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县

更新时间:2024-09-02 14:35

谷城县,隶属湖北省襄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武当山脉东南麓,汉水中游西南岸,总面积2553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谷城县辖9个镇、1个乡。截至2023年末,谷城县常住人口48.28万人。

历史沿革

谷城地域古属豫州

公元前11世纪,周时封嬴姓(名绥)为谷伯,建都城于谷山,名谷伯国,又称谷国

春秋,谷国为楚附庸。

秦,依筑水立筑阳县,属南阳郡。后先后设置扶风郡、义成郡、泛阳、义成、万年等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更名为谷城县。

隋、唐、宋、元、明、清,谷城先后隶属南阳郡、襄阳郡、荆州都督府和襄阳府。

民国时期,谷城县先后隶属湖北军政分府安襄郧荆道招讨使署。襄阳道、湖北省第四绥靖区、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

1931年10月,成立谷城县苏维埃政府,隶属鄂豫边区革命委员会和湘西苏维埃省政府。1947年12月,在谷城县汉水以东的黑龙集成立谷城县爱国民主政府,属桐柏行署三专署。1948年7月3日,谷城县解放,属桐柏行署汉南办事处。

1949年9月,改县爱国民主政府为谷城县人民政府,隶属湖北省襄阳专区

1968年,隶属襄阳地区

1983年10月,隶属襄樊市。

2010年11月,隶属襄阳市。

行政区划

1948年7月3日,将汉水东北之太平店镇划归襄阳县,将仙人渡、张家集二镇和大冲乡划归光化县,把汉水西南原属光化县的伍员乡划归谷城县。

截至2023年6月,谷城县辖9个镇、1个乡:城关镇石花镇盛康镇庙滩镇五山镇茨河镇南河镇紫金镇冷集镇赵湾乡,另辖:薤山林场。县政府驻城关镇县府街5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谷城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武当山脉东南麓,汉水中游西南岸,介于东经111°07′—111°52′,北纬31°53′—32°29′之间。东以汉江为界与老河口市相望,北与丹江口市接壤。西与房县毗邻,南与南漳县保康县相连。东西长69千米,南北宽66千米,总面积255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谷城县,位于鄂西北山区,属秦岭、大巴山东延余脉与江汉平原接壤地带,主要山脉线走向受地质构造控制,呈近东西向展布;南靠高山、北滨汉水。整体地势由南西向北东降低,呈向北东方向开口的“C”型地势,形成南西、中部、北东三级阶梯地貌特征。坡度倾斜1:2,呈折扇形。最高点为西南部赵湾乡青龙山,海拔1584米,最低点为东南部茨河镇九道湾,海拔71米,相对高差1513米。

气候

谷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常绿阔叶混交林自然带,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等特点。年均降水800至1200毫米,年均气温15.4°C,极端最高温41.4°C,极端最低温-19°C,年日照时数1894.2小时,日照率43%,无霜期234天。

主要天气气候特征:全年平均气温16.9℃,比去年同期高0.3℃,比前年高0.1℃,与历年相比偏高1.0℃。年降水量1034.4毫米,比上年少320.4毫米。日照时数1557.8小时,比上年少40.5小时。全年出现3次大风天气,年极大风速19.3米每秒。

水文

谷城县,境内有5公里以上河流107条,分属汉江、南河、北河三大河流水系,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12条。汉江为界河,傍县北折东流,从谷城县沈湾王家坎进入谷城境内,于茨河高家垭子入襄阳,境内流程85公里,流域面积606.56平方公里,最大行洪流量6100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572秒立方米,年径流量563亿立方米。

