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

更新时间:2024-09-15 13:29

阳江市(Yangjiang City),别称鼍城、阳江城。广东省辖地级市,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之一、北部湾城市群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与北部湾城市群之间的沿海经济带重要战略支点城市、著名滨海旅游城市;广东省海洋大市;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扼粤西要冲,东部、西部和北部为群山所环抱,南面濒临南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陆地面积796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300平方公里;辖2个市辖区、一个县级市、一个县。

名称衍变

阳江市地名源于原阳江县名,因濒临漠阳江而得名。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安宁县、高凉县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个新县阳江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独石仔洞穴遗址的发现证明:一万六千余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阳江市境内就有人类活动。鬼寨山遗址的发现则证明:4000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古人类遗留下他们的文明。在阳江市阳东境内出土的大铜鼓,说明了2000多年前高凉(阳江)人已掌握了铸造铜鼓的先进技术,代表了高凉地区灿烂的古代文明,也代表了今阳江市、阳东县历史上的文明。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朝,这里归属中原政权。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后设南海郡,两阳地区为南海郡地、桂林郡地。

元鼎六年(前111年)设合浦郡高凉县,两阳地区为高凉县地,县治在今大八镇。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吴国析合浦郡置高凉郡,高凉郡管安宁县、思平县,高凉郡治、安宁县治皆在原阳江县地,为原阳江县地建县、建郡之始。

三国时期赤乌元年(238年),置莫阳县,属高兴郡,为原阳春县地建县之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设阳春郡并置阳春县,为阳春县得名之始。梁大通元年(527年)设高州,下辖高凉郡、杜陵郡宋康郡等郡,改安宁县为高凉县。高州州治、高凉郡治、高凉县治皆在今江城,高州管辖今阳江市、恩平市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

隋唐至宋元时期

开皇十八年(598年)在现阳江地新设阳江县,为阳江县得名之始。

武德四年(621年)置春州,州治在今阳春城区,领阳春县、流南县两县,为阳春有春州之名之始。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废高州都督府,置恩州,州治在阳江,属广州都督府管辖。

庆历八年(1048年),因河北贝州改为恩州,原恩州则改称南恩州,州治乃在阳江。熙宁六年(1073年)废春州,铜陵县并入阳春县,阳春县属南恩州。

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南恩路总管府,至元十九年(1282年)降为散州,州治、府治皆在阳江。

明清时期

洪武元年(1368年)撤除恩州,阳江县、阳春县归肇庆府管辖。

同治六年(1867年)改阳江县为阳江直隶州,领阳春县、开平县恩平县。同治九年(1870年)阳江直隶州改为直隶厅,阳春县、开平县、恩平县归肇庆府管。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阳江直隶厅改为直隶州,领阳春县、恩平县。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撤除州府,复设阳江县、阳春县。1925年,阳江各界对外协会、阳江最早的农民协会——雅韶农民协会、阳江县第一个工会组织——理发工会、中国中产主义青年团阳江支部相继成立。1926年3月,中共阳江县支部成立;同年秋,阳江县总工会成立,建立工人纠察队;11月,阳江县农民协会成立,建立农民自卫军。次年,第一个中共阳江县委成立。1929年秋,阳江党组织与广东省委失去联系。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阳江党组织被迫暂停活动。1938年7月,中共阳江特别支部成立,阳江党组织恢复组织活动。1945年3月,组织武装起义队伍——漠南独立营,成立两阳地方部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六团,抗击日军。1949年2月底,阳江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阳江、阳春两县属粤中专区。 1949年10月26日,阳江围歼战胜利结束,阳江解放。1950年3月18日,阳江县委召开阳江县第一次农民代表会议;3月28日,阳江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1952年,改属粤西行署。1954年6月23日至29日,阳江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1956年4月,改属湛江专区;6月,中共阳江县第一次代表大会、阳江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相继召开。

1958年8月至9月,阳江县建立20个人民公社,实现全县公社化;11月,阳江县、阳春县合并建两阳县,中共两阳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挂牌成立。1961年10月,撤销两阳县,恢复阳江、阳春两县建制;10月28日至11月1日,中共阳江县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作出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的政策。

1983年9月,阳江、阳春两县改属江门市。1988年1月7日,撤销阳江县,建阳江市(地级);2月10日,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成立。1992年6月,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准设立海陵岛经济开发实验区。2003年1月23日,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成立。2014年,阳江滨海新区成立揭牌仪式举行。2015年,境内阳东正式撤县设区。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阳江市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扼粤西要冲。介于北纬罗定市新兴县茂名市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高州市电白县,南临南海。截至2024年2月7日,土地面积7966.8平方千米,其中丘陵面积占25.6%,山地面积占42.0%,平原面积占21.8%。海岸线总长度466.82千米,其中大陆岸线长331.72千米,海岛岸线长135.1千米,主要岛屿40个(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

地形地貌

阳江市东部、西部和北部为群山所环抱,南面濒临南海。东部的桐木山、烂头岭和紫罗山呈东北向西南方向展布。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地貌,台地有风化壳和基岩台地,分布于低山丘陵区的前缘;次为漠阳江的冲积平原、滨海平原。阳春境内有石灰岩岩溶地貌,分布于阳春盆地平原地带。

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漠阳江中下游的陂面、春城、马水、岗美、双捷、白沙、城西、岗列、埠场和那龙河流域的合山、北惯、雅韶等沿江一带,多为农田。海拔100~500米的丘陵主要沿325国道经北惯、合山、白沙、程村、织篢、儒洞等地分布。阳春境内沿漠阳江中游、潭水河流域丘陵与台地相间出现。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大多数为燕山三期岩浆入侵活动形成的花岗岩,阳春境内部分为石灰岩。鹅凰蟑海拔1337.6米,是阳江市第一高峰。

