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卑斯山脉

更新时间:2024-05-25 15:50

阿尔卑斯山脉(英语:Alps),欧洲西部最高大的山脉,其名称在拉丁语中意为“白色”,因山峰终年积雪,山谷冰川发育而得名。位于欧洲南部。西起法国东南部,经意大利北部、瑞士南部、列支敦士登德国南部,东至奥地利斯洛文尼亚。呈弧形东西延伸,直线长约1200千米,宽130~260千米。总面积约20.7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

形成演变

阿尔卑斯山地的形成问题是欧洲地质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世界地史的发育是紧密联系的。在二叠纪,约2.25亿年前,亚欧大陆与非洲、美洲大陆连在一起,中部是古特提斯海。古特提斯海实际就是现今的阿尔卑斯一地中海区,它实际上是一条东西延伸的大海槽。

根据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地槽一地台说:在地槽区表现出幅度很大的升降运动和巨厚的沉积建造。大约在1.8亿年前大西洋就开裂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和早第三纪的喜马拉雅运动。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非洲板块的东移阶段,中侏罗纪至上白垩纪(1.65亿—0.8亿年前)欧美板块尚未分开,由于大西洋开始扩张,整个海底每隔三、四亿年更新一次。大陆随硅镁层一起移动,中洋脊把非洲板块东推,同时非洲北部也分裂出小板块。

非洲板块相对西移阶段,上白垩至晚始新世(0.8亿年—0.4亿年前),北大西洋扩张。这这时它的扩张速度比中大西洋要快,同北美分离了的欧洲板块向东运动快于非洲板块,因而非洲板块相对来讲反而西移了。西段距离较近,汇合较早。

非洲板块北移阶段,晚始新世至今(自4000万年前至现今),北大西洋与中大西洋扩张速度相近,非洲三面被中洋脊扩张力左右,只是北面有海沟存在,因而作向北运动,导致上白里纪分裂的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又由于劳亚古陆与冈瓦那古陆的东移速度不一,南北分而合,合而分,以及各板块的自身相对旋转,因而使古特提斯海大洋板块破碎不堪。

欧洲与非洲总的来讲是辐合,它们的边界属于挤压型。然而由于上述种种运动,因而在辐合边界中有张力或转换断边界。在转换断层所在的错断带,岩石比较破碎,易被侵蚀,所以在海底常形成凹槽,地中海就是这样形成的。

而挤压型的板块边界是岩石圈板块对冲、消亡、碰撞的场所,即两板块聚合俯冲带,构造活动强烈而复杂。阿尔卑斯褶皱山脉就是这样形成的。此时,古特提斯海日益消亡,形成今天欧、亚、非之间的地中海。

上述三个阶段中,地中海小板块大致可归纳为两块,伊比利亚板块(包括伊比利亚半岛西嘉岛和撒丁岛)、阿普利亚小板块(意大利西部、巴尔干及亚洲的土耳其等)。这两块小板块,在总的北向辐合过受到种种制约,造成了复杂的辐合过追根溯源,这两块小板块早在上白垩纪前已从非洲开裂。但由于古生代泛大陆于古生代末形成,因而伊比利亚和阿普利亚小。板块被禁锢于欧非与北美之间。上白垩纪开始,伊比利亚和阿普利亚板块逐渐向欧洲辐合,在欧洲南岸出现了消亡带。

到了晚新世至早渐新世之间,因上述小板块与欧洲相碰撞,阿尔卑斯缝合线形成于南阿尔卑斯和奥地利一阿尔卑斯推覆的交界。到了第三纪,发生了喜马拉雅运动(又称阿尔卑斯运动),整个古地中海发生强烈褶皱,地球上出现了横亘东西的山脉,其中包括阿尔卑斯山脉。

位置境域

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南部,西起法国东南部,经意大利北部、瑞士南部、列支敦士登、德国南部,东至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主要分布在瑞士和奥地利国境内,呈弧形东西延伸,直线长约1200千米,宽130~260千米。总面积约20.7万平方千米。

