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19:00

疍家,又称艇户,是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沿海一带的水上居民,世代耕海为生,不在陆地上置业。

历史沿革

族群起源

中国东南沿海,聚居着一个名叫“疍家人”的族人群体。他们不是独立民族(多为汉人),却具有独特的文化,独特的民风民俗。他们的祖先据传是古百越人原居陆地,因忍受不了封建王朝压榨揭竿聚众,被官兵逐向大海,勒令不准上岸,不准与岸上人通婚。疍家,这一称谓过去有人认为是因为疍家人常年以舟为家,生活在海上,如蛋壳漂泊于海面,所以称为疍家;也有人认为疍家人常年在海上与风浪搏斗,处于险恶的生存环境,和独特的谋生手段,生命无保障,如同蛋壳般脆弱,故称为疍家。疍家人主要分布在南海一带,靠捕鱼为生。

主流观点

如今学术界较主流的观点则认为疍民主要源于古代的百越,是居水的越人遗民,与畲族同源。傅衣凌教授在《福建畲姓考》中说:“在福建特殊部族中,畲与蜒实推巨擘,此两族其先盖同出于越,后乃辗转流布于闽浙赣三省边区,并深入于粤东,以其有居山、居水之异,爰分为二,实则一也。”

福建闽越族擅长航海,从战国时期起,今泉州地域范围内就遍居擅长造舟航行的闽越人。闽越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拥有勇于与风浪相搏、敢于闯荡海疆的豪迈性格。闽越族的后裔疍民,至今仍然忠实地传承着上古祖先的崇蛇遗俗,除了作为祖先崇拜外,更将其视为水上保护神。

公元前110年,闽越国人被汉武帝征服之后,一部分流落江海,史称“水疍”。汉武帝元封元年派兵平闽越后,部分闽越人逃入闽东南沿海等地。久而久之,这些闽越遗民在闽江流域舟居水处,四处漂泊,形成福建历史上独特的水上居民疍民在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称呼,这些称呼因时因地而异,主要有“游艇子”、“白水郎”、“白水”、“泊水”、“蜓”、“疍”、“蛋”、“诃黎”、“曲蹄”、“科题”等。这些称呼以《北史·杨素传》提到的泉州(今福州)南海有“五六百家,居水为亡命,号曰游艇子”之“游艇子”为最早。

唐宋时期,水上居民被称为“白水”、“白水郎”等。如宋淳熙年间编纂的福州地方志《三山志》就说:“白水江,旧记(侯官)县东北百七十里,寰宇记白水郎夷户也。亦曰游艇子或曰卢循余种,散居海上……蔡学士杂记福唐水居船,举家仰止于一舟,寒暑食饮疾病昏(婚)娅未始去所,谓白水人之徒欤。”“白水”或“泊水”的称呼,延至清末。目前现有文献最早称“疍”的是,唐代柳宗元的《岭南飨军堂记》中有“胡夷疍蛮”。唐代中期,中原人开始将生活在南海北岸水上的族群改称为“疍”,此称呼一直延续到建国以后。

福建省莆田湄洲岛妈祖信仰的发源地,在妈祖生活的年代,莆田沿海居民被称为疍民,湄洲岛所处的地理位置正是古代疍民的领地,而疍民“男女皆椎髻于顶”、“衣衫上下两色”也正和湄洲人传统的生活习俗相吻合。据有关资料显示,妈祖极有可能是唐宋时代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的疍民,疍民的生活习性和民族特征也随着妈祖文化传向了更广阔的地方。历史上泉州的疍民与南迁汉人经过长期的融合,形成了泉州人,

厦门港也是疍民的聚集地,厦门的疍民集中定居在厦港沙坡尾、蜂巢山、福海、巡司顶等社区,他们是明末清初九龙江乘着连家船、夫妻船迁来的,以海为田,以船为家,创造了厦门的渔业文化。人们把厦门疍家女、惠安女浔埔女称为 “福建三大特色女”。世居漳州九龙江的“船底人”也称为“疍民”,一船一户,水上行走,深信船底有咒能驱除瘟恶,沿水路发展出众多船庙。今九龙江面上仅留下一艘500多年历史的“进发宫”,有着“漳州最小水上庙宇”之誉,每年举行的民俗活动“送王船”很有特色。

广东潮汕地区依山面海,有漫长的海岸线,有柘林南澳樟林、东里、汕头、达濠、海门、神泉靖海、隆江、汕尾、甲子、竭石等众多著名的渔港,由此而形成以海洋捕捞海产养殖等作业为主的渔业生产与海洋渔业经济,造就了世世代代以“讨海”为生的千千万万渔民。《广东通志》说晋朝时,广东的疍家人有5万余户,惠州潮州一带“尤多”。《潮阳县志》记载的是,疍家人陆上没有室庐,不事耕凿,男女都住在船上,以捕鱼为生。

