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鬷

更新时间:2024-07-05 13:10

三鬷(zōng),亦作“三朡”,夏代方国,故址在今山东菏泽定陶区。《尚书》:桀奔三朡,汤伐三朡,俘获宝玉,遂践天子位于三朡。三朡即今定陶戚姬寺龙山文化遗址。《汉书》:汤灭夏,遂改三朡曰夏朝末年,汤伐“三鬷”,更其国曰“曹”。商周时的“鬷夷”就是董父的后代。

简介

三鬷,或作三朡(zōng)。古国名。南朝宋裴骃《集解》引孔安国语说:“三鬷,国名。走保之。” 夏朝末年,桀战败以后逃奔此国。因而商汤帅兵伐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言:“定陶曹国。古所居。有三鬷亭。” 故址在今山东定陶境内。

汤伐三朡

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商汤正式兴兵伐夏。在战前他隆重举行了誓师活动,说夏桀破坏生产,残酷盘剥压迫民众的罪行。申明自己是秉承天意征伐夏桀,目的是为了拯民于水火之中。商汤还宣布了严格的战场纪律。这番誓师,极大地振奋了士气。战前誓师后,商汤简选良车70乘,“必死”6000人,联合各方国的军队,采取战略大迂回,绕道到夏都以西,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突袭夏都。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同商汤军队在鸣条一带展开战略决战。在决战中,商汤军队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归依于属国三朡(山东定陶东一带)。

商汤发扬速战速决、连续作战的作风,乘胜追击,攻灭了三朡。夏桀穷途末路,率少数残部仓皇逃奔南巢(安徽寿县南)后被商军追上俘获,放逐在这里,不久病死于此地。

文献记考

早在时代,天下有“万国”。一个上千人的村落,就可能是一个小国。帝尧“年十有三佐帝挚封植,受封于陶;年十五复封于唐,为唐侯,故又号陶唐氏”(见《五帝纪》)。当时的陶国,在今定陶区仿山一带,其国土面积非常小,人口也很少,正如《淮南子·汜论》所言:“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陶国周边,东有樗、陒,南有戎、商,西有蒙、阱,北有鄸、窦。其东北方面,陶国与三鬷国相毗邻。潘建荣等学者认为,“今戚姬寺龙山文化遗址合乎三鬷城地望”。

鬷,古通嵕、朡,《史记》作意为“数峰并峙的山”。三鬷,意为一座山上有三个并峙的山峰。例如,山西岚县的五指山,原名就叫五山。由此可想而知,古三鬷国内,定有一座“三峰山”。这是确认三鬷国地望毋容置疑的地标。古籍公认,三鬷国居今定陶境内。而定陶区仿山东北戚姬寺一带,有三处相距较近的高阜,分别是戚堌堆、韩庄堌堆、杏岗。若将此三个堌堆视为三个山峰,那么,此处即可被确认为“三鬷。”六十多年前,在这三个堌堆上,尚分别有戚姬寺、泰山奶奶庙、杏岗寺等寺庙,且大树参天,殿宇辉煌。上古三鬷,虽曾三峰并峙而林立,但由于济水、黄河泛滥,屡遭浊水淹淤,其当年的山体,已被淤埋在了数十米深的地下,只剩几米高的鬷顶露在地表之上,昭示着古三鬷国的存在。

早在夏、商、周三代的末期,曾分别发生“方国兼并”运动。邻国之间,大并小,强吞弱,遂使国度变大,国之数量也因此变少。夏朝末年,商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他一气就兼并了韦、扈、昆吾、葛、戴、荆、温、洛、陋等九个国家,奠定了与夏廷相抗衡的实力。到商朝建立之初,天下万国已被兼并为两千多个国家了。到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其诸侯国只有1200多个。春秋初期,见于古籍者只有160余国。战国后期,就只剩“七雄”了。《汉书》云:“汤伐三鬷,更其国曰曹”。后来,曹与陶、窦、鄸等国合并,仍名曰曹国,定都陶丘。从曹叔振铎立国,到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周)曹国共存554年。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夏师败绩,汤遂伐三,俘厥宝玉……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汤归,至于泰卷,中垒作诰。既绌夏命,还亳,作《汤诰》……”由此可知,商汤灭夏的最后一战,也就是商朝的立国之战,即发生在三鬷国。商汤登基称帝“践天子位”的圣地,也是三鬷。现菏泽人读《史记》,周知汉王刘邦“即皇帝位汜水之阳”,而鲜知商汤“践天子位”于三鬷;周知商汤灭夏建商的立国之战是“鸣条之战”,而鲜知其最后“俘厥宝玉(类似于君主的玉玺)”、“生擒夏桀”的战役是“三鬷之战”。郡人之所以如此“不识庐山真面目”,其原因确实值得深思。在上述《史记》文中,还有“泰卷”、“亳”两处地名。亳乃北亳,位于今曹县南十八里土山集一带。从仿山东北的戚姬寺到曹县南面的土山集,中间有座白土山,《诗经》作南山,有“南山朝霁”佳句。夏商之时,军队行进的速度是每天二三十华里,行军途中的临时营垒叫“中垒”。其安营扎寨之地要求“高燥向阳”。因此,泰卷的地望理应是在曹南山之阳,即当今的定陶区南王店一带。说“泰卷”即陶丘(今仿山)或安陵者,皆虚妄无据。

