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

更新时间:2024-09-19 18:31

麻雀(学名:Passer montanus)是雀科麻雀属的小型鸟类,别名家雀、只只等。其特征包括头部暗栗褐色,背部棕褐并带有黑褐色条纹,耳下方有黑斑,喉部黑色。翅膀上有两道由大覆羽和中覆羽的白色羽端形成的横斑纹,胸部和腹部呈淡灰色且带有褐色。麻雀体重为20-26克,体长为124-146毫米。

动物学史

分类史

麻雀的亚种分化一直存在争议,麻雀过去被分出27个亚种,1954年,德曼特耶夫和格莱德科夫(Dement'ev & Gladkov)把麻雀分为6个亚种,1959年瓦拉瑞尔(Vaurie)将其分为8个亚种,1991年分类学家霍华德和摩尔(Howard&Moore)将其分为10个亚种,截至1998年,《中国动物志 鸟纲 雀形目》认为这27亚种中,有6个亚种分布于中国。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在《内蒙古动物志》中参考了野生动物专家赵正阶、鸟类生态学家郑光美的研究,将麻雀分为9个亚种。本文采取旭日干院士的观点。

发现与命名

麻雀最初由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在其1758年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中描述为“Fringilla montana”。后被列入马蒂兰·雅克·布李松(Mathurin Jacques Brisson)于1760年提出的麻雀属(Passer)中。

形态特征

成鸟

麻雀雌鸟与雄鸟羽色相似但较暗淡,体重为20-26克,体长为124-146毫米,翅长61~76毫米,尾长46~66毫米。雄鸟体小,头暗栗褐色,额和颊羽有暗色,嘴基带黄色。上体棕褐,羽上有黑褐色条纹,背杂有黑褐条纹。雌鸟喉部黑斑较淡灰,胸和腹淡灰近白。麻雀翅膀较短,不能长距离飞行。

雏鸟

麻雀雏鸟羽色较成鸟淡。头顶中部砂褐,两侧和颈部肝褐色较浓;背部黑纹比成鸟少;翅上的横斑不显;眼先、颏和喉暗灰或灰黑;颊与喉侧均灰白;耳羽后部的黑斑较成鸟浅淡;胸灰沾棕,腹污白。

栖息环境

麻雀不同亚种分布海拔高度不同,在我国最为常见的树麻雀栖息地海拔高度300-2500米,新疆亚种(P.m.dilutus)分布于海拔130米至1500米,并见于2500米的小尤尔都司草原;青海柴达木盆地分布高度为2800米以下。麻雀多生活在农作区域,西藏亚种(P.m.tibetanus)可达4500米左右。它们通常栖息在居民点或其附近的田野,特别喜栖息于树梢、房檐和农田等处。巢址选择对于麻雀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麻雀常将巢筑在墙上的缝隙中以避免捕食者和人为的干扰,具有距地较高、靠近水源、隐蔽性好的特点。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麻雀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除极寒冷的南北极和高山荒漠外,在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都有分布。在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南部及东部等地,由人类定居者引进后迅速归化,特别是在城市和人类居住区数量分布密集。

中国分布

麻雀在中国全境分布,为农村及城镇常见留鸟,属于国家“三有”重点保护动物。

生活习性

集群行为

麻雀除繁殖、育雏期间外,喜群居。秋季易形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冬季则以十几只或几十只的小群活动。春季繁殖时,雌雄成对活动,共同营巢、孵卵、喂养幼鸟。幼鸟成长后先随老鸟活动,再自行结群。[8]秋季后,成鸟与幼鸟合群觅食,数量可达数百至上千只。冬季群集变小,活动范围缩至房院周围,至春初再分散成更小的群体,以便自相配对。

迁徙行为

部分麻雀种类有迁徙行为。西北地区麻雀在秋末冬初发生垂直迁移,如青海湟水河谷的树麻雀会从上游迁至下游越冬。在吉林,高山区的麻雀冬季会迁至平原或山麓越冬。

觅食行为

麻雀为杂食性,夏、秋主要食禾本科植物种子,育雏时则以害虫为主。冬季和早春食杂草种子和人类食物,活动范围在1-2千米内。觅食时机警,常先巡视四周后才进食,稍有声响便惊飞。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研究表明,其食物以植物性为主,雏鸟的食物主要是害虫。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初生雏鸟无羽,皮肤红带黄色,未睁眼,体重轻。4~5日龄开始睁眼,羽鞘生出;约13日龄体表发育定形,离巢后不再入巢过夜。