气候

阳江市位于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气候,海洋性气候明显。夏季漫长(约4月中旬至10月下旬),但并不炎热, 7、8月份的月平均气温虽在28℃左右,而日最高气温≥35度的日数并不多,极端最高气温不超过38℃;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5.1℃。年平均气温22.9摄氏度。雨量充沛,降雨量分布不均,年平均降雨量2424.8毫米。夏秋季多台风、暴雨,全年基本无霜,北部山区偶有低温霜冻。年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是东南风。2022年,阳江市年平均气温22.9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6.6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6.1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2502.8毫米;年日照1870.4小时。

水文

阳江市内河流密布。截至2022年5月,境内共有河流403条,河湖总数916条(宗、座)。截至2023年3月,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28条,其中干流7条,一级支流13条,二级支流7条以及三级支流1条。阳江市最大河流漠阳江是广东省六大河流之一,是一条跨越南北的母亲河。

阳江市海域潮汐类型主要为不规则半日潮。波浪以风浪为主,其中,中风浪占86.4%,涌浪占13.6%。

漠阳江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发源于阳春市河朗云廉洒山西南,自北向南流经阳春市、云安县、阳东区、江城区,经北津港流归大海,干流全长199千米,流域面积6091平方千米。其中阳江市境内流域面积5530平方千米(阳春3985平方千米,阳东1115平方千米,江城429平方千米)。

土壤

阳江市土壤类型有山地黄壤、赤红壤、潮砂泥土、滨海盐渍沼泽土、滨海砂土、沼泽土、石质土、石灰土等。

黄壤分布于境内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地,如云雾山、鹅凰嶂、望夫山、紫罗山、龙高山和天露山等山地;赤红壤分布于境内有花岗岩的丘陵和山地;潮砂泥土主要分布于漠阳江中下游两岸较高地段;滨海盐渍沼泽土主要分布于阳西县的溪头、上洋、儒洞、织箦镇,江城区的平冈、海陵、岗列镇和阳东县的大沟、雅韶等沿海地区;海滨砂土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阳东县的大沟、雅韶,阳西县的溪头、上洋、儒洞等镇较多;沼泽土分布于宽谷碟形洼地内涝地区;石质土分布于花岗岩、砂页岩露头地区;石灰土主要分布于阳春境的石灰岩地带,以东北起春湾镇,西南至潭水镇一带居多。

自然灾害

阳江市是广东省自然灾害多发地级市之一,台风、暴雨、洪涝、强对流天气、高温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低温霜冻、干旱等局地性灾害时有发生。风暴潮、海浪及海岸侵蚀、赤潮等海洋水患趋向多发,丘陵山地多,部分山坡陡峭、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较大。洪涝灾害、山洪灾害、森林火灾等发生的可能性大。阳江市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尤其是南部滨海地区,为地震烈度VII 度区。1969年7月26日,阳江发生6.4级地震,史称“七·二六”地震。2008年9月24日,阳江遭受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正面袭击。2023年10月19-20日,阳江市遭受暴雨袭击,车辆被洪水冲走,农业受灾严重,损失逾2200万元。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20年底,阳江市有大中小型水库总库容11.94亿m3。其中大型水库总库容4.59亿m3;中型水库总库容4.62亿m3;小型水库总库容2.73亿m3。2020年阳江市年均降雨量1819.5mm,折合年降雨总量143.11亿m3;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5316万m3,水资源总量88.72亿m3。

阳江市2020年用水总量为13.0733亿m3。其中农业用水8.5961亿m3,林牧渔畜用水1.8654亿m3,工业用水0.6097亿m3,居民生活用水1.6163亿m3,城镇公共及生态环境用水0.3858亿m3。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底,阳江市土地总面积795588.45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48777.37公顷,园地面积77973.54公顷,林地面积402813.62公顷,草地面积11094.7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57691.9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面积12426.4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72800.66公顷,其他土地面积12010.11公顷。

矿产资源

阳江市位于重点成矿区带钦杭成矿带南西段,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水泥用灰岩分布主要集中于阳春北部,资源储量丰富;煤、石油和铁、铝土矿、磷等大宗矿产资源短缺,主要依靠进口或外市购入;地热资源丰富,拥有多处世界罕见的咸水矿温泉,全市总可开采水量约52774立方米/日,2008年获“中国温泉之乡”称号。截至2020年底,阳江市共发现矿产48种,矿产地(矿点)278处。其中能源矿产2种,矿产地(矿点)30处;金属矿产17种,矿产地(矿点)63处;非金属矿产27种,矿产地(矿点)175处;水气矿产2种, 矿产地(矿点)10处。

海洋资源

截至2024年2月,阳江市海域面积1.23万平方千米。其中20米等深线的浅海和滩涂面积1624平方千米,10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620平方千米,滩涂面积131平方千米;海岸(岛)线总长470.2千米,其中大陆海岸线335.1千米,岛岸线135.1千米,全市海岛122个。

2023年10月,阳江市已形成种业为特色,养殖业为主导,配套产业为基础的海洋牧场产业格局。全市海水种苗产业已初步打通种苗研发、繁育、推广等环节,年产蚝苗45亿粒、虾苗50亿尾、海水鱼苗15亿尾,产量超过广东省的三分之一。建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建成大镬岛、双山岛和青洲岛三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年产量超10万吨、产值超30亿元,深水网箱个数和产量位居全省第二。境内有闸坡、东平、沙扒、溪头、河北、对岸和江城等7个渔港,其中闸坡、东平渔港是国家中心渔港,沙扒渔港是国家一级渔港。海水养殖面积32.77万亩,其中滩涂养殖16.04万亩、海上养殖9.43万亩。海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二位,盛产鱿鱼、鱼翅、海蜇、花蟹、对虾、马鲛鱼、石斑鱼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资源

截至2021年5月,阳江市植物物种有230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杜鹃红山茶、苏铁等4种。

阳江市南药资源丰富,分布广,种植历史悠久,具有发展南药产业的优势和基础。截至2017年12月,阳江市有南药品种约300种,其中栽培品种30多个,主要品种有砂仁、益智、广藿香、八角、穿等。

截至2022年5月,阳江市建成约2万亩红树林。域内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种植有大概650亩红树,获得广东省生态修复十大样板基地的称号。

