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县

更新时间:2024-09-14 16:46

铜鼓县,隶属江西省宜春市,地处赣西北边陲,修河上游,东南邻宜丰县,南接万载县,西界浏阳市平江县,北连修水县。地形西宽东窄,略呈三角形状。总面积1552平方公里,下辖6镇3乡4个生态公益型林场,其中山地占87%以上,丘陵盆地占13%,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0余座,属典型的南方山区。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山区县。2023年末,铜鼓县常住人口为11.36万人。

历史沿革

铜鼓,汉、吴、晋、南朝均属艾地。

隋开皇九年(589年),艾入建昌县。

唐武后长安四年(704年),析建昌置武宁县,艾入武宁县。景云元年(710年),改武宁县为豫宁县。代宗宝应元年(762年),豫宁县复为武宁县。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二月,析武宁西八乡置分宁县,隶属洪州。五代,仍称分宁县。

宋,设江南西路,下辖洪州镇南军,改分宁县为宁县。太祖开宝八年(975年),改洪州镇南军为洪州,宁县复为分宁县。建炎四年(1130年),升分宁县为义宁军。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于武宁置宁州,隶龙兴路,下辖武宁、分宁。大德八年(1304年),升分宁县为宁州,仍隶龙兴路。  

明太祖癸卯年(1363年),改洪都府为南昌府,隶州如故。洪武三年十二月,改江西行中书省为江西都卫,改宁州为宁县,仍隶南昌府。弘治十六年(1503年),宁县又升为宁州,属南昌府。万历五年(1577年),设铜鼓营。以境内有“铜鼓石”而得名。

清初沿用明制,仍为宁州。嘉庆三年(1798年)七月,以镇压白莲教刘联登、宋怀璞、魏文宗起义有功,清廷于嘉庆六年六月降旨,改宁州为义宁州,辖南昌府所属铜鼓、修水两地,以示嘉许。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江西提督学政吴士鉴,奏清廷改铜鼓为抚民厅。宣统二年正月初一(1910年2月10日),铜鼓废营建抚民厅,隶南昌府义宁州。

民国二年(1913年)7月,铜鼓废厅建县,直隶省。3年全省划分4道,属浔阳道。15年,废道,铜鼓直隶省政府。20年夏,南昌国民党陆海空军总司令部行营党政委员会,将全省“剿匪”区域43县划为9区,每区设立党政分会,铜鼓属第一区,分会驻地修水。21年6月,全省划为13个行政区,铜鼓属第二行政区,设治武宁。23年2月,国民党为便利“清剿”,先后设立8个县治特别区政治局,铜鼓东北部属找桥特别区,设治找桥。24年4月,撤销特别区,全省缩为8个行政区,铜鼓属第一行政区,设治武宁。26年6月1日至27年6月1日设湘鄂,赣边区政治局4处,属江西省者为第二局,铜鼓隶属第二局。28年3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南昌,是年冬全省扩大为11个行政区,铜鼓仍属第一行政区,设治铜鼓。31年8月,经省1489次省务会议决定,全省调整为9行政区,铜鼓属第二行政区,设治宜春。38年7月14日铜鼓解放,7月28日成立铜鼓县人民政府,隶属江西省人民政府袁州分区督察专员公署。

1952年9月,袁州专区并入南昌专区,铜鼓隶属南昌专员公署。

1958年12月,南昌专区改为宜春专区,铜鼓隶属宜春专员公署。

1968年2月,宜春专区改为宜春地区,铜鼓隶属宜春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宜春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宜春地区行署,铜鼓隶属宜春地区行署。

2000年8月,撤销宜春地区,改设宜春市,铜鼓隶属宜春市至今。

行政区划

2020年,全县辖6镇3乡4个国有林场,共有90个村民委员会,1143个村民小组,13个社区居委会。

永宁镇:辖江头、丰田、兴源、西湖、八亩、上源、坪田、小水、顺化、钓鱼共10个村民委员会,有68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居委会。