地理环境

地质

主词条:阿尔卑斯造山带

地质上属第三纪年轻褶皱山脉。它的形成与北大西洋扩张以及由此造成非洲和欧洲板块间相对运动密切相关。早白垩世以来,从非洲分裂出小板块不断北移,晚始新世开始与欧洲板块碰撞,逐渐隆起阿尔卑斯山脉。巨大的推覆构造为其显著特征,这是由于在板块碰撞过程中多次构成剧烈的冲断层,使有些巨大岩体被掀移动数十千米覆盖到其他岩体之上,并形成大型的平卧褶皱。这种推覆体构造以西阿尔卑斯最为典型。地质上属第三纪年轻褶皱山脉。它的形成与北大西洋扩张以及由此造成非洲和欧洲板块间相对运动密切相关。早白垩世以来,从非洲分裂出小板块不断北移,晚始新世开始与欧洲板块碰撞,逐渐隆起阿尔卑斯山脉。巨大的推覆构造为其显著特征,这是由于在板块碰撞过程中多次构成剧烈的冲断层,使有些巨大岩体被掀移动数十千米覆盖到其他岩体之上,并形成大型的平卧褶皱。这种推覆体构造以西阿尔卑斯最为典型。

地貌

阿尔卑斯山脉是一条典型的褶皱山脉,它由许多几乎平行的背斜和向斜构造组成,同时还有相当大规模的逆掩断层和推覆大断层。在现代地貌的形成中,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的垂直运动,以及以后的强烈侵蚀活动和第四纪冰川等影响很大。阿尔卑斯山脉的地貌特征,可归纳为下列四点:

山势雄伟高峻;冰川地貌发育,分布广泛;各个山岭之间有隘口相通;东西两部分地形不一致。

阿尔卑斯山地地貌按海拔可分成三个部分:1.山麓冰水冲积平原和低地,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由冰破小丘、冰水冲积平原和最低的山嘴组成。沿山麓线一带有众多的冰碳湖泊。

2.丘陵带,海拔为50—1000米,包括一些巨大的老的冰硕丘陵和台地等.

3.山地,海拔高于1000米,主要指结晶岩阿尔卑斯山地和石灰岩阿尔卑斯山地,谷底和附近的山顶间的高差达3000米之多。

气候特点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重要的山地,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之间,是中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南欧亚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分界线,气候同时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

阿尔卑斯山脉是南欧地中海式气候和中欧海洋咎与大陆性过渡气候的分界线,它的隆起阻挡了北面寒潮的南下,同时也有它本身的气候特征: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1℃。夏季的气温及南坡的气温递减率比较小。

夏季北半球普遍高温,南坡是向阳坡,同时也是面向来自地中海风的迎风坡)最高峰勃朗山坡夏季0℃等温线在3500米;而冬季时130米处的气温却低达-5℃。

气温不仅受高度的影响,同时也受地形起伏的影响。山谷地区的气候具有大陆性的特点,而山峰和山脊地区的气候则具有海洋性。山谷地区闭塞,气温变化比较大,而山峰高顶比较开展,气温变化比较小。同时,高山地区比山谷地区更易受西风的影响。冬季山谷深处产生倒置现象,即山谷低处气温可以很低,山坡高处气温反见升高,不象山谷常有霜害。

降水量一般是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到了一定的程度后,愈升高降水就愈少。阿尔卑斯谷中降水一般都很少,迎风坡高度增加,降水增加特别快,边缘山地降水比内地多。西部阿尔卑斯山地高度大,又处于迎西风的有利位置,故降水量比东部阿尔卑斯山地要来得多。

阿尔卑斯山脉的气候特点是:南坡气温高,降水丰富,森林线高;北坡气温低,降水较少,森林线低;山谷气候具有大陆性的特征,山峰和山脊气候具有海洋性的特征。

河流水系

欧洲许多大河均源出阿尔卑斯山脉,如多瑙河、莱茵河、波河、罗讷河等。各河上游都具有山地河流特点,水流湍急,富水力资源。山区湖泊多系冰川成因,较大的有莱芒湖(日内瓦湖)、四森林州湖(卢塞恩湖)、苏黎世湖、博登湖、马焦雷湖等。