截至2020年底,阳江市国有森林资源集中在国有林场,包括2个市属国有林场,2个县属国有林场。国有林场国有经营总面积42882.59公顷,其中林业用地39611.02公顷,非林业用地3271.57公顷。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7991.92公顷、灌木林地16.77公顷、未成林地288.40公顷、无立木林地943.92公顷、宜林地44.53公顷、其它林业用地325.48公顷。国有林场森林面积38099.04公顷,森林覆盖率88.59%;活立木总蓄积2354113万立方米,森林总蓄积2351119万立方米;有纯松林6365.76公顷、桉树林9661.42公顷、杉木林910.43公顷、阔叶树及混交林19307.6公顷、竹林15.57公顷。

动物资源

截至2021年5月,阳江市野生动物366种,鸟类20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包括蟒、巨蜥、白鹤等6种。另外,阳江市面临南海,海岸线长,岛屿众多,滩涂面积广。内陆河流多,鱼塘、水库面积大,海洋水产资源和淡水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00年,海洋水产资源中鱼类有84科244种,虾类有5科21种,蟹类有4科11种, 头足类有3科15种,贝类有20科77种,藻类有7 科16种,其他海洋水产资源8科15种。淡水水产资源中鱼类有14科51种,虾蟹类有3科5种,贝类有5种,其他有3科10种。

自然保护地

截至2021年9月,阳江市有各类自然保护地42个,自然保护地面积合计14.57万公顷(含交叉重叠)。其中,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3个、市县级6个)、森林公园24个(省级5个、市县(区)级共19个)、湿地公园6个(国家级2个、县级4个)、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1个)、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2个(国家级2个)。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3月,阳江市下辖1个县级市、1个县、4个区、10个街道办事处、38个镇(乡)、143个居民委员会、710个村民委员会。市人民政府驻江城区东风二路60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阳江市常住人口为2602959人。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42181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81147人,增长7.48%,年平均增长率为0.72%。

2023年,阳江市常住人口262.47万人,城镇化率56.99%;全市户籍人口303.31万人,城镇化率40.53%。2023年出生人口1.68万人,出生率6.67‰;死亡人口1.54万人,死亡率6.11‰;自然增长人口0.14万人,自然增长率0.55‰。

参考资料来源:

民族

截至2024年3月,阳江市有汉族、瑶族、壮族、苗族等43个常住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4.95万人。人口较多的有壮族,有2.80万人;瑶族有0.75万人;苗族有0.70万人。居住在城镇的少数民族人口为2.41万人、居住在乡村的少数民族人口为2.54万人。

语言

阳江地区的方言,主要有阳江话阳春白话两种,都属粤方言高阳片中的一种次方言。阳江话以阳江市区的阳江话为代表,阳江话又以阳江城三铺街的话最为正宗。阳春白话以阳春市区的春城白话为代表。在阳春白话中,又分为以春城白话为代表的春中白话,以双滘白话为代表的春西白话,以岗美白话为代表的春南白话,以春湾白话为代表的春北白话。以上这些都属粤方言。

粤方言以外,在阳江地区还有属闽南方言的阳江海话和属客家方言的厓话。还有属苗瑶语族瑶语支中一种叫“勉语”的瑶语次方言。阳江海话以阳西县儒洞镇的海话为代表。厓话又分为以阳西县塘口厓话为代表的阳江厓话和以阳春市三甲厓话为代表的阳春厓话。阳春瑶语(勉语)又分为以阳春市永宁镇横垌(原名黄鳝垌)赵姓瑶民讲的过山瑶语和以阳春市永宁镇铁垌麦姓瑶民讲的排瑶语两种。

宗教信仰

妈祖信仰

阳江市主要宗教有妈祖信仰。宋代时,阳江和江浙沿海地区开展商贸往来。外地渔船经常来往于阳江各地渔港,将妈祖信仰带到了阳江。疍民久居江海之上,无法读书识字,遇有灾难,只有祈求神灵保佑,其中海神妈祖和洪圣大王是最主要的神只,以崇拜妈祖者居多。闽人入籍阳江,对传播妈祖信仰亦起了推动作用。宋代,阳江市已建有祖创宫,这是阳江最早的一座妈祖庙。清代至民国年间,阳江地区兵荒马乱,瘟疫流行。阳江各地举办娘妈出游活动,以驱疫禳灾,这强化了妈祖信仰在当地的影响。截至2006年,阳江市存且对外开放的妈祖庙有13座。其中石角天后宫、儒洞天后宫和闸坡大角天后宫被莆田湄洲祖庙确认为分灵庙,并加入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阳江北津港天妃庙,是明代广东三大海神庙之一,明末清初岭南文学家屈大均为之撰写《阳江天妃庙碑》。

佛教

佛教是舶来的宗教,传入阳江后,对阳江人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截至2024年8月,阳江市有闸坡念佛堂、慈云庵、东山寺、竹林禅院等12个宗教活动场所。素有“粤西第二禅林”之称的阳西净业寺,因寺内藏有二百多尊缅甸玉佛,被誉为“玉佛的王国”。其中,有一尊造型精美的玉卧佛长7米、高2.5米、重达27吨,为中国最大的玉雕卧佛。在阳春春湾通真岩岩洞内,有众多摩岩石刻,其中“佛祖达摩崖画像”最为引人注目。“达摩崖画像”的发现,对研究阳江佛教传播历史和发掘摩崖壁画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济

综述

阳江市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和海南自由贸易区交汇处,是粤港澳大湾区向西拓展的首座城市和直接辐射区,也是北部湾融入大湾区的先导区。境内以发展国际风电城为重点,形成了合金材料、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三大千亿支柱产业集群和食品调味品、五金制品、日用消费品、新型建筑材料四大特色产业集群。2023年,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1581.7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5.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02.0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23.9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0294元。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76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2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57元。

2023年,阳江市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2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1.34亿元。其中,民生类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7%,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8.8%、13.2%和1.3%。

2023年,阳江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5%。分领域看,项目投资增长35.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9%。工业投资增长63.5%,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32.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8.7%;建安投资增长9.8%。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06.67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13.85亿元。

