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

更新时间:2024-02-23 23:25

螺蛳(学名:Margarya melanioides):为田螺科、螺蛳属动物。是一种淡水生有螺和螺壳的软体动物。壳大型,高100毫米以上。外形呈圆锥形或塔圆锥形;厚实,绿褐色或褐色。多数有7个螺,包括两个原螺棱,壳面有棘状或乳头状突起,或仅有光滑螺棱。厣为角质薄片。雌雄异体,雄性右触角短粗,形成交配器官。卵胎生,每1育儿囊内有3-7个胚螺,壳高10毫米以上。

动物学史

中国云南的十个淡水湖位于西南高原,栖息着许多特有的大型植物和动物,包括鱼类软体动物甲壳类动物。湖泊,其中洱海滇池抚仙湖是最大的。形成于上新世晚期和早更新世。它们流入三个不同的河流系统。

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是中腹足目、田螺科、螺蛳属的一个物种,是中国云南高原湖泊特有的腹足类。1877年玛格丽亚·内维尔(Margarya Nevill)带领一支探险队进入中国云南,在大理府洱海湖第一次发现了“螺蛳”,并采集到该物种的标本。从洱海里收集的螺蛳贝壳,具有巨大的鳞状外壳,明显的缝合线和雕刻纹强烈的螺旋纹。螺蛳的采集者玛格丽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螺蛳属。该物种和其所在“属”也以发现者玛格丽亚的名字“Margary”作为“属名”。

形态特征

螺蛳是螺丝属的模式种。是一种淡水生有螺的物种。壳大,圆锥形,高度可达100毫,厚实,绿褐色或褐色。多数有7个螺,包括两个原螺棱,除原螺棱外,每个螺的上部都有发育良好的斜肩;轮生多有3个,很少有4个,强烈的螺旋棱,第1个螺旋状棱在螺旋的肩部减少,在早期轮生棱上有一排螺旋状的小而规则的结节,在最后两个轮生棱上有钝而大的结节。轮生体边缘的第二个棱最发达,早期轮生和棘刺上有规则的突出结节或后两轮有大的、不规则的结节或波浪状突起;第三个螺棱总是被上部缝合线覆盖,因此在螺旋螺纹上几乎看不见;3-5个弱发达的螺旋肋延伸到脐部。孔卵形,通常小于壳高,外唇中部具刺,上部具角,内表面带白蓝色,有时呈紫色。脐部被内唇覆盖。

成熟的幼壳大,有四轮,中等透明,浅绿色或棕色,前两轮有两条光滑的螺旋棱;没有斜坡状的肩部;第三、四轮有斜肩,三个螺旋棱有规则排列的结节,下棱部几乎被第三轮上缝覆盖;脐部有2-3个钝的棱;孔卵形,近壳高的一半。

厣角质层,卵形,较薄,红至黄褐色,具亚中央核及同心生长纹;核大,有颗粒或脉;螺厣瘢痕大,比较粗糙,外面光滑,增厚;螺厣几乎和螺口一样大。

齿舌 (N = 3) 长方形,有大约108-117排牙齿。中央齿钟形,有大而宽的安全状中央小齿,两侧各有5-6个较小的齿尖。侧齿宽长圆形,中央有一个大的方形齿,两侧有4-5个较小的齿尖。边缘齿细长,稍长圆形;内缘齿具大而长圆形的中央细齿和两侧的3-4个较小的齿尖;外缘齿钝,具10-13个小牙尖。

栖息环境

螺蛳栖息在中国云南的高原湖泊中,生活在没有水生植物的泥质至沙质基质上,分布于滇池(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东部地区)、洱海、茈碧湖以及海西海水库的3-8米深处。该物种与任何特定植被无关。因而可以分布到水深且无水草生长的湖心地带。

生活习性

螺蛳在温度为20-25℃时其摄食活动最为活跃,螺蛳生长需要一定光照的刺激,最适宜光照强度范围为1000-2000lx,螺蛳有一定的耐低溶解氧能力,在DO为3.6mg/L以上时均有很强的摄食活动,幼螺摄食需求强于成螺。