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山区覆盖着厚达1千米的冰盖。各种类型冰川地貌都很发育,冰蚀地貌尤为典型。还有1200多条现代冰川,总面积约4000km2。中阿尔卑斯山麓瑞士西南的阿莱奇冰川最大,长约22.5千米,面积约130km2。

山地年降水量一般为1200~2000毫米,但因地而异。海拔3000米左右为最大降水带。高山区年降水量超过2500毫米,背风坡山间谷地只有750毫米。

瑞士与意大利边界上白朗峰以东的大圣伯纳山口(GreatSt.BernardPass)地区到科莫湖(LakeComo)以北的施普吕根山口(SplugenPass)地区有一些较大的湖泊。南边有科莫湖、马焦雷湖(LakeMaggiore,波河排水系统的一部分);北边有图恩湖(Thun),布里恩茨湖(Brienz)、琉森湖

在意大利境内东阿尔卑斯山脉范围内,加尔达湖(LakeGarda)注入波河,而阿迪杰河(Adige)、皮亚韦河(Piave)、塔利亚门托河(Taliamento)、伊松佐河(Isonzo)注入威尼斯湾。

德国的因河(Inn)、莱希河(Lech)、伊萨尔河(Isar)和奥地利萨尔察赫河(Salzach)、恩斯河(Enns)皆流入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多瑙河,而奥地利的穆尔河(Mur)、德拉瓦河(Drau)和斯洛文尼亚的萨瓦河(Sava)皆注入阿尔卑斯山脉以东和东南的多瑙河。

冰川

据统计,阿尔卑斯山区的冰川有1200多条,总覆盖面积达360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是阿列支冰川,长26.8公里,面积达169平方公里。更新世时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各种类型冰川地貌广泛分布,冰蚀地貌尤为典型。山峰岩石嶙峋,角锋尖锐,挺拔峻峭,并有许多冰蚀崖、U形谷、冰斗、悬谷、冰蚀湖等。

第四纪期间,阿尔卑斯山曾经受数次的冰川作用,公认的是贡兹、民德、里斯、玉木四次冰期。最末一次玉木冰期范围最大,强度最高。冰川极盛时期,阿尔卑斯山地70%以上的地区被冰川覆盖,在中央阿尔卑斯山地山谷中,冰川厚达3000余米。巨大的山谷冰川涌入平原和山麓,留下了道道终啧。

植被

阿尔卑斯山山地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自下而上可分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基带,山脉南坡800米以下)、针阔混交林带(800~2200米)、高山草甸带(2200~3200米)、裸岩和终年积雪带(3200米以上)。由海岸松、棕榈、龙舌兰、稀疏的林地等构成的基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反映了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南坡海拔800米以下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800~1,800米为森林带,其下部是以山毛榉和冷杉为主的混交林带,上部是由云杉、冷杉、雪松等组成的针叶林;1,800~2,300米处寒冷多风,为森林线上限,以上逐步转为高山草甸;再往上则多为裸露的岩石和终年积雪带。野生动物有阿尔卑斯大角山羊、小羚羊、山拨鼠、山兔等。

山脉关系

主要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分为西、中、东三段。西阿尔卑斯山脉是山脉最窄、高峰最集中的山段,最高峰勃朗峰(4810米)在法、意边境。中阿尔卑斯山脉介于大圣伯纳德山口和博登湖之间,宽度最大。东阿尔卑斯山脉海拔相对较低。山脉主干向西南延伸为比利牛斯山脉,向南延伸为亚平宁山脉,向东南延伸为迪纳拉山脉,向东延伸为喀尔巴阡山脉。

主要山峰

勃朗峰(MontBlanc)是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位于法国和意大利边界,海拔4805.59米。勃朗峰于1786年8月8日首次被人类征服。包括顶峰在内大部分在法国境内。整个山体自小圣伯纳德山口向北延伸约48千米,最宽处16千米,包括塔古尔勃朗、莫迪、艾吉耶、多伦、米迪、韦尔特等9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山体主要由结晶岩组成。勃朗峰附近最有名的两个城镇是意大利瓦莱达奥斯塔大区的库马约尔与法国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上萨瓦省的霞慕尼,这里也是第一届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地区。低坡森林茂密,2400米以上有现代冰川。西北坡法国一侧有著名的梅德冰川。设有空中缆车和冬季运动设施,为阿尔卑斯山最大的旅游中心。霞慕尼是通往勃朗峰的登山基地。