南河发源于神农架东南麓,为汉江中游西南岸一大支流。干流全长303公里,流域面积6490平方公里,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031.7毫米,年径流总量24.7亿立方米。由紫金镇玛瑙观村入境,至城关镇格垒嘴村注入汉水,境内流程74公里,流域面积1051.3平方公里。北河发源于武当山南麓房县南进沟,干流全长103公里,流域面积1212平方公里,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997.5毫米,年径流量4.6亿立方米。由紫金镇彦家洲村入境,于城关镇安岗村入汉江,境内流程长59.6公里,流域面积894.71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21年,谷城县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7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7座、小(一)型12座,小(二)型67座。堰塘8575口。30千瓦以上灌溉提水泵站99处,总装机119台,总容量7191千瓦,年提水能力3000万立方米;机电井651眼,总装机651台,年取水量511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土地总面积25.41万公顷。按三大类统计,其中:农用地228856.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07%;建设用地面积1508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96%;未利用地面积10103.8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7%。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统计,全县各地类面积分别为:耕地面积38969.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5.34%;园地面积4822.9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林地总面积177351.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8%;草地总面积1093.6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4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12211.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1%,人均城镇村工矿用地202.54平方米。交通运输用地面积3670.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13610.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36%;其他土地面积2367.2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93%。

生物资源

谷城县有野生植物183科735属1574种,国家珍稀濒危保护2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种(一级4种,二级13种)。国家珍贵树种8种(一级2种,二级6种)。国家珍稀濒危植物15种(2级4种,3级11种)。

谷城县有野生脊椎动物30目89科218属296种,其中鱼类有4目9科33属38种,两栖类有2目8科16属21种,爬行类有3目9科23属31种,鸟类有13目40科93属133种,兽类有8目23科53属73种。野生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一级5种,二级49种)。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39种,属于中国特有种有30种。其中两栖动物中,有国家重点Ⅱ级保护动物2种,列入中国颜危动物红皮书有4种,属于中国特有种有10种;爬行动物中,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有11种,属于中国特有种有5种;鸟类中,有国家I级保护鸟类3种,Ⅱ级保护野生鸟类35种,列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9种,属于中国特有鸟类共5种;兽类中,国家I级保护的有3种,国家I级保护的有12种,列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15种,属于中国特有种有10种。

矿产资源

谷城县,有铁、钛、金、铜、钼以及硅石、白云石、石灰石、饰面石材、重晶石等各类矿产37种,以非金属矿为主。37种矿产中,能源矿产1种煤),金属矿产14种,非金属矿产22种。其中硅石矿资源丰富,资源储量和品位等均居全省第一,尤以优质硅石矿以大规模集中连片分布为特色。

有各类矿床89处,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上表矿区(床)7处,包括大型矿床(钛铁共生矿)1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4处;未上表矿区中有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3处;可能成为大型矿床1处、中型矿床3处。开发利用矿区44处,其中:大型1处、小型43处。

人口民族

截至2023年末,谷城县户籍人口58.2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9.0万人,城镇人口29.2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497人,人口出生率4.21‰。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8.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94%。

全县人口由汉族、回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21个民族构成。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80%,其他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0.20%。

经济

综述

地区生产总值

2022年,谷城县地区生产总值478.6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9%,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58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217.27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203.78亿元,增长2.7%。

2023年,谷城县地区生产总值490.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06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20.11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214.68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核实后的12.5∶45.7∶41.8调整为11.4∶44.8∶43.8。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谷城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9.1%。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5.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2.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5.7%。按投资主体划分,民间投资增长20.5%,增速较上年加快5.8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9.8%。按投资领域划分,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5.8%,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85.1%。工业投资增长32.9%。

2023年,谷城县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30.7%。商品房销售面积32.1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7%。

财政

2023年,谷城县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4.12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54亿元,增长28.0%。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2.17亿元,增长24.7%,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8.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5.69亿元,增长8.7%。

居民生活

2023年,谷城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82元,比上年增长5.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8709元,比上年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72元,比上年增长8.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888元,比上年增长11.4%。

第一产业

2023年,谷城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8.37亿元,比上年增长4.7%。

2023年,谷城县粮食种植面积69.12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总产量27.05万吨,比上年增长1.0%。油料产量1.97万吨,增长2.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4.47万吨,增长1.2%;茶叶产量0.48万吨,增长4.3%;园林水果产量0.80万吨,增长30.3%。