潮汕地区是古代疍家人的居住地之一。历史上,潮汕沿海地区生活着大量的疍民,主要在海丰陆丰潮阳、达濠、南澳、饶平柘林等地也都有疍民生活。潮阳的疍家宫、疍家歧,揭阳的疍家山,汕头的疍家园等地名是其历史见证。潮汕疍民“生于江海,居中于舟楫,随潮来往,捕鱼为生”。 清朝中叶,潮州疍家多集中在韩江中、上游。不少疍家女由于生活所迫,就在船中卖唱,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六篷船”。汕头旦家园始建于宋朝末年。早期,以水上捕捞为生的疍家人在此停船聚居,故取名“疍家园”。

考古学家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广东汕尾城区红海湾开发区、陆丰等地的部分区域,在春秋战国以前,就有疍民生存活动的踪迹。唐宋时期,海丰沿海形成了一批聚集着疍家渔民的渔港,如奎山港、茅埔港、南山港等。清末,汕尾、马宫、甲子、碣石等渔港和原属海丰的神泉港已经十分繁荣。直至今日,汕尾市仍有8万余疍家人靠海为生。据《惠东县志》记载,惠州市惠东渔民的远祖又称 “后船疍民”,宋代从福建、潮州一带迁入,主要分布在惠东县沿海的港口、巽寮、稔山、盐洲等地的渔村。

深圳《新安县志》记载的粤东“疍户”,他们浮家泛宅,不事耕种,以渔为生。新安县除了土籍(广府)与客籍(客家),还有一类居民——疍民,又称“疍籍”、“疍家人”。他们无国民待遇,既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置买田产,甚至连上陆地居住都不允许,终身只能在水中漂泊。虽然清后期,朝廷允许疍民上陆,也只能在沿海搭建寮屋居住,而其村落(聚居点)仍不被政府承认。

史书记载,在唐代以前海南就有大批疍民生活在各个港口。元末明末,传闻或有色目人、或李自成旧部流落海南岛,这在《清稗类钞·种族类》中有记载,另清乾隆《海丰县志》载有外族人逃避成为疍户。海南陵水三亚是疍家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相传清代乾隆年间,闽粤两地疍家人划过汹涌的琼州海峡,沿海南岛东岸南下,直至海天的尽头--三亚。广西北海外沙地角的疍家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来自福建。

乐史在《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七记载:“蜑户,县所管,生在江海,居多舟船。随潮往来,捕鱼为业,若居平陆,亡即多,似江东白水郎业”。

宋朝周去非之《岭外代答》卷三外国下有详细描述:“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者,蜑也。钦之蜑有三:一为鱼蜑,善举网垂纶;二为蚝蜑,善没海取蚝;三为木蜑,善伐山取材。凡蜑极贪,衣皆鹑结。得掬米,妻子共之。夫妇居短篷之下,生子乃猥多,一舟不下十子。儿自能孩,其母以软帛束之背上,荡浆自如。儿能匍匐,则以长绳系其腰,于绳末系短木焉,儿忽堕水,则缘绳汲出之。儿学行,往来篷脊,殊不惊也。能行,则已能浮没。蜑舟泊岸,群儿聚戏沙中,冬夏身无一缕,真类獭然。蜑之浮生,似若浩荡莫能驯者,然亦各有统属,各有界分,各有役于官,以是知无逃乎天地之间。广州有蜑一种,名日卢停,善水战。”

其他观点

“疍民”的起源,历史上有多种看法。如:认为远古时天上掉扫帚,在地为汉、在水为疍;自认是被汉武帝灭国的闽越人后代;宣称祖先是5世纪东晋时期反抗晋朝失败而逃亡海上的卢循军队残部;或者追宗到9世纪王审知入闽时被夺去田地、驱入水中的福建原住民;或自称14世纪元朝灭亡后为避汉人报复而下水的蒙古人后裔;还有归源流至14世纪的元末明初兵败下水的陈友谅余部等等。而许多古代志书却认为疍民是秦汉时期亡国于西汉的闽越人后裔,即“蛇种”。

《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称,相传疍民“乃陈友谅兵败为明所驱迫者”。《中华姓氏通书·陈姓》中记载,陈友谅部被朱元璋打败获罪,成为“疍民”被驱赶到水上,被当朝统治者贬为贱民。白眉初《中国人文地理》详载堕民起源称,“明初俘陈友谅之部,编之为丐户”。元末农民大起义,陈友谅起兵反元,成为长江中下游一带势力最强的一支,与朱元璋分庭抗礼,争夺天下,在其建立汉政权自立为帝后,为人骄傲生活奢侈,虽兵力强大,但在鄱阳湖一战中丧生流矢。明太祖朱元璋灭陈友谅后,俘获其部属及子孙九族,通通发配到疍民与堕民(丐户)的行列。

也有学者提出关于疍家的源起北疍南迁。古代鄂、川、湘、黔地区的水上居民,史籍中多写作蜑人,现多称作北蜑,从先秦至宋代,均有不同指称。先秦时期,他们被称为“巫蜑”,两汉时称“巫蛮”,三国时称“诞”,两晋南北朝时称“夷蜑”“蛮蜑”,隋唐五代则多称作“巴蜑”“蜑”。从这些名称中也可以看出,这些蜑民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地区,且长期被视为当地的少数民族。唐代兵威较盛,版图较广,故四川、两湖的蜑民,或被政府之征伐,或同化于汉族。