马特洪峰(Matterhorn或MonteCervino)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著名的山峰,海拔4478米,位于瑞士和意大利的边境,附近是瑞士瓦莱州小镇采尔马特和意大利亚奥斯他谷的小镇布勒伊-切尔维尼亚。马特洪峰的名称是由德语“Matt”(意为山谷、草地)和“horn”(意为山峰呈锥状像一只角)组成,由EdwardWhymper和MichelAugusteCroz等在采尔马特当地父子向导大PeterTaugwalder和小PeterTaugwalder带领下于1865年7月15日由著名的霍里山脊(Hörnligrat)线路登顶成功,但最终只有EdwardWhymper和Taugwalder父子成功下撤,其他人均不幸遇难。2015年是马特洪峰登顶150周年纪念,在2015年7月到8月期间每晚9点到9点半,有沿着霍里山脊点亮马特洪峰的庆祝活动,颇为壮观。

杜富尔峰(Dufourspitze)是阿尔卑斯山第二高峰,海拔4634米,向西正对马特洪峰,是位于瑞士和意大利边境的罗莎山群(Monte-Rosa-Massiv)的最高点,属于瓦莱阿尔卑斯山(或本宁阿尔卑斯山),北临瑞士小镇采尔马特(Zermatt)。

多姆峰(Dom)是阿尔卑斯山的第三高峰,海拔4545米,位于采尔马特的北部兰达(Randa)村东部,和魏斯峰隔河谷相对,它的东侧峡谷则是瓦莱州另一度假胜地萨斯费(Saas-Fee)。多姆峰是瓦莱阿尔卑斯山第二大山群米沙贝尔山群(Mischabelgruppe)的最高点,也是完全位于瑞士境内,瑞士实际意义上的最高峰。

魏斯峰(Weisshorn)海拔4505米,在很多登山者心中是阿尔卑斯山脉中最漂亮的山峰,其形状极似另一座“世界上最美丽的山峰”——位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阿尔帕玛尤峰(Alpamayo,5947米)。

艾格峰(Eiger)海拔3970米,虽然海拔不到4000米,却因为其著名的北壁而名声大噪,也是阿尔卑斯山三大北壁之一。瑞士极限登山者DaniArnold于2011年4月20日打破了由瑞士著名“登山机器”UeliSteck保持的北壁攀登记录,为2小时28分,比UeliSteck快了将近20分钟。DaniArnold同时也是马特洪峰北壁记录的保持者(1小时46分,于2015年4月22日创造)。

资源状况

生物资源

阿尔卑斯山脉地处温带和亚热带纬度之间,成为中欧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和南欧亚热带夏干气候的分界线。同时它本身具有山地垂直气候特征。阿尔卑斯山脉的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变化。可分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山脉南坡800米以下);森林带(800~1800米),下部是混交林,上部是针叶林;森林带以上为高山草甸带;再上则多为裸露的岩石和终年积雪的山峰。

阿尔卑斯山脉中几个植物带,反映了其海拔和气候的差异。在谷底和低矮山坡上生长着各种落叶树木;其中有椴树栎树山毛榉白杨、榆、栗、花楸、白桦、挪威枫等。海拔较高处的树林中,最多的是针叶树,主要的品种为云杉落叶松及其他各种松树。在西阿尔卑斯山脉的多数地方,云杉占优势的树林最高可达海拔2,195米(7,200尺)。落叶松具有较好的御寒、抗旱和抵抗大风的能力,可在海拔高至2,500米(8,200尺)处生长,在海拔较低处可有云杉混杂其间。在永久雪线以下和林木线以上约914米(3,000尺)宽的地带是冰川作用侵蚀过的地区;这里覆盖着茂盛的草地,在短暂的盛夏期间有牛羊放牧。这些与众不同的草地──被称为“alpages”(高山盛夏牧场),阿尔卑斯山脉和植物带都是从这个词衍生出来的──都位于主要的、横向的山谷的上方。在沿海阿尔卑斯山脉南麓和意大利阿尔卑斯山脉南部,主要是地中海植物,有海岸松、棕榈、稀疏的林地和龙舌兰仙人果也不少。