第一产业

阳江市第一产业以种植业、林业、畜禽养殖产业、水产养殖和加工为主。2023年,阳江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55.8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5.74亿元。其中,渔业产值201.72亿元,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9亿元。粮食产量63.53万吨;油料产量5.05万吨;蔬菜产量101.23万吨;园林水果产量45.24万吨。猪牛羊禽肉产量28.52万吨。水产品产量121.65 万吨。其中,海水产品110.78万吨;淡水产品10.87万吨。阳东菠萝蜜、圭岗凼仔鱼入选2023年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阳江市渔业已形成种业为特色,养殖业为主导,配套产业为基础的海洋牧场产业格局,水产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水产加工品总量19万吨,产值超40亿元。截至2023年10月,阳江市年产蚝苗45亿粒、虾苗50亿尾、海水鱼苗15亿尾,产量超过广东省的三分之一;建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数量占广东省20%,总面积684.4平方千米,占广东省的55%;有大镬岛、双山岛和青洲岛三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全市重力式深水网箱达到866口,年产量超10万吨、产值超30亿元,深水网箱个数和产量位居广东省第二;有规模以上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9家,预制菜规模企业26家,已开发金枪鱼丸、水煮鱼、咖喱生蚝等50多种预制菜产品,年产量达8万吨,产值超23亿元。

第二产业

阳江市江城区重点建设中国厨房用品制造名城、广东(阳江)百亿激光光谷、阳江最大电商基地;阳东区着重打造以超千亿绿色能源产业集群为牵引的“1+3+3”产业集群,同时,做大做强五金刀剪、食品加工、木器制造三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电子电器、机械装备、高品质紧固件三大新兴产业集群;阳春市大力发展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省数控机床特色产业园;阳西县以打造绿色能源、大食品、临港产业三大产业集群为重点;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着重发展先进材料、装备制造产业和国际风电城核心区,着力构建以海上风电为龙头的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阳江市第二产业形成了合金材料、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三大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以及新型建材、五金刀剪、生物医药、智能家电、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六大百亿优势产业。

合金材料是境内首个突破千亿的产业集群,是华南地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生产基地。五金刀剪在中国乃至全球五金刀剪行业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五金刀剪企业共13716家。阳江市也是中国食品和调味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境内的阳西园区被评为“中国调味品之都”“中国香谷”“全国调味品十大产业基地”等称号。2023年,阳江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9.58亿元。其中,合金材料行业增加值97.61亿元,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09.66亿元,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83.25亿元。

第三产业

阳江市建成了中国国内首个三峡沙扒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全球首台三峡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全国首个近海深水区华电青洲三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和开工建设容量位居全国前列,已形成了风电装备制造完整产业链,涵盖整机、叶片、塔筒制造等,并初步构建了集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综合服务于一体的风电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集聚成形。

阳江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山、海、泉、湖、林、洞等构成了阳江品种齐全、品位较高、空间组合良好的山海风光文旅特质。境内海陵试验区重点发展滨海旅游和渔港经济,打造海陵国际旅游岛。2023年,阳江市旅游总收入146.92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1459.52万人次。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4年4月,阳江市境内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阳东经济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开发区: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另设有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

阳江高新技术开发区(阳江滨海新区)

阳江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阳江市西南沿海,由原阳江滨海新区和原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整合而成,属阳江市政府派出机构,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总面积505.9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88平方千米(含滨海新城片区32平方千米)、高新区面积213平方千米。2022年辖区内年末户籍人口10.42万人,常住人口约6.27万人。

阳江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打造合金材料、风电装备制造两大千亿产业集群,构建了从冶炼、热轧、冷轧到精加工的合金材料全产业链,形成整机、电机、叶片、海工装备等重要零部件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是截至2024年4月中国最大的合金材料生产集聚区之一,也是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产业聚集度最高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344.41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0.55亿元。

阳东经济开发区

阳江市阳东区经济开发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自贸港的几何中心,拥有中国刀剪之都、中国最大核电基地、亚洲最大果冻布丁生产基地等国字号品牌,是广东省级经开区、省五金刀剪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省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园、省级五金刀剪特色产业园,也是粤西地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桥头堡,面积44.72平方千米(含托管区)。2022年纳入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阳江)综合试验区和广东自贸试验区阳江联动发展区,2023年被纳入阳江市产业转移承接主平台重要片区。截至2023年5月,域内拥有珠海万象省级产业转移园和1700多家工业企业、170多家规上企业,基本形成了以五金刀剪和清洁能源为牵引,机械装备、电子电器、食品加工、高品质紧固件、木器制作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五金刀剪用品出口量占中国的56%,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约占广东省的五分之一。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3年,阳江市研究生教育招生28人,在校生73人。普通本专科招生0.56万人,在校生1.51万人,毕业生0.50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0.84万人,在校生2.40万人,毕业生0.6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20万人,在校生5.94万人,毕业生1.70万人。初中招生4.38万人,在校生12.91万人,毕业生3.6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21万人,在校生25.37万人,毕业生4.38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89人,在校生843人,毕业生150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9.63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1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8.63%。

科技事业

2023年,阳江市创建阳江市中乌巴顿职业培训学校、海上风电科技创新试验区、阳东南药等5个国家级“科技小院”,组建广东海洋大学阳江研究院;南中国海海洋气象领域重点实验室、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阳江研发基地等重点科研平台加快建设;合金材料、海上风电两大省实验室累计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8项;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4家。引进中国科学院等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4个、企业科技特派员6个,新设省级科技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10个。立项广东省大专项项目39个、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个;新增注册商标3532件。年末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182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3家;专利授权量512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80件。

文化事业

2023年末,阳江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公有制)1个,文化馆5个,文化站48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8个。全市有广播电台3座,电视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9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7%,广播电视混合人口覆盖率99.96%,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3.01万户。

医疗事业

截至2023年末,阳江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861个,其中,医院60个,卫生院3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1个,妇幼保健院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所(中心)3个,村卫生室1190个,诊所(医务室)415个。其中阳江市人民医院、阳江市中医院是三级甲等医院。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年末实有床位16016张。其中,医院12839张,卫生院1994张,妇幼保健院941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25张。全市卫生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883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577人,注册护士8663人。