部分学者认为岭南的疍家起源,得从骆越遗民中找寻线索,得从攫蚌采珠的鲛人中探寻脉络。岭南疍民源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中晚期的岭南贝丘遗址的贝丘先民。贝丘遗址反映渔捞活动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岭南沿海沿江地区,发现了大量贝丘遗址,贝丘先民的后代演变为先秦至汉代“断发文身”的“越人”,汉晋时期的“鲛人”,汉唐时期的“采珠民”。隋唐以后, 史料中岭南疍民的记载逐渐增多,而长江流域的疍民则鲜有记录。

上岸定居

由于疍民长期待在船上,以水为生,形成了一些有别于陆上社会的习俗,在旧时也因此受到陆居族群的排斥与歧视辛亥革命后,尤其是解放后,疍家人渐渐不再受歧视。水上疍家与岸上居民,在相互接触中慢慢适应而被汉族居民所同化。

直到新中国成立,疍家人才真正赢得了平等的权利。1949年解放以后,中央政府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对国内的许多少数民族进行了认真的认定和优抚,但对于这一部分福建真正的原始土著的遗民——水上疍民,却难以遽下定义。一方面是疍民本身极力反对把他们列为“少数民族”,另一方面是政府因其人数有限,无法归属,一并划入汉族之列。从此以后,最后一批的闽越人的残余——水上疍民,就从历史上消失,而完全与福建的汉族合为一体了。

上世纪60年代起,当地政府陆续组织疍民上岸,连家船被统一回收。国民党统治时期,闽江福州市区水域疍民约10万;建国初期,福州疍民约3万人。1949年后,疍家人上岸居住,孩子们进了学校读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帮助疍家的青壮年读书识字,并帮助他们发展生产,使他们在生活上有了很大的改观,使疍家人能正常地融入现代社会。福州地区的水上居民、乡居者以土改为契机,延续其佃耕、佣工传统,逐渐上岸定居,以种植、养殖和内河捕捞为生,在闽江两岸形成了不少以 “×墩”、“×垱”为名的新“农村”。在马尾港以下至闽江入海口一带的“水上人”,经60年代渔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均已登陆,发展成为一批以海洋捕捞为主业的“渔民新村”。而原聚集于福州城区的“水上人”,在被划入“水上区”之时即已成为福州市的市民。

1962年,深圳宝安县政府在南澳渔港滩涂划地筹建南渔村,安置疍民上岸定居。1962和1978年,先后两次建起3排30间、7栋56间集体住宅房。因新的疍民定居点位居南澳港湾,取南澳、渔民各一字,故名南渔村。

潮汕疍家目前大部分已被汉化,但这一脉仍可以视为潮汕人海洋文化的渊源了,而说到食材上,各种渔获食材与海捕活动,自然也和疍家密不可分,在潮菜中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直至今日,汕尾市仍有8万余疍家人靠海为生。

据统计,从1956年~1966年,4万多疍民上岸定居,占了当时经调查得出的疍民总数的七成左右。从1951年~1965年,广州共有近5万疍家人上岸定居,占了昔日水上居民的一大半。其后,从1966年~1987年,广州又陆续投入百万元,帮助剩余三成疍民上岸定居,历时30年的疍民上岸定居工作至此画上句号。

广西北海疍家人几十年前陆续上岸定居,昔日的疍家渔村变成了独具风情的疍家小镇,疍家人在家门口做起了靠海吃海的新生意,过上了面朝大海的幸福新生活。

海南陵水、三亚疍家人已超过1.2万人。如今,疍家人大多在岸上盖了房子,以船为家的历史已经改写。多数疍民在海上从事网箱养殖,减少了出海打渔的风险,有点经济基础的,依靠政府扶持造了大船,用上机械化捕鱼设备,捕捞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疍家人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提高了,新一代的疍家人已经走出渔排,开始读大学,甚至到异国他乡留学深造。

分布现状

疍家主要生活在福建的闽东沿海和福州闽江流域,闽南厦门鹭江和泉州晋江流域、莆田漳州;广东粤东沿海的惠州潮州汕头汕尾珠三角粤西沿海;在其它闽粤桂琼浙沿海地区亦有分布。疍家往往以江海为家,居无定所。

粤港澳大湾区是历史上水上先民疍家汇集、出没的地方,其主要分布在珠海斗门区、广州番禺深圳佛山顺德东莞中山江门新会香港等地。大湾区均有疍民出没,疍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区域辐射辽阔,合作的文化基础早已有之。而珠海作为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处于疍家文化的中心地带。

疍家人在珠三角一带存在的历史非常长,而开平市濒临南海,域内河网密布,有潭江、苍江等数百公里的入海河道。随着外来疍家人迁入开平,便形成了以捕鱼为生的开平疍家群体,正因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开平疍家人就过着以在内河捕鱼为生的独特水上生活。