温泉镇:辖上庄、石桥、光明、三星、金星、温泉、新塘、凤山、禄田、义田、黄毗共12个村民委员会,1个集镇居委会。有208个村民小组。

棋坪镇:辖棋坪、炉湾、柏树、双溪、九峰、罗坊、黄泥、游源、丰坦、观田、幽居、大梅共12个村民委员会,有134个村民小组,1个集镇居委会。

排埠镇:辖华联、梅洞、排埠、永庆、高坡、永丰、曾溪、青溪、黄溪、南溪、三溪共11个村民委员会,1个集镇居委会,有120个村民小组。

三都镇:辖三都、黄田、东浒、东山、浆里、理溪、枫槎、战坑、大槽、小山、西向、交古、望湖共13个村民委员会,1个集镇居委会,147个村民小组。

大塅镇:辖大段、东风、凤竹、潭坊、浒村、浒口、鹤吼、九龙、双红、古桥、交山、隘口、公益共13个村民委员会,1个集镇居委会,170个村民小组。

带溪乡:辖新丰、高岭、红群、大群、西村、东源、柳溪共7个村民委会,80个村民小组。

高桥乡:辖花山、高桥、英溪、胆坑、梁段、白石、濠洲共7个村民委员会, 1个集镇居委会,65个村民小组。

港口乡:辖港口、华仙、英朝、水坪、赤洲共5个村民委员会,1个集镇居委会,51个村民小组。

4个国有林场:分别为花山、大沩山、龙门、茶山。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修河上游,介于东经114度5分至114度44分,北纬28度22分至28度50分之间。东邻宜丰县,南接万载县,西界湖南省浏阳县(市)、平江县,北连九江市修水县。地形西宽东窄,略呈三角形状。总面积1552平方公里,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0余座,属典型的南方山区。

地形地貌

铜鼓县地处罗霄山脉北端东部,修河上游。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西宽东窄,境内山丘连绵起伏,千米以上高峰有20座。雄踞西部的大沩山羊场尖海拔1541米,为第一高峰。中部的丹霞地貌更具特色,常呈耸立的孤独山峰,景观壮丽多姿。东部的地貌较平缓,土地集中连片。

气候

铜鼓县属中亚热带北部湿润气候,气候温润,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4℃。1月平均气温4.6℃,极端最低气温一13.4℃(1972年2月9日)。7月平均气温27.3℃;极端最高气温40.1℃(2010年8月5日)。月平均气温年较差22.4℃,最大日较差25.6℃(1969年4月10日)。生长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年平均259天,无霜期年平均265天,最长达317天,最短达23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460.4小时,年总辐射97075.1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50天(2月1日~次年1月20日)。年平均降水量1771.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55天,最多达208天(1997年),最少为128天(1963年)。极端年最大雨量2848.5毫米(1998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138.4毫米(1963年)。降雨量量集中在每年4月至6月,6月最多。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生物资源随着林业产权配套改革不断深入,全县林业资源培育呈现强劲势头,章显实效。2007年全县完成造林3.7万亩。其中,实施退耕还林荒山地新造林1.9万亩,长防林3845亩,日本贷款造林项目7640亩,公路沿线改造,绿色通道建设1300亩,社会造林5000亩。义务植树28万株。完成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日元货款造林及面上造林等人工林幼林抚育15万亩次,完成毛竹林改造3.5万亩。森防上完成病虫害防治面积16000亩,完成毛竹林竹腔施肥4万亩,生根粉推广应用面积1万亩。积极推广了良种壮苗育苗技术,推广陈山红心杉、广西融水杉等良种300公斤,东京野茉莉等木良种100公斤,育苗面积70亩。果业上引进栽培适宜铜鼓种植的优良果树品种,主要以杨梅(东魅、荸荠),早熟梨(翠冠、清香等),板栗(九家种、焦扎等)为主,总种植面积5000亩。

众多的野生植物,亦为本县的重要资源。如竹笋、黄连、黄精、香菇、杨梅、尖栗、板栗、山楂、猕猴桃等,达80余种。樟、楠、梓、柏等名贵木材,史书早有记载,笋罐头和竹制品远销国外。