体育事业

2023年,阳江市成功举办中国帆船冠军赛、广东省青少年帆船锦标赛、广东省龙舟邀请赛(阳春)等赛事;全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共夺38金26银18铜。阳江市籍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参加2023年杭州亚运会,获得跆拳道女子49公斤银牌。

环保事业

2023年,阳江市森林蓄积量3039.72万立方米、覆盖率达57.6%;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春夏两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7.7%,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土壤环境安全可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超33万吨/年;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2.1%。环境空气质量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和一氧化碳平均浓度达到一级标准;PM(2.5)和臭氧平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7%。

社会保障

2023年,阳江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45.60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26.51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4.8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22.2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36.0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1.1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26.4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18万人,分别完成广东省下达目标任务的121.2%、125.0%和115.5 %。

交通

综述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部沿海地区,紧邻珠三角,是珠三角辐射粤西的战略支点,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和补给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的支点城市,具有承东启西的地缘优势。域内阳江市形成了以公路、铁路为主,水运为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高铁、高速公路和港口等立体交通网络,将阳江融入大湾区“两小时生活圈”。2023年,阳江市货物运输总量7895.44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547101.63万吨千米;旅客运输总量264.30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34974.48万人千米;港口货物吞吐量3686.86万吨。

公路

阳江市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截至2020年末,阳江市有沈海高速、西部沿海高速、罗阳高速、汕湛高速、开春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G325、G228、G234、G359等4条国道穿越全境;S276、S278、S282、S297、S369、S371、S386、S539、S540、S541和S542等11条省道串镇联村。截至2021年12月,公路总里程达10812.6千米,位居广东省第10名。其中高速公路378千米,国省道共1131.7千米,县道330.1千米,乡道3311千米,村道5662.5千米。

国道兴隆—阳江公路(G234线)阳江段,由省道369线罗阳至春湾段、省道113线春湾至春城段、省道277线组成;国道广州—南宁公路(G325线)阳江段,由国道325线那龙至江城创业路路口段、县道592创业路路口至塘坪段、县道599线塘坪至轮水段、乡道235线、省道113线春城至长塘段组成;国道丹东—东兴公路(G228线)阳江段,由县道596线、省道365线三山至市区段和国道325线市区至儒洞段组成;国道佛山—富宁公路(G359线)阳江段,由省道113线阳春里仔水至春湾段和省道369线春湾至罗阳段组成(共线G234线春湾至罗阳段)。

铁路

2018年7月1日,深茂铁路阳江段开通运营,阳江进入高铁时代。截至2020年底,阳江市建成运营铁路5条,总里程约308千米。其中,深茂铁路阳江段100千米,为国铁Ⅰ级双线;广茂铁路阳江段长约106千米,为国铁I级单线;春罗铁路(广茂铁路春湾至罗定支线)阳春段长22千米,为国铁Ⅱ级单线;阳阳铁路(阳江港疏港铁路)长64千米,为国铁Ⅱ级单线;南山铁路长约16.3千米,为国铁Ⅱ级单线铁路。域内有阳西站、阳东站、阳江站、阳春站等火车站。

航运

阳江市海运可通航广州、湛江、香港、澳门等地,主要港口有中国对外开放一类口岸阳江港。截至2022年9月,阳江港建有生产性泊位17个(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0个)、非生产性泊位2个,设计年通过能力合计约2051万吨。2023年,全年吞吐量3686.86万吨,年设计通过能力增加589.5万吨;“阳江—盐田”海铁联运班列完成首发,广泰隆等10个码头泊位建成使用,LNG调峰储气库等码头竣工,阳西电厂等码头动工。

航空

通用机场

截至2023年10月,阳江市合山机场是粤西地区最大的通用航空机场,也是广东省首个地级城市所有的A1类通用航空机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可飞行空域面积达50x50平方千米,管制高度为2700米(含)以下,拥有2500多平方千米通航空域。2020年12月,合山机场开通广东省内首条短途运输航线——“阳江合山—珠海莲洲”,是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联结的重要枢纽,将阳江市融入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

民用机场

阳江机场已纳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是2024年广东省重点建设前期预备项目。阳江机场定位为国内4C级支线机场,近期规划建设一条2800×45米跑道,以及航站楼和相关运行保障设施,拟使用C919、ARJ21、B737、A320等机型,拟开通阳江至北京、上海、重庆、成都、合肥、西安、郑州等15个城市的航线,2035年航空业务量为200万人次。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12月,阳江市区公汽由阳江市粤运朗日公共汽车有限公司特许经营,有公交车257辆,均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公交线路54条,其中22条常规线,9条公交专线;建制村通客车公交化运营线路9辆,定制公交线路14辆;公交线路总长800千米,形成东至阳东合山镇、西至江城区白沙街道、南至阳江港、北至阳东大八镇的公交网络;市区有出租汽车企业2家,分别为阳江锦程小汽车出租有限公司、阳江市粤运朗日小汽车出租有限公司,从业人员约27人,运营车辆50辆。

文化

综述

阳江文化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属于高阳广府文化亚区。境内“高凉文化”“海丝文化”“漠阳文化”等多种文化交相辉映,同时受“广府文化”影响,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和补给站,是汉代、两晋、南北朝古高凉郡的郡治和隋时冼夫人幕府的治所,有“风筝之乡”“广东省山歌之乡”之称,还有独特的龙舟文化、漆器文化、根雕雅石文化、刀剪文化、诗词文化、各类民俗山歌等。境内拥有古村落、古港口、“南海一号”博物馆等文化资源;漆器髹饰技艺、阳江风筝、阳春根雕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独石仔古人类洞穴遗址;古木、古冶炼、古窑、古城、古建筑遗址、摩崖石刻及古墓葬;革命遗址、革命纪念碑、革命文物等。