民俗文化

信仰

妈祖

疍民长期生活在海上,各方面条件都极其艰苦,他们要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狂风、巨浪、暴晒、黑暗,而且没有外界的物质保障,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于是疍民崇拜妈祖,凡有疍民渔船聚泊的港口,其附近都建有天后庙。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人们需要寻找精神寄托,而妈祖就成为了他们的海上保护神。

妈祖海神信仰是在百越海洋社会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妈祖最初是福建湄州岛疍民社会中的一个女巫。信巫是百越人的习俗,也是百越后裔的信仰传统。唐宋时代,中原汉人移民与福建沿海闽越后裔展开大规模的文化互动,而掀起了造神浪潮,造成了疍民社会巫神宗教地位由“巫”到“妃”的崇高化。在明清时期随闽人传播海内外,使得百越后裔的海洋人文获得了在宗教信仰层面上的大发展。

厦门朝宗宫每四年组织一次的“天上圣母妈祖回娘家”活动,厦港疍民后裔换上特别服饰,抬起妈祖神像前往湄洲岛谒祖进香。在厦港疍民群体中,祖辈相传,对妈祖“爱敬如母”,感受到妈祖就好比“安嬷”、“娘礼”一样慈祥亲近。岸上建神庙,船上有神龛,家里有神像,妈祖神恩深入人心。早期小疍船上的“船仔妈”,刻画着“定风稳流,护佑安详”等祝辞;到了钓艚时代,妈祖的神龛安置在船老舟代睡舱的“红格顶”,供奉的“妈祖组合”(妈祖及其收服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刻画的内容更为丰富,有“泽被苍生,安澜利济,功敷海洵,救难解困”等。长期以来,人们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渔家疍民在海上遇到风险时,长辈焚香跪拜妈祖,小辈们直呼妈祖婆,往往有红灯或神鸟出现,有的人竟称在冥冥中见到民女装束的妈祖降临,施展神技帮助他们解危脱险。

广东潮汕地区妈祖文化兴盛,据不完全统计,潮汕地区目前共有祭祀妈祖的场所超700处。汕头一带最有名的妈祖庙是老妈宫。考证地方的史料,汕头昔是韩江入海口一渔村,宋代渔民在此捕鱼聚居,后形成渔村;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始开发为集埠。当时沿海渔民都信奉妈祖,在汕头埠未形成时,“妈祖”是沙汕(汕头故名“沙汕头”)渔民所敬奉,后才迁移至可避海潮之处(现今升平路头)并于清嘉庆年间建起了“天后宫”。从此,老妈宫前的海湾便成为渔船聚集之地。惠州市惠东沿海渔民对妈祖的信仰情感浓厚,当地传承和保护妈祖民俗文化作了大量努力,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纪念日前后,巽寮各个村大大小小的妈祖庙宇都有各种祭拜活动,虔诚纪念这位“海上守护神”。

三亚的疍家人除了出海前会到龙王庙跟前烧香祭拜外,在自家的渔排、渔船上也都要拜家神,即自家的祖位。家神就是自家神位,祖宗传下。疍家人每天早晚六点要上香拜家神,希望家神保佑自家渔船捕鱼多,渔排四季平安、渔排里养殖的鱼儿长的大,增产发财。在每年休渔期结束后,疍家人要集体举行隆重的祭海仪式,而端午节则是疍家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古疍家人相信龙王会在这一天显圣。在祭海仪式上,有个核心人物叫“请公婆”(妈祖),这是疍家人对“附灵人”的称呼,以此祈求出海平安。每次出海,要择好吉日,膜拜“公婆”(妈祖)。广西北海疍家人有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特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活动。传说明清时期,渔民出海前,农历的四月初八,都要到北海妈祖庙来求妈祖保佑他们一帆风顺,这就形成了传统的祭海习俗,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疍家的共同信仰有妈祖(也称“三婆”,因妈祖在其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

崇蛇

福建疍民最早的祖先是闽越人,因此,闽越人的崇蛇习俗也直接、长久地流传于广大疍民之中。福建疍民的崇蛇习俗在明清两代直至近现代仍很流行,其中以闽江流域的疍民为盛。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侯官乡土记》说侯官境内“蜓之种为蛇”。福州等地疍民的崇蛇习俗在明清时期的一些方志笔记乃至民间传奇小说如《闽都别记》都有记述,如清人郁永河《海上纪略》云:“凡(福建)海船中,必有一蛇,名曰木龙。舟船成日即有之,平时曾不可见,亦不知所处。若见木龙去,则舟必败。”此处之蛇,成为海船的保护神。疍民较常见的崇蛇活动,莫过于崇祀福建民间传说已久的“九使”蛇神。福清至今还有一处山岭名为“九使岭”,传为九使蛇神所居之处。闽中地区疍民明清近代信奉“九使”蛇神乃笃,清人戴成芬辑《榕城岁时记》九使生日条引《南浦秋波录》曰:“九月九日诸娘家祭神曰九使。”又说:“重九日舸黎婆为九使生日,羊酒花烛欢宴异常。”诸娘、舸黎婆旧指疍民妻女,民间传说重九日为九使蛇神生日,疍民祈之乃欢,其崇拜之情可窥一斑。