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兽类、禽类、鱼类、蛇类、蛙类、介壳类、昆虫类,门类繁多。有虎、豹、鹿、獐、麂、猴、鸦、鹊、燕、雁、竹鸡、野鸡、地花鸡、鲤鱼、鳙鱼、鲫鱼、青蛙、石鸡、蟾蜍、蕲蛇、菜花蛇、乌梢蛇、甲鱼、龟、蚌、蜂、蝉、蝶等。

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昔日曾为贡品的野鹿,近年少有发现。虎豹獐麂,数量也在减少。过去未曾发现的猴面鹰,近年多处发现。茗茶、笋用竹林、速生丰产林、水果已有大面积人工栽培,野产蕲蛇减少,人工繁殖饲养却在增加。水产养殖也在不断发展,不只养鱼,还养鳖、养鳝、养蚌育珠。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境内出露地层,绝大部分属元古变质岩系,构造发育,具有良好的矿化环境。明嘉版《宁州志》卷十三“额贡”和清道光版《义宁州志》卷六“四赋”,均有“汉贡黄金”的记载,文物普查中在古桥和于源窑址发现的陶效命瓷残片,据实物分析,当属唐宁窑址,说明了县内矿产资源的开发展着修久的历史。

县内已经发现或查明的金属矿有金、铁、锰、铜、铅、锌、钼、钨、锡、铌、钽等;非金属矿有硅石、高岭土、水晶、云母、粘土、长石、花岗岩等。有的则已查实储量多、质量优,有的则是发现含元素的矿化物等。

人口

铜鼓县是客家之乡,铜鼓县人口的70%为客家人,是赣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

2023年末,铜鼓县户籍总人口13.58万人,其中,男性7.07万人,女性6.52万人。全县常住人口113677人,城镇人口65010人,乡村人口48667人,城镇化率为57.2%,出生人口595人,出生率5.21‰,死亡966人,死亡率8.46‰,自然增长率-3.25‰。

经济

综述

2023年,铜鼓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82亿元,比2022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47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25.81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1.54亿元,增长4.6%。人均GDP达到6.64万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22年12.2:35.67:52.13发展到11.17:34.05:54.78。

2023年,铜鼓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2.68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8亿元,同比增长2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4.07亿元,比2022年增收9834万元,同比增长31.8%;非税收入完成2.81亿元,比2022年增收2160万元,同比增长8.3%。

2023年,铜鼓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2022年增长4.2%,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3.5%;房地产开发投资23262万元,同比下降6.4%。

2023年,铜鼓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4334元,比2022年增加1369元,增长4.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40元,比2022年增加1037元,增长7.5%。

第一产业

2023年,铜鼓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服务业产值(现价)15415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 31278万元,同比增长8.1%;林业产值82562万元,同比增长6%,牧业产值24549万元,同比增长3.9%,渔业产值12656万元,同比增长4.9%,农林牧渔业服务业产值3111万元,同比增长8.5%。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750.6公顷,粮食总产量4.7万吨,同比增长3.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54万吨,同比增长7.6%;中药材种植面积6476.7公顷,同比增长4.6%;茶叶产量3494.5吨,同比增长0.2%;瓜果产量3037.6吨,同比增长5.3%。生猪出栏48706头,生猪存栏21061头,羊出栏33021只,存栏23520只,家禽出笼9259.5百羽,家禽存笼7504.53百羽;肉类总产量5983吨。水产品产量7979吨,同比增长4.9%。

第二产业

2023年,铜鼓县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579339.9万元,同比增长8.9%。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71839.3万元,纺织业完成25697.7万元,木竹加工业完成72834.8万元,医药制造业完成60598.6万元,化工业完成227510.6万元,能源加工业完成25275.4万元,机械电子制造业完成71819.3万元,其他工业完成23764.2万元,增速分别是12.5%、-53.3%、-13.4%、19.4%、52.4%、19.3%、11.5%、-45.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规上工业完成营业收入542373.1万元,同比增长10.6%。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有15家。上交税金12239.7万元,同比下降10.2%。