历史文化

高凉文化

阳江文化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部分,高凉是古代岭南一个极为重要的古郡县,乃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设合浦郡时五个属县之一,今阳江为其属地,高凉地区历史悠久。阳江是古高凉、古高州的核心地带。古高凉长达729年,阳江先后继承了古高凉、古高州的核心地域和文化。南朝时期,在此海上丝绸之路上担当重要角色的是以冼夫人为首的冯冼氏。此时,冯冼氏控制古高凉、古高州,并用心经营,使阳江成为岭南开发最好的地区之一。高凉文化为粤西地区的本土文化代表,阳江的代表文化是高凉文化

海丝文化

“南海一号”沉船位于广东省台山、阳江交界海域,1987年发现,开展过多次水下搜寻、物理探测、水下考古调查与发掘等工作。发掘提取的文物种类丰富,主要有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朱砂、动植物残骸、植物果核等,同时还包括反映埋藏环境与沉船关联的大量海洋生物残骸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遗留物。截至2019年,共发掘文物近18万件(套),其中瓷器约16万件(套),铁器凝结物124吨,开创了中国单个考古项目发掘数量之最。“南海一号”沉船属于中国古代三大船型的“福船”类型,是宋代造船史上不可多得的活标本。2021年11月,“南海一号”沉船被列入水下考古重大项目。2022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南海一号”保护利用水平,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南海一号”是和平之船,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当今世界上最集中展示海丝文化的载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标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经典案例向全球推广,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成为世界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广府文化

阳江同时也受“广府文化”影响。

阳江市具有浓厚的粤剧文化积淀。20世纪50年代,阳江县粤剧团和阳春县粤剧团成立。20世纪七八十年代,阳江县粤剧二团成立。

醒狮是广府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岭南传统的年俗文化,在阳江,逢年过节也素有醒狮闹春的传统,在穿街过巷的热闹中,阳江少林学校结合地方教育特色,积极传承非遗传统文化,将舞龙舞狮、武术等课程纳入体育课。

其他文化

截至2024年2月,阳江市已公布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22处,另有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点380多处。

独石仔古人类洞穴遗址

独石仔洞穴遗址位于阳春市陂面镇鹿村岗西南的独石山。该洞穴是一个裂隙溶蚀形成的山洞,高15米,宽2—8米,深40米,洞穴两端较高,中部稍低,面积约200平方米,洞口面向东南,是广东省发现的地层保存较好、出土遗物较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洞穴遗址。遗址发现于1960年,分上、中、下三个文化层,在每个文化层里都遗存着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化遗物。上文化层距今14262年、中文化层距今15350年、下文化层距今16680年。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屎迳铸钱遗址

铁屎迳铸钱遗址位于阳江市石望镇建设村铁屎迳自然村及对面的山岗上。遗址占地面积22620多平方米,堆积的冶炼废弃炉渣厚达20至180厘米,发现于1982年,采集、发掘出土有残缺不全的“乾亨重宝”石钱范、铅锭和铅矿石等。铁屎迳铸钱遗址的发现和南汉“乾亨重宝”钱范及铅钱的出土,是一次重大发现,是截至2019年10月唯一一处十国南汉时期铸造铅钱的工业遗址,对研究中国钱币史、南汉币制和南汉刘氏王朝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1989年6月29日,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截至2024年1月,阳江市共有非遗项目478项,包括国家级1项、省级13项、市级212项、县级252项;有杨美福、刘文枢、张英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阳江山歌

阳江山歌历史悠久,阳江山歌是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源自当地民间祭祀中的唱说过程,是当地人民在生活、劳动中不断吸收中原文化,特别是唐诗、宋词和元曲等艺术形式,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经祖祖辈辈心口相传下来。现主要流行于阳江地区,尤以阳西的织篢、溪头、上洋、程村一带为盛。阳江人在日常生活、劳动中,或遇传统节日,或迎亲娶嫁、老人生日、小孩满月、男女求爱、乔迁新居以及奔丧哭丧等,都会用唱山歌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诉求。

阳江风筝

阳江风筝是“南鹞”最具代表性的风筝,阳江是“南鹞”的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在南北朝时,阳江已有纸鹞。后来民间形成重阳节放风筝习俗,长盛不衰。至清代及民国时期,群众放风筝已十分普遍。据《阳江县志》(清·嘉庆十七年版、清·道光二年版)等文献记载,阳江风筝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技艺古朴,流传于整个阳江地区,经民间艺人代代传承,一直延续。阳江风筝最显著的特点是纯手工制作,历代阳江风筝制作艺人一直遵循严格的程序和方法制作风筝,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流派都具有其独特的规格尺寸和工艺绝技。

漆器髹饰技艺(阳江漆器髹饰技艺)

阳江漆器是“阳江三宝”之一。阳江漆器制作工艺的产生不晚于明末清初,属于家庭手工作坊制作模式。清嘉庆、道光年间,阳江漆器在全国已颇具影响,至清末,产品不仅数量大,而且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同时因使用阳江研制的“腰果漆”制作而别具一格。漆器产品多销往东南亚一带,甚至欧美地区。阳江漆器中以传统的手工制作皮胎产品较出名,皮胎产品中又以皮箱、皮枕为最。阳江传统手工制造皮胎、纸胎、布胎漆器产品原料要求高、成本高、工序复杂。2011年,漆器髹饰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阳江豆豉酿制技艺

至迟到晚清时期,阳江豆豉制造业已发展成熟,民国《阳江志》记载:“豆,菽也,土产,以黑豆为大宗,可作豉造酱酿酒。”当时名气最大的店铺是位于阳江县城甜酒巷的“三德豆豉”,富记、大米、发源栈、广亨等豆豉制作作坊和店铺都具有一定的规模,产品除畅销本地外,还远销四邑、广州和港澳。

雅韶十八座

雅韶十八座位于阳江市阳东区雅韶镇东南部,距镇中心2千米,距阳江市区仅一河之隔,是坐北朝南、依水而建、古典雅致的砖瓦木结构古建筑群,也是截至2023年8月阳江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之一。村落一街十二巷和广场、民居、商铺、古井、古树、池塘、农田、河道、古港池、古仓库遗址共同形成完整的村落体系,另外十八座保存有多件200多年历史的文物。雅韶十八座完整地保存了整个古寨的历史原貌,呈现出完整的粤西沿海地区农业社会乡村风貌景观。2012年,被广东省文联和省民协认定为具有岭南水乡特色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广东省古村落”;2013年,被住建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认定为“中国传统古村落”。

