人马施工建桥。

至于这女人是何身份,无人知晓,有的猜测她是皇宫贵人,有的传说她是观音化身。总之,旧时建在桥头的迎恩殿,多少与她有关,所以迎恩殿又被称作观音寺。

老丐念咒桥倾

相传当年工人们建桥时,远方走来了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老乞丐,工人们拿他开涮。老乞丐遭遇无礼,并不怒形于色,而是微眯着双眼,口中念叨着:“要倒,要倒。”经他这一念叨,桥墩竟向一边缓慢倾倒。众人见状,大吃一惊,知道遇到高人了,忙请求他别再念咒语了,并好酒好饭招待。于是,老乞丐又接着刚才的话念:“要倒,要倒,再造也没那么好。”说来也怪,倾斜的石板马上就凝固了,而且坚固无比。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