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肠毒素

更新时间:2023-12-21 17:30

霍乱弧菌的外毒素,注射动物体内可产生中和抗体。它并不损伤细胞,可作用于小肠黏膜细胞,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三磷酸腺苷变成环磷酸腺苷。由于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浓度增高,使肠细胞分泌功能增强,水分和电解质从小肠上皮细胞中大量丢失,即出现其特有的剧烈水样腹泻。

危害性质

已知的致泻毒素中最为强烈的毒素。

毒素来源

由霍乱弧菌分泌。

详见词条:霍乱弧菌

毒素本质

由一个A亚单位和五个相同的B亚单位构成的一个热不稳定性多聚体蛋白,能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相应受体,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导致严重的腹泻与呕吐。不耐热,56℃经30分钟,即可破坏其活性。对蛋白酶敏感而对胰蛋白酶抵抗。该毒素属外毒素,具有很强的抗原性。现已能将该毒素高度精制成晶状,仍保持生物学活性。

致病机理

毒素由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又分为A1和A2两个肽链,两者依靠二硫键连接。A亚单位为毒性单位,其中A1肽链具有酶活性,A2肽链与B亚单位结合参与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中的转位作用。B亚单位为结合单位,能特异地识别肠上皮细胞上的受体。1个毒素分子由一个A亚单位和5个B亚单位组成多聚体。霍乱肠毒素作用于肠细胞膜表面上的受体(由神经节苷脂GM1组成),其B亚单位与受体结合,使毒素分子变构,A经子单位进入细胞,A1肽链活化,进而激活腺苷环化酶(AC),使三磷酸腺苷(ATP)转化为环磷酸腺苷(cAMP),细胞内 cAMP浓度增高,导致肠粘膜细胞分泌功能大为亢进,使大量体液和电解质进入肠腔而发生剧烈吐泻,由于大量脱水和失盐,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血循环衰竭,甚至休克或死亡。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