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出血病

更新时间:2024-06-20 11:27

草鱼出血病是由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发生在草鱼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草鱼全身出血为主要特征。按病鱼的症状,草鱼出血病大致可分为红鳍红鳃盖型、红肌肉型、肠炎型三种类型,三种症状可能单一出现,亦可能两种和三种同时出现。

病害学史

早在1953年,倪达书等就注意到具有出血症状的草鱼病鱼。197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三研究室的科研人员首先报道了草鱼出血病是一种病毒性鱼病。并初步认为其病原是一种疱疹病毒(Herpsvirus)。1983年,陈燕新等用分离病毒的方法从病鱼组织中得到的滤液感染草鱼,获得典型的出血症状并能在单层细胞中传代繁殖,才正式确定草鱼出血病是由病毒引起。1984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草鱼出血病研究协作组在对草鱼出血病病毒进行分离和精细结构核酸特性研究之后,首次确定该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1995年,病毒分类命名委员会对该病毒正式命名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简称GCRV)。该病毒隶属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是中国分离的第1种鱼类病毒。

病原特征

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简称GCRV),亦称草鱼出血病病毒,是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呼肠孤病毒属的成员,是水生呼肠孤病毒属中唯一具有致病性的病毒。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无囊膜,具有双层外壳,直径68~72纳米。病毒的基因组为双股RNA,分11个节段,并可分为大(L)、中(M)、小(S)3组。基因组大小约15kb,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图谱分型(3:3:3:2或3:3:5)与水生呼肠孤病毒C群的金体美鳊鱼病毒只有微小差异。

草鱼呼肠孤病毒的抵抗力较强,对酸(pH 3)、碱(pH 10)和热(56℃30分钟)均有抵抗力,对氯仿和乙醚不敏感。组织中的病毒-20℃保存2年仍有活力。

草鱼呼肠孤病毒可在若干草鱼细胞系中增殖,如草鱼肾细胞系CIK及GCK-34、草鱼吻端组织细胞系ZC-7901、草鱼胚胎细胞系CP-80等。最适培养温度25~28℃。适应这些细胞系中的病毒株均可产生细胞病变,特点为细胞圆缩、脱落、死亡。CIK细胞系的适应毒株尚可产生空班,在28℃培养48~72小时后,空斑直径达2毫米。培养2小时后接种CIK细胞的病毒滴度达最高,接种时的感染比(MOD)为0.05PFU/细胞时,获毒量最高。

草鱼呼肠孤病毒各分离株之间尚未发现抗原性的差异。它与水生呼肠孤病毒的其他成员也无免疫学交叉。

为害症状

按病鱼的症状,草鱼出血病大致可分为红鳍红鳃盖型、红肌肉型、肠炎型三种类型,三种症状可能单一出现,亦可能两种和三种同时出现。临床检疫主要依据观察体表症状特征和解剖观察肌肉、内脏出血特点做出判断。

分布范围

草鱼出血病仅见于中国,主要发病的区域有四川、河北、上海、河南、浙江、广西、广东、湖北等。

流行情况

诊断方法

在对草鱼出血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建议与季节、水温等实际情况相结合,如发病季节集中于6~9月,水温保持在20~30℃,其中季节更要重点关注8月,水温27℃要引起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出现草鱼大批量死亡的情况,而且其它混养鱼没有任何症状时,可以首先考虑是草鱼出血病。草鱼呼肠孤病毒的外壳有2种蛋白,即VP5和VP7,后者可以识别天然病毒,所以可以严格按照该特性精准诊断出血病。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草鱼出血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有效区分,以“红肠型”与“细菌性肠炎”为例,二者容易混淆,因此诊断过程中需要就症状进行对比,还需要通过实验室开展检查工作。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治疗措施

克烈奥、大黄等是治疗草鱼出血病的常用药物,在使用大黄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草鱼的体重合理投药,通常是混入到饲料中进行投喂,而投喂量需要控制在0.5~1千克/100千克,一般3~5天会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对克烈奥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也是混入饲料进行投喂,每100千克投喂100克药量;克烈奥还有预防出血病的效果,如果用于预防,建议用量减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部分草鱼出血病的病程都比较短,而且属于急性传播,所以实际治疗的难度比较大,如果未能及时防治,极有可能引发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建议以有效预防为主。

针对草鱼出血病来讲,应秉承“有效预防,积极治疗”的基本原则,具体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在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配比鱼药,有利于保障草鱼养殖事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