大澳渔村

大澳渔村位于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东南方3千米,占地10.92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完整保持明清古渔村风貌的文化景区,也是广东省人文历史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广东省旅游特色村、阳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古村落。大澳渔村有中国首家渔家民俗风情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古渔民民居群、大澳万人坟、疍家棚居、古商会旧址、古炮楼等人文景观,以及“海上日出”“葛洲帆影”“海角琼楼”等自然风光。其中,大澳渔家民俗风情馆内收集有5000多件历代渔民生产生活和婚嫁用品,藏品中的渔家服饰、网笼、云顶煲、坛罐、梭筒、螺号等。

大洲村

大洲村,隶属阳江市阳西县织篢镇大泉村委会管辖,村房屋坐东向西,依河而建,建村始祖何田斋,清乾隆16年从阳江来织篢,在织篢圩上行街开福记油糖铺,以经营加工农副产品为主,在全国开设42间油糖铺,赚钱后何田斋来大朗买下大片土地,在河边建村,取名大洲村,又名大朗,距今有240多年历史。2020年7月,被广东省文联、省民协认定为首批“广东省古村落。

艺术

根雕雅石

阳江漆器

阳江市于明末清初开始生产漆器,阳江漆器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中国广东传统工艺品,具有岭南特色,一直广泛应用于日用品、家具、礼器和艺术品制作,曾一度畅销海内外。明清时期,阳江漆器已成为普通家庭必备品,漆皮箱、漆皮枕头、漆花木屐、漆梳妆台、漆器暖水壶是当时嫁妆五大件。据《阳江县志》记载,晚清时,阳江的漆皮箱、漆皮枕已驰名中外。2006年5月,阳江漆器髹饰技艺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三姐传说

清·道光二年版《阳江县志》及民国《阳江志》均有阳江“跳禾楼”风俗由“刘三妈”所传的记载。相传刘三姐传歌到这些地方,见虫害多损毁庄稼,便唱山歌驱虫。歌声驱散了害虫,催长了庄稼,确保了丰收。村民为了纪念歌仙刘三姐,每当农历六七月农忙结束,便在乡间晒谷场以稻草搭起“禾楼”,夜晚跳禾楼舞、唱禾楼歌,男女对歌和唱(俗称“驳歌仔”),表达丰收喜悦,也表达男女青年追求纯真爱情的愿望。

习俗

疍家婚俗

疍家青年男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要请媒婆为其说媒,经媒婆说合,并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要向祖先请示这桩婚事是否吉利,然后才请算命先生选择结婚的吉日良辰。婚礼当天,凌晨三点钟夫家就要开船迎亲,在事先装饰好的礼船上以竹篮装载食品和财物,有8位夫妻健在且已生儿育女的男女随新郎同行。接新娘过船时,按照传统礼仪,女方船不能占男方船的大首位。新娘下礼船后,唱咸水歌表达对父母姐妹的留恋。新人拜堂之前,要举行“冲花园”仪式,请法师为新人消灾避邪、祈福纳祥。疍家渔民新婚的酒宴也是在渔船上摆的,酒宴之前,年青人凑在一起对唱咸水歌。婚后第三天,新娘要回娘家洗髻,这代表疍家渔民婚俗的结束。疍家渔民婚俗对研究疍家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端午逆水赛龙舟

端午逆水赛龙舟是阳江市江城区端午期间举行的传统民俗活动,比赛时间为农历五月初一、初三、初五。赛龙舟前要举行“挖龙船”“祭祖”仪式,龙舟下水前要举行“旺龙”仪式,然后龙舟在河涌进行“采青”后,划船“出涌”,进入漠阳江水面,之后各艘龙舟都可自发自由与其他龙舟进行对抗比赛,采用快速击锣法向对方发起邀请,接受邀请后两艘龙舟在起点对齐龙头开始比赛,谁先到达终点谁就是赢家。比赛活动结束后,还有男女老少一起吃“龙船饭”,餐后举行“还神”仪式,将请出的祖宗神袛牌位送归原位,“龙种”宣布“散坛”等传统的活动内容。

梁镇南将军府炮会

梁镇南将军府炮会是流传于阳春市石望镇交岗村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炮会从二月初一至二月初三历时三天,头尾两天是做准备和善后工作。二月初二为正式炮会,八音班、舞狮队在将军府前吹奏、表演。早晨,各家各户带祭品到将军府拜祭,中午开流水席招待宾客。下午三时左右,身穿仿古服饰的队伍高擎着将军旗,抬着“炮”和爆竹、八音和醒狮到将军府后面的炮会现场按顺序燃放。“炮”是五枚自制土炮,分别被命名为“万紫千红”“花开富贵”“添丁发财”“满堂吉庆”“福寿双辉”。

饮食

阳江市以海鲜为主,鱼、虾、蟹、贝、藻类一应俱全,并盛产对虾、龙虾、鲳鱼、马鲛、石斑、海参、鲍鱼等名贵海鲜,饮食讲究原汁原味,烹调手法以清蒸为主,具有“一鲜二特三新四老五妙”的特色,特色菜有“春砂仁鲫鱼汤”“生地肉蟹汤” “盖苏文煲油” “杞子当归煲花甲”等;特色点心有金沙包、艾糕、紫米糍等。

另外,阳江人将食材和药材搭配,形成了色香味俱全的药膳。菜式有:鸡汤枸杞菜、名材沸煮甲鱼、淮山茨实粥等。除此,阳江的饮食还吸收了中外饮食文化的精华,并有各种中西快餐、日本料理、法国牛扒等洋快餐。