阿尔卑斯山动物种类也较多,岩羚羊、猞猁、狼、红鹿、金雕、水獭等动物都已经适应山地环境,虽然部分地区已消失,但高地山羊(它同岩羚羊一样,动作异常敏捷)却被意大利皇家猎物保护区所挽救。旱獭在地下通道中越冬。山兔和雷鸟(一种松鸡)冬季变成白色(保护色)。在一些小山脉的中间,设有几座国家公园可使当地的动物获得稳妥的保护。

矿产资源

阿尔卑斯现代经济的支柱是采矿、凿石、制造和旅游各业相结合。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就有采矿业,奥地利的埃尔茨山(Erzberg)采矿业仍很重要,埃尔茨山自中世纪以来就采掘铁矿。在克吕斯(Cluse)附近,距日内瓦不远的上萨瓦(Haute-Savoie)的前阿尔卑斯山区,在19世纪的第一个25年中,钟表制造、螺旋切削、部件加工及有关工业兴起,它已演变成世界上这些类型工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在奥斯塔及穆尔河谷和米尔茨(Murz)河谷,由于当地生产铁和煤,设有大型钢铁厂。

旅游资源

阿尔卑斯山景色十分迷人,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被世人称为“大自然的宫殿”和“真正的地貌陈列馆”。这里还是冰雪运动的圣地,探险者的乐园。

山地冰川呈现一派极地风光,是登山、滑雪、旅游胜地。阿尔卑斯山地冰川作用形成许多湖泊。最大的湖泊莱芒湖,另外还有四森林州湖、苏黎世湖博登湖马焦雷湖科莫湖等。美丽的湖区是旅游的胜地。

西、中阿尔卑斯山风景宜人,设有现代化旅馆、滑雪坡和登山吊椅等。冬季滑雪运动吸引大量游客。山麓谷地间的不少村镇,山清水秀,环境幽雅,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来此旅游。

另外,阿尔卑斯山也是每年环法自行车赛的必经之地,每年有大批游客被这两块金字招牌吸引来,一边欣赏阿尔卑斯山的美景,一边现场观看环法自行车赛,站在路边给运动员加油助威。

水利资源

阿尔卑斯山脉提供欧洲饮水,灌溉与水力发电。面积虽然仅占欧洲的11%,但提供欧洲90%以上的水源,尤其是干旱地区与夏季。米兰等城市就有80%的水依赖阿尔卑斯山脉供应。河川流域里有500座以上的水力电厂,发电量达2900千瓦。其它河川如多瑙河,主要支流也源自阿尔卑斯山脉。隆河地中海第二大水源,仅次于尼罗河;冰川融化为隆河水源,流入日内瓦湖后再流向法国,在法国还用来冷却核能电厂。莱茵河源自瑞士一个30km2的区域,约占瑞士输出水量的60%。

历史文化

特色文化

旧石器(60000~50000年前)以来,阿尔卑斯山区就有人类居住,他们狩猎;从法国伊泽尔(Isere)河谷附近的韦科尔(Vercors)河到奥地利陶普利兹(Taupliz)上方的利格尔霍尔(Lieglhohle)河,在各地都留下了手工艺品。在阿尔卑斯山冰川撤退以后(4,000~3,000年前),山谷中便住有新石器时代的人们,他们在洞穴和小居民点中生活,有些小居民点是建在阿尔卑斯湖泊的岸旁。在阿讷西湖(LakeAnnecy)附近、日内瓦湖沿岸、奥地利托特斯山(TotesMountains)中、意大利奥斯塔(Aosta)及卡莫尼卡(Camonica)河谷中,都发现有这类居民生活的现场。卡莫尼卡河谷以大约20,000面岩石雕刻而著名,这些石雕留下了2,000多年人类居住情况的宝贵而生动的画面。