2023年,谷城县猪牛羊禽肉产量7.0万吨,比上年下降1.7%;禽蛋产量7.72万吨,增长4.6%。年末生猪存栏 38.81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3.9%;全年生猪出栏69.16万头,比上年增长0.6%。

2023年,谷城县水产品产量1.38万吨,比上年增长4.5%。

第二产业

2023年,谷城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分行业大类看,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4.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5.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2.9%,股份制企业增长10.0%,国有企业增长28.5%。

2023年,谷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纱产量7.15万吨,比上年增长18.2%;布产量5.85亿米,下降17.0%;服装产量595万件,增长1.4%;水泥产量366.52万吨,增长47.0%;饮料酒产量6847千升,下降3.9%。全县全社会用电量17.02亿千瓦时,增长3.4%。其中,工业用电量10.53亿千瓦时,增长6.4%。

2023年,谷城县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1.3%,出口交货值增长5.2%,产品销售率为94.1%。

2023年,谷城县具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4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谷城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2.23亿元,增长1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6.40亿元,增长12.1%。按商品类别统计,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五金电料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6.1%、19.8%、24.1%、10.0%、25.2%。

对外经济

2023年,谷城县进出口总额16.50亿元,比上年下降46.1%。其中,出口16.43亿元,下降46.3%。

2023年,谷城县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00.0%。

邮电

2023年,谷城县固定电话用户3.0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8.72万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19.45万户。

金融

截至2023年末,谷城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79.08亿元,比年初增加55.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其中,住户存款416.22亿元,增加49.7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37.23亿元,增加10.17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16.13亿元,比年初增加4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住户贷款75.50亿元,增加12.0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240.63亿元,增加37.0亿元。

旅游业

2023年,谷城县景区10个,A级景区式村庄5个,旅行社3家,星级农家乐总数达19家;接待游客57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3%,旅游总收入34.3亿元,比上年增长94.9%。

交通运输

福银高速、邓保高速、241国道、316国道、襄渝铁路、武西高速铁路穿过谷城县。

2021年,谷城县公路总里程4090.596千米,路网密度159.42千米每百平方千米,其中高速公路103.21千米、一级公路81.283千米、二级公路271.813千米、三级公路130.986千米、四级公路3035.868千米、等外公路467.4367千米。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182.5千米,其中汉江三级航道82千米,内河七级航道102.5千米(南河97.5千米、北河5千米),港口2个(南河码头、白水峪码头),渡口19个。客运站10个,其中二级客运站1个、三级客运站1个、五级客运站5个、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3个。客运企业7家,客运线路93条,其中跨省13条,跨市、县24条,县内56条。营运客车329台,客运出租汽车104台,持证营运货车1361台;公交线路15条,其中城区8条,城乡7条,公交车147台。

截至2023年末,谷城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269公里。全年完成公路旅客周转量5.4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5.6%;货运周转量16.80亿吨公里,增长130.7%。完成港口客运周转量340.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9.8%;货运周转量971.95万吨公里,增长103.6%。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谷城县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托儿所)159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学25所、小学61所(含特教学校1所),在校学生58856人;幼儿园、托儿所72个,在园幼儿14016人。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70.1%,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8.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8.6%。

谷城县驻有:湖北工业大学谷城产业技术研究院。

科学技术

2023年,谷城县全县科技创新取得专利授权62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4件,实用新型专利493件,外观设计63件;累计获得发明授权245件。全县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1.18亿元,比上年增长4.7%。

文化事业

2023年,谷城县公共图书馆11个,藏书量134.5千册。

国家一级图书馆:谷城县图书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湖北省谷城县文化馆。

医疗卫生

2023年,谷城县医疗卫生机构373个。其中,医院10个,卫生院13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881张,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406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93人,注册护士1613人。

社会保障

2023年,谷城县城镇新增就业982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59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177人,新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3130人,返乡创业750人。开展就业创业培训3930人,发放培训补贴0.03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17亿元。

2023年,谷城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5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1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7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93万人,社会保障覆盖人群达到了43.3万人(次)。