春砂仁鲫鱼汤

春砂仁鲫鱼汤被认为具有健脾补虚,行气利水之功效,是一款温中健脾、行气化湿的药膳。做法:将活鲫鱼宰杀后,去鳞及内脏洗净,悬吊沥水。待锅中油热后将鱼煎至微黄,煽葱及姜加清汤及黄酒、味精、食盐用武水煮沸,然后用中火继续煮至鱼汤呈白色,将春砂仁末、豆蔻粉用纱布包好投入同煮,待鱼肉熟即可。

艾头煲老鸡乸

艾头煲老鸡乸有“阳春第一汤”的美誉。熬制艾头煲老鸡乸要选用生了几年蛋的老母鸡,阳春人称之为“老鸡乸”。艾头清洗干净,放入瓦煲中,加入山泉水,大火滚开,再转小火煨汤。老鸡乸清理干净,斩件切块。起油锅,下姜片,倒入鸡肉,不断翻炒,在锅的边上洒入米酒,炒至鸡肉变色,香味溢出后,倒入煮滚的艾头汤,煮开后再把锅内的鸡肉和汤一起倒入瓦煲内同煨,小火慢煨2小时即可调味食用。

虾酱蒸腩肉

虾酱,是一种用小虾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盐捣烂、经密封发酵而成的海鲜酱料。虾酱蒸腩肉的做法很简单,将五花肉切成薄片状装盘,加入适量的虾酱,再放上姜丝,淋上花生油,在电饭锅煮饭跳闸前几分钟放进电饭锅里蒸。其特点是油而不腻,口感独特。

地方特产

黄鬃鹅

阳江黄鬃鹅,因其头顶至颈背有一条棕黄色的羽毛带,形似马鬃而得名,具有个小,早熟、易肥、肉嫩的特点,是广东省四个优良鹅种之一、中国五大名鹅之一,也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阳江豆豉

阳江豆豉与阳江的漆器、小刀一道被誉为“阳江三宝”。用传统方法制成的阳江豆豉,历史悠久,曾分别获广东省优质产品和国家部优产品奖,中国食品博览会和国际博览会银质奖,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5月,阳江豆豉酿制技艺入选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阳江刀剪

阳江市刀剪文化,是广东众多地域特色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历史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公元557年,民族英雄冼夫人就在阳江地区屯兵制作兵器。清《冯氏族谱》载:“冯大将军之墓生平所用八十二角鹅眉锦大刀纳于冢中”。冯大将军即冼夫人孙子冯盎,公元646年病死葬于阳江北山。这“八十二角鹅眉锦大刀”,就是指刀面层层叠叠的浪纹尖角。可见古代阳江人就已掌握波纹钢冶炼技术。并经历过隋唐、清朝、上世纪40年代和80年代等辉煌时期。

阳江是“中国刀剪之都”,刀剪生产有150多年的历史。阳江刀剪以其锋利、美观、耐用而著名,有十八子、银鹰、永光、盛达等知名刀剪品牌。“中国菜刀中心”“中国剪刀中心”“中国小刀中心”均落户阳江。五金刀剪产品生产企业占了中国的一半以上,产量占了中国的60%,出口占了中国的80%以上。

地区象征

市树

2019年7月30日,阳江市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确定白玉兰为阳江市市树。白玉兰,树干高枝广展,成阔伞形树冠,树姿优美,揉枝叶有芳香,花洁白夏季盛开,花期长,花香四溢,清香宜人,花可提取香精或熏茶,也可提制浸膏供药用,适宜庭院和道路两侧栽种。

市花

2019年7月30日,阳江市人大常委会正式批准确定凤凰花为阳江市市花。凤凰花,植株高大,树冠横展而下垂,浓密阔大,红色或黄色的花朵,布满树梢,配合鲜绿色的羽状复叶,被誉为世上最色彩鲜艳的树木之一,花谢瓣落,凤凰花广泛应用于阳江市道路、小区、庭院、各类景观的绿化美化中。

风景名胜

综述

阳江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获评“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拥有海滩、海岛、山林、湿地、温泉等自然资源,还拥有古村落、古港口、“南海一号”博物馆等文化资源。截至2022年6月30日,阳江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12家,其中AAAAA级景区1家,AAAA级景区3家,AAA级景区8家。红色旅游景点主要有中共阳江县支部旧址文昌宫、阳春市岗美镇潭簕红色展馆、阳江许氏宗祠、阳江烈士陵园、阳东区新洲镇表竹村等。

主要景点

海陵岛

海陵岛是广东第四大海岛,位于阳江市西南沿海,总面积108.9平方千米,岛岸线全长107.1千米,2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域面积640平方千米;先后获得国家中心渔港、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中国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中国最佳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区、广东省“滨海旅游示范景区”等荣誉称号,是粤西首个5A级景区。

凌霄岩

凌霄岩风景区是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365平方千米,被誉为“南国第一洞”,处在著名的四会吴川深断裂带之内,景区内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岩溶地貌景观,有珍稀宝贵的地热温泉,有落差250米的“岭南第一瀑布”白水瀑布,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等景观。阳江市阳春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景区,有峰林、岩溶洼地、溶洞及千姿百态的溶洞沉积物。

咸水矿温泉

咸水矿温泉位于阳西县城东湖生态开发区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广州240千米,毗邻G228国道,离广湛高速公路织篢出口仅3千米,是一家集温泉养生、住宿、餐饮、商务会议、康体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温泉度假山庄,含有200多万平方米的温泉区域,300多万平方米的自然生态园林,20多万平方米的湖景水系。咸水矿温泉先后获得了“最佳养生矿温泉”“广东十大最受网友欢迎景区”“中华绿色温泉养生示范基地”“中国乡村旅游最佳休闲度假奖”“共青团中央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广东省温泉旅游示范基地”等荣誉。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阳江市近代有“岭南八子”之一的南国诗人、书法家阮退之,现代有著名国画大师关山月,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奠基人、新四军军歌作曲者何士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著名画家黄安仁苏天赐陈醉,语言学家黄伯荣等文化名人。当代金鱼国画艺术大家叶秀炯、著名诗人、书法家、漠阳才子谢绍祯、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业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经理钟广明,亚洲情歌王子郑源冯珊珊郑东等。

城市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