习俗

旧时“疍民”有正月上岸讨斋贺年的习俗。据说源于汉代。汉灭“闽越国”,汉兵就地驻扎,娶“闽越国”女为妻。流落在江海上的“闽越遗民”悄悄地上岸寻找自己亲人,用唱诗的形式,替东家说最吉利的话,果然有许多亲人因此相会。有的还用送斋裸的形式暗暗地送给财物,或者互通消息。比如,被汉兵娶走的女人偷偷地在斋粿上涂上红色的记号,暗示里边有钱或有纸条。以后在斋粿上印一个红红的印记,竞成为习俗。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岸贺年讨斋粿却成了“疍民”中女流之辈的专利,他们成双结对到岸上唱贺年诗。

服饰

福建莆田湄洲岛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这里女人们头上梳起的船帆髻和身上穿着的妈祖衫。船帆髻是岛上女人仿照古代渔船的模样打造,岛上人说,妈祖当年梳的就是这种发髻,于是代代女人纷纷效仿,并称之为“妈祖髻”。在湄洲岛,梳“妈祖髻”的女人们都穿着对襟饰红、以海蓝色为主调的“妈祖衫”,俗称“红蓝三截裤”。蓝色代表海水,红色代表火焰,寓意以火克水、以水克火,永保平安吉祥。“妈祖髻”和“妈祖衫”流行至今,成为岛上一道特殊的风景。在妈祖生活的年代,莆田沿海居民被称为疍民,即水上生活的居民。史载,疍民“男女皆椎髻于顶”“衣衫上下两色”。“妈祖髻”和“妈祖衫”都是古代疍民文化的遗存。

厦门的疍民现在集中在思明区厦港街道。无论走到哪里,厦港渔民都以其独特的装扮引人注目,在本地,人们也以头饰和服饰区分“疍民”和陆上居民。关于“烟筒箍”和“燕仔尾”的由来,则是旧时疍民对头饰的装扮,未婚的渔家男女辫子上都扎有红线,疍家女的特别大,用红纱在头上盘绕,称“烟筒箍”,男的短小,俗称“燕仔尾”。婚后则又发生变化。厦门疍民出海捕鱼都穿上自制的“油衫裤”,是用本色的龙头细布,先在特制的红柴汁中染浸,擦两遍桐油,再涂上一遍面光油制成的。这样的油衣裤舒适方便,能经受风雨和海浪的侵袭,经久耐用且独具特色。

疍民的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旧时以唐装为主,现在随时代变迁,以时装为主。疍民喜欢的首饰与汉族基本相同,但更偏爱于玉器。玉为湿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是洁白美好的象征。疍家姑娘偏爱的是碧玉和翡翠。以碧玉或翡翠雕成直径为2厘米左右大小的单孔圆环,然后配上3克左右的细金链作为别具一格的耳坠。疍家姑娘都爱打“脑髻”,金光闪闪的细链条耳坠别在双耳上方,耳朵下方悬吊着绿光闪耀的碧玉式翡翠环。它给飒爽英姿的疍家姑娘增添了媚人的光彩,它象征着纯洁、美好、富有、幸福、吉祥如意。疍家姑娘装饰除偏爱碧玉翡翠之外,所戴竹笠很讲究。他们一般很喜欢项上直径为10厘米、高8厘米,下半部为直径40厘米、高为4厘米的筒式竹笠、这种竹笠做工考究,纺织目细,外部要刷上一层金黄色的海棠油。这层油金光闪闪,既是竹笠的保护层,又增加了一分光彩。

原生态的疍家服饰别具风情,疍家原始的衣着源自蓝天和大海的图腾,以蓝色为基调。男女都穿着短、宽、窄袖的上衫,宽短的裤子及于足踝之上。疍家人有戴海笠的习惯,不论四季,头戴既可遮阳又可挡雨的海笠(垂檐渔民帽),疍家妇女喜爱留长发,姑娘们把头发结成不容易散开的五绞长辫发梢上缀红绒,休闲时就让长辫摇晃垂及腰际。结了婚的妇女把长辫在头顶上盘成髻。疍家人喜欢戴“疍家帽”。“疍家帽” 用竹篾竹叶做成,直径约40厘米,帽沿下垂约5厘米,帽顶呈六角形。“疍家帽”做工精细,编织讲究,外涂光油漆,坚实亮丽。在帽内,编织时可镶嵌镜片或玉照。蛋家帽安有四耳帽带,系紧帽带后,任凭风吹雨打,“疍家帽”也不易吹落,具有遮荫挡雨的功能,很适宜渔家人在海边使用。疍家人以前还有互赠“蛋家帽”,以表示敬意或传情的习惯。