螺蛳与其他高度依赖水生植物为食的田螺科其他动物不同,它们是一种沉积物取食者,主要以湖底生长的硅藻和泥中的碎屑为食。螺蛳的主要食物是舟形藻(Naviculaceae sp.)、菱形藻(Nitzschia sp.)、孟氏颤藻(Planktothrixmougeotii)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4种典型附着藻类以及海菜花(Ottelia acumiuate)。

螺蛳更喜好摄食舟形藻和海菜花。湿地水体中良好的藻环境可为螺蛳提供较好的食物来源,茁壮的茎叶不仅是舟形藻生长的良好附着基质也是幼螺栖息、躲避与活动的场所,海菜花群落可以改善水下光照和溶氧能为螺蛳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洱海流域沿湖地区地域广阔水源充足气候温可以通过构建海菜花湿地以达到螺蛳保种与扩增的目的。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云南省,为云南特有种类。分布于滇池(292平方公里)、洱海(251平方公里)、茈碧湖(98平方公里),在剑川湖、抚仙湖、异龙湖和大屯湖均有发现。

繁殖方式

螺蛳是胎生物种,一次可以产下3-7只幼螺,并且全年可繁殖。新生的螺壳长约8毫米;一年后,大约长到30毫米。测得最长的壳长是62.7毫米。胚螺产出后生长迅速,不到1年即可达到性成熟。根据相关数据,螺蛳的代际长约为3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8年ver3.1——濒危(EN)。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螺类是淡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底栖动物之一,广泛存在于沟渠、池塘、河流以及湖泊中,它们可以加速水底碎屑的分解,促进泥水界面的物质交换和水体的自净,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螺蛳在洱海的分布原本丰富,2004年对该湖进行了调查,认为该物种已不复存在。滇池仍有丰富在贮量,茈碧湖也有,但较少;物种数量正在迅速减少。螺蛳曾经是一个重要的商业物种,但由于数量减少,它已经不再重要了。

螺蛳被列为濒危物种。仅从滇池和茈碧湖两个湖泊中得知,其范围位于濒危物种的Criion B阈值范围内。该物种已经从之前发生的洱海和剑川湖两个湖泊中消失。水质污染、堤坝建设、引入的捕食者和对该物种的潜在过度捕捞正在威胁其剩余栖息地的剩余种群。

该物种可能也有资格根据标准A(种群下降率)列入名单,但关于其在过去10年中下降幅度的信息不足(该物种的世代长度为3年,因此必须使用十年时间段来估计下降率)。在更长的时间里,大规模的减少是众所周知的:在1980年代之前,这种淡水螺是滇池和洱海的主要商业蜗牛之一:一个人每天可以收集20千克。洱海已不见踪影,近来滇池开放捕捞期一天只能捕捞2千克左右,自那时以来下降了90%。该物种也符合标准D2的易危标准,但濒危类别优先进行此评估。

濒危原因

该物种的主要威胁是污染,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捕捞用作食品和药品;栖息地退化; 引进捕食性鱼类;堤坝建设造成栖息地破坏。

螺蛳非食螺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螺蛳列为二级保护动物。这使不少螺蛳粉铁粉不淡定了,纷纷表示“以后还能好好吃一碗螺蛳粉吗”,“螺蛳粉以后只有酸笋了吗”。对此,专家表示,拟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螺蛳”,和螺蛳粉中的“螺蛳”不是同一种,无需担心。

螺蛳粉作为中国广西柳州特产,凭着香中带臭的独特味道,成为吃货心目中网红美食。据了解,在广西,人们常吃的主要有田螺和石螺,当地将它们统称为“螺蛳”。

不过,广西乃至其他地方吃的“螺蛳”和列入保护名单的“螺蛳”是完全不同的物种。保护物种“螺蛳”,拉丁文学名为Margaryamelanioides,至于广西螺蛳粉中的螺蛳以及全国部分地区吃的“螺蛳”,其实是一种俗称,属于石田螺属(Sinotaia),中文名称为“方形石田螺”(Sinotaia quadrata),又被称为田螺、湖螺、石螺等。这一物种分布广泛,种群数量相对比较大,一般的湖泊、江河、池塘、沟渠或水田中都有分布。“环棱螺”分布广泛,种群极大,除非是重大的江河极度污染,一般不太可能面临濒危,因此几乎没有可能会列入保护名单。而且养殖螺也在大力发展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