求偶交配

麻雀的繁殖期因地点而异,中国河北和青海的麻雀通常在4月开始配对。雄鸟在求偶时非常活跃,会发出低沉的叫声,同时抬头举尾,常引起其他雄鸟参与。交配多在树上、房顶或猪圈内进行,先是在空中追逐,然后停落进行交配。

筑巢

雌雄麻雀共同筑巢,筑巢地点多在人为景观环境中,如房屋、城市建筑、土墙洞穴、树洞和废弃烟筒等。巢材常用枯草、树叶、鸡毛和塑料等。洞穴中的巢多呈杯状或碗状,树枝上的巢则设有巢盖。

产卵孵化

麻雀在北半球夏秋季繁殖,通常每年产卵两窝,每窝3~7枚,卵呈灰白色,有棕褐色斑点。繁殖次数随气候不同,中国河北最多记录3次,广州4次,吉林2~3次,青藏高原1~2次。产卵后,雌雄共同孵卵,孵化期约14天,幼鸟在一个月左右离巢。

亚种分化

主要品种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1996年,麻雀被列入《英国国家保护物种红色名录》(U.K. Red List of Species of National Conservation Concern)。

2000年,麻雀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6年,麻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定为无危(LC)物种。

2021年,麻雀Passer montanus;山麻雀Passer rutilans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2015年数据显示,麻雀全球种群数量约1.91亿~3.06亿只。

濒危原因

生存环境危机

麻雀的生存空间因农村等地区泥草房的消失而逐渐缩小,使其数量减少,进而影响大型猛禽和猫科动物的食物资源,导致生态失衡。同时,农药使用、人为网捕和掏鸟窝等现象对麻雀种群数量造成影响。农业机械和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增加,谷物秋季播种减少了麻雀的食物来源,导致其种群数量逐步缩减。

“灭雀”行动

历史上各地曾多次开展大规模灭雀行动。近代以来,麻雀的广泛分布引发了所谓的“麻雀问题”,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灭杀行动。如德国立法控制麻雀数量,英国在19世纪中期开展讨论并持续灭杀至19世纪末,美国自1850年代麻雀引进后,于1870年代开始视麻雀为“瘟疫”,并开展了大规模灭麻雀行动。1930年代苏联及1950年代中国也有类似历史。在中国,1955年至1960年间的全民灭麻雀运动成为“除四害”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其恶劣后果充分显现后,运动于1960年结束。

保护措施

麻雀属于“三有”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8条规定,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非法猎捕或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41条第2款,非法狩猎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2024年,闵行区第43届“爱鸟周”宣传暨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揭牌仪式举行,标志着新的保护机构揭牌。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麻雀的食物中包括杂草种子和农林害虫,对消灭田间杂草和对保护农、林业也有一定意义。

研究价值

从声学角度分析鸟类对噪声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有利于揭示鸟类在噪声环境中的适应机制。该研究可为监测环境噪声对鸟类及其他动物的影响提供借鉴,并为鸟类鸣声行为学研究提供更多参考数据。由于麻雀在城市和郊区均有分布,成为研究环境变化对鸟类影响的良好材料。

2024年7月18日消息,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澳大利亚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麻雀可以帮助监测儿童的铅暴露情况。这项研究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

相关文化

麻雀在全球各地的文化认知各异,有些文化视其为圣鸟,有些则视其为不祥之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麻雀被视为与人类伴生的常见鸟类,具有医药和食用价值,这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体现。西方学者对中国食用野生动物多有批评,但麻雀确实在历史中以药食的形象出现。麻雀象征胸无大志、贪图享乐,亦寓意勤劳、自由。自青铜时代起,雀被视为爵的象征,表示顽强的精神和“五脏俱全”的特质。历史上,人们常以鄙夷的眼光看待麻雀,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万雀不及一凤凰”等语句嘲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