疍民妇女还有专门的短裤,长度只到膝盖上端,配以蓝色或灰色的色调,显得朴质而纯美。裤子的后面则是往外翘,以免下海捕鱼把裤子弄湿。妇女在裤子上一般还系着银腰带,腰带上雕刻这美丽的图案,银腰带的作用主要不是美观,而是当疍民出海的时候,海上潮湿的空气容易使腰部沾上水气,引起风湿。但银腰带去恰好避免了这一点,美观而实用。广东汕尾海陆丰疍家人的穿着上也很有渔民的独特之处,比如,早期他们不穿鞋袜,系蓝黑色头巾,戴圆形垂沿竹帽,着苎麻所制的罾布。这些都是疍家人有别于陆上居民的特征。

语言

疍家人历史上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不过随着与汉族社会接触的深入,明朝时期改说汉语。

福建疍民母语多为当地的闽语。明代开始福州疍民已经普遍使用福州话作为母语。

广东汕尾市海陆丰地区疍民使用闽语。由于“瓯船话”属于海陆丰福佬话的特殊分支,很多沿海的陆上人一听疍家人的讲话腔调,就可以辨认出他们的瓯船渔民身份。

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沿海的港口、巽寮、稔山、盐洲等地的疍民是宋代从福建、潮州一带迁入,当地渔歌是使用潮州方言演唱。

广东珠江口及粤西和广西海域的疍民使用粤语海南各地疍民所使用的汉语方言因地而异,并非一个统一的方言类别,但当今三亚、陵水沿海疍民的语言属于粤语系统。他们所讲的粤语疍家话与粤语的标准语广州话发音有所不同,但差别不大。

饮食

疍家人在珠三角一带存在的历史非常长。在以前,疍家人不被允许上岸生活,近海取材、即捕即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疍家人每天都会收获大量新鲜的海鱼,为了更好地保存下去,他们往往会选择将海鱼晒制成鱼干。开平疍家美食中使用这种烹饪技法的典型代表菜式是“鲮鱼干”。开平疍家人常年居于水上,捕到上好的鲮鱼时,将其放在船只甲板晒制,在江风和骄阳的共同作用下,制作出无任何人工添加剂、肉质紧实耐嚼的鲮鱼干。其中,晒制鲮鱼干,成为了他们一种独特的技艺和习俗。

博贺疍家菜的特色。主要用海鱼、海虾、海蟹作为原材料,侧重捕捞海鲜制作,“纯鲜、咸香”为最明显两种特点。一是,取之大海,不时不食,食法天然,佐料简单,烹饪简约;二是,制作古朴土法,自然发酵,少盐,干晾,手工搓捣居多,多为饼团形式,便于行船保存。糅合古港渔家风味,体现高凉沿海特色。

疍家人长年累月都在海上捕捞作业:大海给予了疍家人各式各样的海鲜食材,而他们也用自己的智慧将这大海的馈赠烹调成最独特的美味。他们是最了解海鲜的水上一族,每天的饮食中也是三餐不离海鲜。因此不论是海鲜食材的获得,还是海鲜的烹饪方法,没有谁比疍家人更得心应手的了。

潮汕靠海为生,渔获是非常重要的日常食材,渔民会将刚捕捞上来的海鱼在船上或码头上就近处理,煮熟或蒸熟后再售卖,这种熟鱼称为“鱼饭”。至于为什么叫鱼饭,也是跟疍家传统有关,疍家以前被称为“不粒食者”,也就是不食五谷,所以鱼对于疍家人来说就是饭,因此称为鱼饭。鱼饭可以说是潮州菜里经典中的经典。

疍家讲究的是食材的天然和新鲜,原汁原味,习惯不像其他地方的烹饪,不需要孜然、辣椒、味精什么的佐料,盐和花生油,即使是贝类也只加点蒜茸即可,熟后以后撒些葱花,既提味又好看。既有香气,又保持了野生海鲜的鲜味和口感。他们将水烧开,把刚捞上岸的海鱼、海虾洗净,放入水中浸熟,加些盐、姜,辅以蒜、酱油即可,白水煮菜是水上人家独特的海上饮食味道。

疍家人每天都会收获大量新鲜的海鱼,为了更好地保存下去,他们往往会选择将海鱼晒制成咸鱼干。在上世纪的70至80年代,还能常常看到疍家人集体在港口附近的岸上晾晒鱼干的壮观之景。疍家咸鱼煲是传统的美食,原料是咸鱼干配以肥猪肉大火烧开,再文火焖焗。咸鱼里的高盐分直接渗透到肥肉中,而肥肉中的油脂又将咸鱼的香气勾带出来,两种食材之间相得益彰,共同呈现出了一种渔家简单的美味。无论是搭配干饭还是稀饭,都是开胃下饭的首选,满足了成日在海浪中颠簸劳累的疍家人对生活美食的朴素追求。

居住

连家船是“疍民”名副其实的“摇篮”,他们的后代蹒跚学步时,父母就用绳子系住幼小的身体,放进波浪中学游泳。待子女长大后,要另置一“新婚船”。穷家的,只好把旧船交予,自己则上岸找间庙宇度过残年。