2023年,铜鼓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27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8338万元,同比增长7.3%。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1%;全年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1%。

第三产业

2023年,铜鼓县全社会完成货物周转量43.12亿吨千米,同比下降8.4%;旅客周转量8205万人千米,同比增长0.6%。

2023年,铜鼓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467.04万元,同比增长15.8%。通信业务总量10402万元;年末全县移动电话用户126954户;固定住宅电话用户13591户。

2023年,铜鼓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772.7万元,同比增长4.1%,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2565.2万元,同比增长8.4%。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216755.8万元,同比增长9.4%;零售业销售额191276.9万元,同比增长4.7%;住宿业营业额5334.6万元,同比增长10.6%;餐饮业营业额27477.5万元,同比增长18.5%。

2023年,铜鼓县2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66037.2万元,同比增长8.6%。涉及GDP核算的八大行业16家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911.6万元,同比增长100.9%。其中,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440.5万元,同比增长23.8%;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9179.2万元,同比增长455.1%;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8737.7万元,同比增长17.3%;规上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1578.1万元,同比增长8.6%;规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4976.1万元,同比增长6.6%。

2023年末,铜鼓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89496万元,较年初增加140215万元,同比增长16.5%。其中,住户存款720920万元,比年初增加100809万元,同比增长14.0%;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29783万元,比年初增加285万元,同比增长0.2%。

2023年末,铜鼓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25678万元,较年初增加79094万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75225万元,比年初增加44161万元,同比增长11.8%。企事业单位贷款350453万元,比年初增加34934万元,同比增长9.9%。

2023年,铜鼓县人寿保险各项保费收入 5415.97万元,比上年下降 4.2%。全年支付各种赔款 432.72万元,比上年增长10.4 %。全年财险各项保费收入4582.97万元,比上年增加9.1%,全年支付各种赔款3701.71万元,比上年增加15.1%。

交通运输

大广、昌铜、铜万三条高速穿境而过,连接南昌、长沙、武汉和宜春中心城区。浩吉铁路全线通车,武宜深高铁和铜鼓至湖北通城高速正在建设。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末,铜鼓县有58所(不含教学点)学校。其中,普通初中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普通小学46所(含教学点),幼儿园36所,特殊教育1所,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21891人,其中,高级中学2324人,职业高中2112人,初中5094人,小学8694人,幼儿361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小学升初中率100%,全县高考一本上线157人,二本上线476人。

科技事业

2023年度,铜鼓县获得授权专利102项。

文化事业

2023年末,铜鼓县有县级文化馆1个,电影放映单位1个,县级图书馆1个,藏书11.8万册,县纪念馆(博物馆)1个。

2023年末,铜鼓县广电网络有线电视信号已全面覆盖,县电视发射台1 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县广播电台1座,应急广播覆盖率达90%。

卫生事业

2023年末,铜鼓县有乡镇以上卫生机构15个(包括卫健委、疾控中心、卫监局),病床643张,有医卫技术人员683人,其中:执业医生168人,注册护士301人,其他人员214人。

历史文化

人文环境

江西省铜鼓县是个客家县,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民俗别具一格。有美味独特的客家饮食、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崇文尚武的客家民风独具特色;甜美动听的客家山歌还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誉为最具有代表性的歌神,成为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铜鼓县盛行着撰写和张贴对联的风尚。无论是讨亲嫁女、祝寿过年、同学聚会、开张庆典、宗祠祭祖等等都少不了要张贴对联。

在铜鼓县温泉镇发现有商周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和汉墓证实,早在三千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唐代之后,开始有了文化启蒙。

客家山歌

铜鼓民歌有民间小调、号子、山歌、灯歌、风俗歌等数种。以“山歌”、“小调”为主,表现的是客家人社会生活、田间劳作、上山砍柴、谈情说爱等各个方面。在音乐上保留着较为纯正的客家语言本色。