既据史籍可肯定“三鬷”在定陶区戚姬寺一带,那么鬷川、鬷丘的地望也因此可以确认。从定陶仿山到裴河,有一条约五公里长的仿山河,呈西南东北走向。1951年参照新五军作战地图绘制的《菏泽地区政区图》,只有这一条河流,名叫菏水。相传,当年大禹治水,曾“导菏泽,被孟诸”,首先开掘此“人类第一条人工河”。解放战争“拉锯时”,新五军军长邱清泉,怕犯了地脉,声言“清泉不犯菏水”,宁可绕道行军,也从不跨越仿山河。刘邓大军利用他这种心理,常暗渡菏水,闪电般突袭新五军。在此五公里长的仿山河两岸,是一个少有村庄的大洼,今名叫裴河洼,原名叫鬷川。由于三鬷(戚堌堆、韩庄堌堆、杏岗)位于鬷川(裴河洼)腹地的中部,因而名叫鬷丘。明清时期,定陶有八大景观,“鬷丘草色”是其一景。定陶区戚姬寺一带曾有民谣曰:“出定陶,向北看,十拉里地是鬷川。鬷川矗着仨堌堆,戚堌、杏岗与菏山。蚩尤在此练过兵,炎帝在此种农田。尧王家住古陶地,舜帝烧窑冒青烟。大禹治水导菏泽,商汤灭夏夺江山。圣人周游过阿谷,庄周梦蝶饮下泉。范蠡经商致千金,刘邦登基汜水边。”鬷川是个古地名。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乃扰畜龙以服侍帝舜。帝赐其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由此可知,鬷川作为地名,早在先秦时即已见于古籍,明朝嘉靖年间,定陶人谢训在位于韩庄堌堆的奶奶庙后院办学,曾题匾曰“鬷川塾”。此匾“文革”前尚存,亦是“当今裴河洼即古鬷川”的明证。

另外,几个妄言三鬷的错误观点需要澄清。

其一,“陶国即三鬷国”。商汤伐夏之前,陶与三鬷是相邻的两个方国。的封国,“无百户之郭”,非常小。三鬷之战是商汤灭夏建商的立国之战,三鬷国是汤“践天子位”的圣地。夏忠于尧,三鬷国是忠于夏朝的方国,故与三鬷长期共存才合乎情理。陶与三鬷等国合并为,应是商汤伐夏之时或之后的事情,有《汉书》“汤伐三鬷,更其国曰”可证。

其二,“鬷即三鬷,川即济水,古定陶境内之济水又称鬷川”。此言显然曲解了川字的含意。川乃多意字。在此系指“地势平坦的地带”,如米粮川,一马平川,八百里秦川等,皆指平地。此鬷川,当为三鬷周围的平坦地带,即今裴河洼。

其三,“陶丘北二里是古三鬷国。”此言与实地不符。若将陶丘认定为今仿山,那么在其北面莫说二里,即便十里之内也没有一个堌堆,莫说三鬷,连一鬷也没有。

其四,“鬷乃陶制炊具,三鬷乃三足之釜,三鬷国盛产之,故名。”此语亦属无据之妄言。《说文》虽有“鬷,釜属也,但史籍并无此妄语之信息。

综上所述,可知古三鬷国位居今定陶区杜堂镇戚姬寺一带。当地的戚堌堆、韩庄堌堆、杏岗,乃当时的三鬷,亦即明清时所谓的鬷丘。鬷丘周围的裴河洼即古代的鬷川。三鬷之战,商汤生擒夏桀,俘获宝玉,宣告了夏朝的灭亡,商汤也就此“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因此,三鬷是商朝的立国战地,也是商汤登基的圣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