传统疍民,认为在陆上用砖块建房子是不吉祥的,不愿上岸居住。一怕得罪先祖,二怕行船不顺,三是无钱购买床、椅等家具。土改时,曾分些瓦房给疍民,但他们都不愿意搬进去。他们当中,有点钱的疍民有些在海岸边搭建疍家棚居住,其棚楼板浩爱洁净,一日数次刷抹。在疍家棚内,无凳无椅,待客、用餐、坐卧,均在棚楼板上进行,大多蹲着。

清雍正朝前,船就是疍家人的屋,屋就是疍家人的船。十多平方米的船甲板,前半部放置渔具及捕捞工具,后半部为卧室、灶房、卫生间。不被允许上岸居住生活,所以旧日里疍家人的生与死,都承托在一艘小小的渔船上。生,是随波逐流,漂泊四方;死,也是埋在荒岛,遗骨天涯。连节日,都不被允许和没有条件过得跟岸上人一样。雍正后才能近水而居,因此,疍家人就有了独特的居所——疍家棚。

传统疍家棚屋,基本都是以木头子为架,旧船板铺地,用椰子叶交叉编织成的席片做外围,棚顶以茅草覆盖遮挡,门窗则用削扁的竹片编制而成。建造的时候在外围半腰高的位置留下一个方形的框架,用竹篾编制成方形竹块,并且用铁砧和锤子敲紧间隙使其密不透风,悬挂于方框之上,用木棍撑起,便成为能遮风避雨和采光照明的竹窗。同样的,疍家棚的屋门也是竹片编制。在民风淳朴的疍家人聚居区,20世纪70年代家家夜不闭户,夜里敞开屋门睡觉,外出时在竹门上穿个棍子就算锁门,有屋门防风不防贼的说法。

《清史稿·食货志一》:“ 广东总督奏称,撤毁雷 廉交界海面之涠洲及迤东之斜阳地方寮房,递回原籍,免与洋盗串通滋事,并毁校椅湾 等三十二处寮房共百六十二户,另行抚恤安插。”。岭外代答记载:“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者,蜑也。”,“蜑舟泊岸,群儿聚戏沙中”,“儿学行,往来篷脊,殊不惊也。”解放后,政府鼓励疍家上岸居住,或组建渔业合作社,划地筹建渔村,安置疍民上岸定居。

渔歌

渔歌”即打渔人唱的歌,它是专指以出海打渔为生的疍民唱出的歌。也被称为咸水歌,咸水歌顾名思义,是由于海水的咸味道而得名。福州疍民渔歌分为“盘诗”和“唱贺年歌”两种主要形式。歌词丰富,内容与疍民传统生活息息相关。“盘诗”类似于山歌对唱,多为男女对唱形式,或为求偶,或为嘲谑,或为互祝平安吉祥。“盘诗”有一定的曲调,除开场歌外,唱词都是依对方问词作答,属于即兴发挥。譬如:以开场歌“一条竹仔软丝丝,撩你对面来盘诗,跟你上段盘下段,莫盘坏诗盘好诗”为引导,便开始对唱。而“唱贺年歌”则是正月初二至初四时,疍民向岸上人讨粿时所唱的吉利歌曲。此类歌词有:“正月正头开大门,只见龙凤两飞翔,船下贺年船规矩,只求吉利福寿长。”“一粒橄榄一碟姜,茉莉赛过夜来香,蟛海故赢金钱蟹,斋粿不输马鲛鲳。”有的贺年歌长达十句或十二句。据悉,疍民渔歌还包括“端午采莲歌”等。

潮汕疍民渔歌是指流行于潮汕沿海地区的渔歌。当中,以汕尾、达濠及南澳渔歌相对出名。保留最多的,当数汕尾渔歌。就内容来看,潮汕渔歌有生产劳动歌、悲愤苦难歌、欢乐之歌、爱情婚姻歌、风俗仪式歌、物产知识歌、俗信歌、歌簿歌、过番歌等多种类型。潮汕疍民渔歌与潮汕畲歌对潮汕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潮汕渔歌何时产生、出现,这是一个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始于宋代,有的认为始于明代。“讨海”为生的渔民,在长期的渔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渔歌。渔歌就是疍家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生活的产物。

惠东渔歌俗称“后船歌”,主要分布在惠州市惠东县沿海的港口、巽寮、稔山、盐洲等地的渔村。据《惠东县志》记载,惠东渔民的远祖又称 “后船疍民”,宋代从福建、潮州一带迁入。渔歌也随疍民迁徙而来,并逐渐衍变为具有独特的曲调、风格和表演形式的惠东渔歌。惠东渔歌是使用潮州方言的无伴奏清唱,有独唱、齐唱、对唱等多种表演形式。音乐曲调也甚为丰富,有啊啊香调、啦打嘟调、贤弟调、罗茵调等29种之多,有些曲调,如嗳嗳调吸收了海丰白字戏唱腔的拖腔,唉唉调(又称苦调)糅合了妈祖庙乐的旋律,具有浓厚的地方戏曲音乐和庙堂音乐的韵味。