铜鼓客家山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上山有茶农的《打鼓铲山歌》、下河有筏工的《滩歌》、妇女在家纺线有《车车歌》、孩童游戏有《螃蟹歌》、传授知识、倾吐爱慕、打趣取乐有多种格调的《盘歌》。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音乐词曲》“山歌”的唯一例曲就是铜鼓急板山歌《卖余粮》。

清光绪年以来铜鼓就有汉戏、花鼓戏、采茶戏、地方歌剧等,特别是铜鼓客家山歌剧尤为突出。客家山歌音调铿锵粗犷,节奏紧凑明快,常见的“急板山歌调”有板有眼,连唱带念,一气呵成。

第一部山歌剧《绣红旗》自1977年创编以来受到群众欢。此后,陆续创作出一大批作品《黑姑投军》、《花缘》、《福星》等。2006年由山歌剧《绣红旗》改编的电影《红旗飘飘》搬上荧屏在中央电视台六套播出。

本地方言

铜鼓本地方言主要是客家话,分布在县城及丰田、排埠、二源、石桥、温泉、三都、西向、大塅、古桥等乡镇。少数人说赣语,分布在带溪、棋坪、高桥、幽居、港口等乡。

地方特产

铜鼓县是长寿之乡、国家生态县,竹笋、笋干、香菇、木耳、竹荪、米粉,以及客家小吃杨梅干、酸枣糕等特产。

风景名胜

铜鼓县境内有江西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面积达4762公顷,公园内有南方红豆杉20多万株,被誉为“南方红豆杉之乡”;有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万多公顷,公园内拥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22种,被誉为“江南生物世界”;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铜鼓县9.2万亩,占全部面积的53.5%,森林覆盖率高达93.8%,是长江中游地区鄱阳湖洞庭湖和江汉三大平原之间的重要“生态孤岛”。

天柱峰风景区

天柱峰风景区地处铜鼓县东部,主要景区方圆5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50米,由天柱峰、九龙湖、灵石庵、九龙瀑等四部分组成,属典型的丹霞地貌,2000年2月,境内天柱峰森林公园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7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2009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

毛泽东化险福地景区

毛泽东化险福地景区位于湖南省浏阳市张坊镇交界的铜鼓县排埠镇月形湾。1927年9月7日,毛泽东乔装成安源煤矿采购员,从安源出发,奔赴铜鼓,准备亲自领导秋收起义。一路上日夜兼程,绕过敌人重兵把守的萍乡,在9月8日进入浏阳张坊镇七溪村时,被张坊团防局的团丁抓住。团丁要把毛泽东押到民团总部去处死。在陈九兴的帮助下,毛泽东在吴家祠住了一晚,于9月10日到达铜鼓县城萧家祠,次日在铜鼓大沙洲阅兵,发动了秋收暴动(秋收起义),铜鼓是秋收起义前委所在地和指挥中心。

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

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建于1977年,正门“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这九个大字由宋任穷将军在纪念秋收起义50周年(1977年)题写。2007年值秋收起义80周年,投入400多万元对该馆进行重新修缮。2004年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江西十大红色旅游景点”。

萧家祠

萧家祠是湘赣边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总指挥部旧址。该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初年,总面积1950平方米,1987年被列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排埠万寿宫

排埠万寿宫初建于清乾隆年间,为纪念许仙真君许逊而建。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从这里开始萌芽,所以排埠万寿宫也被称为“智慧宫”。

秋收起义阅兵广场

秋收起义阅兵广场占地面积40亩的滨水地带,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整个阅兵广场的设计主题为:红色印象。广场总体分为三个景观区:纪念广场区、休闲活动区,滨江景观区。

荣誉称号

2019年3月,铜鼓县入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第一批。

2020年2月,铜鼓县入选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

2020年10,铜鼓县入选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2020年11月,铜鼓县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4月,铜鼓县入选江西省首批“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试点县。

2021年8月,铜鼓县入选2018-2020年江西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

2022年11月,铜鼓县入选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3年10月,铜鼓县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