2023年,谷城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7.23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86万人。

截至2023年末,谷城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34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664人。

地方特产

承恩贡米

承恩贡米,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承恩贡米产于谷城县茨河镇承恩寺周边优质稻田,由山泉浇灌,产品观之精色纯正,淳香扑鼻,品之甜润可口,米粒整齐,大而饱满,晶莹透亮,生嚼味香,腹白细小,含胶质多,有丰富的淀粉与植物蛋白质,可补充消耗的体力及维持身体正常体温,其米饭泡松柔软,入口绵甜,糯而不腻,清香四溢。

2014年5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承恩贡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谷城县黑木耳

谷城县黑木耳,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4年5月2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谷城县黑木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薤山叠翠茶

薤山叠翠茶,湖北省谷城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薤山叠翠是鄂西北秦巴山脉——谷西南山区高寒地带的高山茶、有机茶,生长在秦巴山余脉——大薤山海拔800米—1000米间的富硒带上。薤山叠翠条索紧细显锋苗、色泽翠绿油润。汤色嫩绿明亮。栗香持久。鲜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匀整。

2011年03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薤山叠翠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风景名胜

南避暑山庄

谷城大薤山,是国家森林公园,素有“中国南避暑山庄”之称,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度假天堂。早在1857年,因意大利旅游家在薤山避暑著文介绍薤山,从1903年至1910年,有英、美、意大利、挪威、加拿大、丹麦、荷兰、葡萄牙八国在华传教士,在大薤山建起了西洋别墅52栋737间,是外国人在湖北建设的唯一别墅群。

贺龙司令部

贺龙司令部原是一座别墅,建于1904年春,为英国路德会传教士罗赛琳一家居住。1931年5月,贺龙柳直荀在洪湖失利,为保存实力,便率领红三军七师、八师主力,从保康马良坪突围后,经歇马进入谷城地区。在薤山,建立红军游击队,司令部就设在这座别墅内。薤山游击队配合红八师、二十五师,开辟了以薤山为中心的方圆百余里的红色游击区。

承恩寺

承恩寺位于谷城县东南茨河镇五朵山北狮子峰下,距县城35千米处,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该寺始建于隋朝的佛教寺院承恩寺,寺内有湖北仅存的第一大铜钟——万斤铜钟,钟身镌满古印度梵文,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承恩寺是颇具民族特色的古代寺院建筑,有殿阁、寺堂200多间,现存70多间。寺内外有玉石碑、卧牛池、龙泉池、玉带水、锁风桥、金子山等自然景观。

南河风景区

南河风景区位于武当山脉东南麓、谷城县南河镇境内。景区由“小三峡”景区、五龙山景区、香炉石景区、温泉娱乐区、白水峪景区等五大景区组成,总面积242平方千米,与大薤山国家森林公园毗邻相连。南河之水发源于神农架,相传为汉丞相萧何夫人脂粉之水,故又名“粉水”。“粉水澄清”为谷城八景之首。清乾隆五十七年便有“小三峡”(马沸峡、神女峡、五龙峡)之称。

著名人物

华夏的始祖神农氏,即炎帝。春秋名士伍子胥。汉朝反王莽的义军首领“武安王”延岑。唐末名将、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左金吾大将军刘巨容。南宋资政殿大学士(宰相)王之望。明朝东阁大学士(宰相)方岳贡。清朝抗德名将刘元弼。清河北镇总兵余际昌,进士刘德全丰稷。辛亥首义烈士杨洪胜。中共地下党早期领导人高如松,革命烈士李亚声、张茂修、马立南。农民起义领袖吕思杨、丁江兴,少数民族俊杰海风山、马玉贵,女英雄陶之秀(陶二姐),书法大师著名画家何兆祥,著名学者杨昭哲,著名教育家杨昭恕等。

荣誉称号

2019年3月15日,通过2018年国家卫生县城复审。

2019年3月19日,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湘鄂西片区分县。、

2020年6月,被命名为第二批湖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2020年10月,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1年1月18日,获“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11月18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