西元前800~前600年间,塞尔特部落攻击了新石器人们的营地并迫使他们迁移到阿尔卑斯山脉遥远的山谷中去,在上奥地利哈尔施塔特(Hallstatt)发现有塞尔特人伟大的文化中心。由于这里所发现的考古文物丰富,哈尔施塔特这一名称已成为欧洲青铜器时代末期和铁器时代初期(1000?~500BC)的同义语。塞尔特人开始凿辟阿尔卑斯高山上的一些山口作为贸易通道。

公元前15年,罗马帝国军团翻越阿尔卑斯山脉,横扫并征服了半个欧洲。罗马人扩大了古老的塞尔特人村庄;既在通向阿尔卑斯山脉的山谷中,又在阿尔卑斯山脉本身的山谷中,建起许多新的、繁荣的城镇。罗马人改进了水的供应,建造起竞技场和剧院,这些保存得最完好的是在奥斯塔。控制阿尔卑斯各山口是罗马人扩张的关键,羊肠小径被扩大为狭窄的道路。那些连接罗马国外军事前哨的山口(如大圣伯纳德、斯普吕根、布伦纳罗〔Brenner〕、普勒肯〔Plocken〕诸山口)尤为重要。“野蛮人”日耳曼部落的首次进犯发生在西元259年,到400年罗马人对阿尔卑斯山区的控制已分崩瓦解。

罗马化了的塞尔特人,其土地被日耳曼各部落如勃艮地人(Burgundian)、阿勒曼尼人(Alemanni)和伦巴底人(Lombard)所占据。在8和9世纪期间,阿尔卑斯山区土地成为查理曼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查理曼的孙辈根据《凡尔登条约》(TreatyofVerdun,843)瓜分了帝国,888年的进一步分解导致了持续至今的基本语言的分歧。塞尔特人罗马人和野蛮人强加于阿尔卑斯山区的统一在中世纪期间消失了。在大部分时间里,各个山谷离群索居,互不往来。阿尔卑斯各民族的封闭状态被工业革命和铁路(通过巨大的隧道穿过阿尔卑斯山脉)的到来所打破。

体育运动

登山

溯溪必须穿越瀑布、攀登峭壁,使得溯溪成为集登山、涉水、露营、跳水、游泳、攀岩、定向活动、地图研判、野外求生、急难救助于一身的综合性户外休闲活动。溯溪原为流行于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一带的登山方式,演变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户外运动。

皮划艇源于因纽特人的独木舟(kayak),包括皮艇和划艇两种赛艇,两者都是两头尖小,没有桨架的船艇,它们在比赛场地、比赛距离、比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基本相同。皮划艇运动兴起于蕴含丰富河流资源的欧洲阿尔卑斯山脉和美国的部分山区。欧洲最先开展了一些在河流中顺流而下的皮划艇比赛(Oownriver),1920年前后开始形成了国际比赛。1936年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期间,皮划艇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92年,皮划艇激流回旋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滑翔伞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欧洲。1978年,法国的一位登山者利用一顶方形降落伞,从阿尔卑斯山上成功地飞降到山下。为此,许多登山爱好者纷纷效仿,并对降落伞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制造出了利用山坡地形起飞,能够在空中自由翱翔的滑翔伞。

徒步运动经常夹杂在登山、露营、野外生存、溯溪、攀岩等户外运动项目中,比较纯粹的徒步运动形态有:徒步穿越、徒步探险、定向越野、城市(步道)徒步等。现代意义的徒步运动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行的徒步健身方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雪车雪橇运动起源于19世纪阿尔卑斯地区和瑞士。1924年第一届冬季运动会将四人雪车列为比赛项目。其后,雪车雪橇项目逐步演变发展成为使用一条人工赛道,包含雪车(bobsleigh)、钢架雪车(skeleton)、雪橇(luge)三大项的体育项目。统称为雪车雪橇运动。

滑雪者脚穿雪鞋和雪板,手持雪杖在山上利用重力加速度向山下滑行的雪上运动。因起源于靠近阿尔卑斯山脉的一些国家,如奥地利、瑞士、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又称阿尔卑斯滑雪。

文物古迹

民风民俗

重大事件

阿尔卑斯山地灾害中,属内力形成的有地震、泥石流、雪崩滑坡、崩塌、滚石、土滑、雪滑、暴风雨、雹灾和冰川快速运动等。其中主要是山洪、泥石流、雪崩和滑坡。山洪集中分布于意大利、法国、南斯拉夫、西德和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中低山区。泥石流遍布整个阿尔卑斯山地。

雪崩主要分布于中央阿尔卑斯高山区(瑞士)、德国南部、奥地利西北部的阿尔卑斯山中低地区。滑坡常常出现在阿尔卑斯山地地质条件差,坡陡且节理裂隙发育的地段,大多由边坡开挖,排水不当使山坡失稳而引起。

在近几十年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在阿尔卑斯山引发冰崩灾害。1965年8月30日,位于瑞士南部阿尔卑斯山的萨斯山谷的马特马克水坝(水电站水库)施工现场奥安林冰川发生冰崩,导致88名工人死亡。阿尔卑斯山地区同时也是全球泥石流高发地区,为世界上崩塌和滑坡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

传说故事

神灵

早期在阿尔卑斯及其他的一些山中存在着某种山神形象,他们主要化身为大型岩石、石块、水源、山洞及树木。

至今保留下来的是阿尔卑斯山居民的上帝护卫兵列队仪式及朝拜活动。格劳宾登州的小教堂(Ziteil)每年被朝拜两次,它位于海拔2433米高处,是欧洲最高圣地。接近自然派宗教认为山是有神灵的,而且神灵居住在渺无人烟的顶峰中,因为那里是天地交接之处。而阿尔卑斯地区却正相反,他们的传说来自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是一些小野人或者是被理想化了的男女牧民,当人们做了好事的时候,会得到他们的奖赏,做坏事时会受到他们的惩罚。

鸢尾花

鸢尾花是希腊神话中的彩虹女神——众神在凡间的使者,于是鸢尾花也被称为花中圣者。她与生俱来的不同花色令其百媚千娇,而生长在阿尔卑斯山上的蓝紫色鸢尾花尤为稀有,粗大的根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

保护研究

生态保护

20世纪80年代末,奥、德等阿尔卑斯山八国开始讨论如何更好地开发和保护阿尔卑斯山的自然文化资源。1991年,八国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共同签署《阿尔卑斯山公约》。缔约国达成了共识,共同推动阿尔卑斯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兼顾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阿尔卑斯山公约》于1995年正式生效,这也是欧洲大陆第一个关于山区保护的公约。该公约中对阿尔卑斯山林业、农业、旅游业、自然景观保护等方面均做了符合各国国情的规定科学研究。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范围内以区域合作为目的成立跨行政边界机构历史最为悠久的山区。阿尔卑斯山区的中、东、西部从1970年代起逐步创建了区域工作团体,在两国或多国毗邻地带的著名游览区也成立了类似机构。欧洲范围内的山地组织如欧盟山区合作协会、欧洲山区代表联盟、阿尔卑斯山联盟、欧洲山地论坛等也对阿尔卑斯山的保护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阿尔卑斯山区国家曾颁布过多种自然环境的法令,如森林法、山洪泥石流防治法和水利工程资助法等。

科学研究

阿尔卑斯是现代地质学的摇篮,地球科学的许多经典概念和理论都诞生于该地区。近代登山运动是从攀登欧洲阿尔卑斯山开始的,登山科学考察也从此开始。同时近代关于气候变化的研究,从1840年瑞典J.L.R.阿加西关于阿尔卑斯山脉冰川的研究开始。

1779年,瑞士H.B.de索叙尔的《阿尔卑斯旅行》(4卷)发表,是第一部讨论阿尔卑斯地质的专著。阿尔卑斯山脉构造地质研究的突出成果是发现了大规模逆掩构造。瑞士A.von 埃希尔于1841年首次在阿尔卑斯山发现较老岩层逆掩到年轻的岩层之上。法国P.泰尔米埃于1891年发现了法国阿尔卑斯山的推覆构造。1984年法国科学家Chopin首次在西阿尔卑斯地表发现超高压矿物柯石英,基于该矿物的超高压变质特性,提出大陆下地壳俯冲到100公里以下深度并折返到地表的假说,进而发展了大陆深俯冲理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组织中、法、意科学家,于2010年至2013年期间开展了阿尔卑斯地区首个大规模流动地震台站观测实验(中—法—意西阿尔卑斯地震台阵探测计划,CIFALPS),选取西阿尔卑斯俯冲带关键廊带密集布设了55台套宽频带地震仪器。

2023年,法国在检测阿尔卑斯山的947个永久冻土带,相关研究在风险较大的数个地点进行。法国生态部出台了具体行动计划以监测和应对山谷地区可能的自然灾害。

社会生活

人口

阿尔卑斯山区主要城镇有法国的格勒诺布尔、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意大利的博尔扎诺等。

阿尔卑斯山是奥地利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奥西部和中部的福拉尔贝格州蒂罗尔州萨尔茨堡州施蒂利亚州上奥地利州等省级行政区,包括因斯布鲁克萨尔茨堡等大城市。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5%,人口占50%。奥境内阿尔卑斯山区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阿尔卑斯山区总面积29%,在相关各国中排名第一。奥境内阿尔卑斯山区的常住人口达到400万,占整个阿尔卑斯山区总人口的29%,仅次于意大利。

德国巴伐利亚州处于阿尔卑斯山脉的东段北麓境内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BayerischeAlpen),山区覆盖了巴伐利亚州全境。

阿尔卑斯山演变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山区之一。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阿尔卑斯中央山地西部和西北部,在经济、旅游、交通各个方面综合发展的带动下,人口增长始终保持着5%左右的上升速度。

瑞士是阿尔卑斯山地区的主要国家之一。阿尔卑斯山覆盖了瑞士约60%的国土面积,包括5个地形分区中的3个(前山区、中山区和南坡),全国有24%的人口居住于此。

经济

19世纪以前,阿尔卑斯山区相对闭塞,许多村镇交通落后,部分地区甚至与世隔绝。在整个山区,当地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在德意志人的聚居区,特征是以畜牧业为导向的农业经济。个别地区还存在着其他产业,如奥地利施蒂利亚州施拉德明的矿业。只有少数王公贵族在山区避暑休闲,如1849年,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在巴德伊舍建筑了夏宫。此时山区还没有旅游业。自19世纪70年代起,逐渐有人关注到阿尔卑斯山区的旅游资源。现代冰川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阿尔卑斯山区。

1855年,巴伐利亚第一本关于阿尔卑斯山旅游导览书出版。1862年,3名维也纳大学生自发成立了奥地利阿尔卑斯山俱乐部。1869年,在奥地利俱乐部的带动下,慕尼黑组织了德意志阿尔卑斯山俱乐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奥两国的阿尔卑斯山旅游业迅速发展,进入“大众旅游”的阶段。20世纪中期,阿尔卑斯山以高山滑雪为代表的旅游产业成为瑞士部分地区以及奥地利西部人口复苏和经济振兴的主要推动力。

交通

为了方便游客攀登楚格峰,德、奥两国建设了一系列的铁路和缆车。1928年,德国修筑楚格峰铁路。1962年,德国架设埃布湖缆车。奥地利于1924年建设蒂罗尔楚格峰火车,并于1989年建成缆车。

阿尔卑斯山脉的布伦纳山口(1,370米)、辛普朗山口(2,009米)、圣哥达山口(2,112米)等,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1871年法、意间的塞尼山开凿第一条铁路隧道。1922年竣工的瑞、意间的辛普朗隧道(19.8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岭铁路隧道。1958~1965年法、意共同建成勃朗峰公路隧道(11.6千米)。1980年瑞士建成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圣哥达公路隧道(16.9千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