汕尾渔歌是粤东汕尾市沿海渔民在劳动和生活中所唱的民歌。传统的汕尾渔歌是指瓯船渔民所唱的歌调,瓯船渔民俗称“疍民”,故渔歌亦称“疍歌”,多分布于汕尾市城区的新港、捷胜、马宫,海丰县的鲘门、小漠陆丰市的甲子、碣石等乡镇,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的疍家。汕尾渔歌均用潮州方言演唱,演唱方式既有独唱,也有多人参与的齐唱,还有群体性的合唱。曲调独特丰富,具代表性的有担伞调、东风调、丰收调、姑妹腔、大紜歌等。其调式除基本保留民歌的五音外,还有明显的有音无义的“拖音”和“复沓”,即拖腔处唱词的重复;旋律发展也有特殊的节奏型,主干音、落尾音等均有自己的特点。

阳江咸水歌历史悠久,据清代初期屈大均撰写的《广东新语·诗语·粤歌》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清·道光二年版《阳江县志》也有记载:“婚娶率以酒相馈遗,妇子饮于洲岸,是夕两姓联舟,多至数十艇,庚唱迭和以为乐。”这些史料证明了明末清初咸水歌就已在沿海地区流行。阳江咸水歌的歌词格式近似竹枝词,一般为七言四句,常采用比兴、对偶、镶嵌、借喻、双关、谐音、排比、重复、夸张等修辞手法;按歌曲内容分类,可分为儿歌、生产歌、生活歌时政歌情歌、叙事歌等几大类;按歌种分类,有叹调、哥兄调、众人调、先姐调、媒娘调、堂枚调、哭嫁调、哭妈调、万寿歌、索罟调、小船调、花笺调、嗳仔歌等十几种,其中以众人调、叹调、哥兄调、堂枚调等几种最为常用;按调式分类,有五声徵调式和五声羽调式;按乐句结构分类,有以四句为一乐段的复乐段体,还有由上句和下句组成的单乐段体;按演唱形式分类,有合唱、独唱、对唱等。阳江咸水歌主要表现为即兴而唱,歌者见人唱人,见物唱物,托物起兴,即景生情,随口而出。歌词内容比较广泛,语言生动、丰富。

婚嫁

由他们创造的“水上婚嫁”已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诸疍以艇为家,是曰疍家。其有男未聘,则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则置盆花于梢,以致媒约。婚时以歌相迎,男歌胜则夺女过舟。迎亲舞是疍家人特有的婚嫁习俗,疍家人在河海上生活,社交圈狭小。到了婚嫁年纪,疍家人习惯在船梢置一盆草,寓意船上有男子未婚,女子未婚则在船尾置一盆花,以招媒妁。对婚时,男女以咸水歌相迎,男歌取胜则夺女过舟。迎亲时,男方选派好船,多人划桨,在锣鼓阵阵、鞭炮声声的氛围中按着鼓点节奏,欢快地把船划到女方船边。将新娘迎上船后,又按同样形式,热热闹闹把船划回男方船边来。这便是早期原始的南澳渔民迎亲舞。疍家人上岸定居后,仍沿袭水上迎亲这一套仪式,只不过将海上渔排改到陆上,称为“旱船”。据了解,南澳疍民婚俗和盐田疍民婚俗分别列入深圳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疍家人有“哭嫁”习俗——新娘先“以唱代哭”向亲朋好友回忆身世经历表达感恩之情,动情之处便情不自禁哭出声来。出于对家人的眷恋和不舍,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心,新娘会在“哭嫁”中告诉自己的弟妹要好好照顾父母长辈。女方的婶婶或嫂子也在哭声中回劝新娘不要惦念娘家,嫁过去后要好好侍奉公婆和丈夫,过好自己的日子。

解放前,婚礼都是在船上举行的。为了准备婚礼,家人会将很多艘渔船联成一排,妆点一新,张灯结彩。人们还会在船上搭起大棚,用木板铺平船舱,以便让参加婚礼的客人们席地而坐。当时结婚,男的头上戴顶小帽子,帽子上左右两边各竖着插上金钗,肩上斜挎着红布。新娘则带着头巾和头钗,很漂亮。当接新娘的小船到达男方家的船后,新娘在跨上婆家船只时,新郎会站在船沿,手拿一把扇子轻轻敲打新娘的脑袋三次,之后,女方便正式踏入婆家。

疍家人由于没有田地,以水为生,形成了一些有别于陆上社会的习俗,在旧时也因此受到陆居族群的排斥与歧视,由此也造就了疍家人在族群内部相互通婚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疍民陆续上岸定居,融入陆地汉人的生活,这种婚姻的禁锢也被打破。如今,疍家的年轻人们也早就享有了自由的婚恋。

对于疍家人内部自互婚配的传统,清乾隆《海丰县志杂志》就有记载。其中谓疍民姓有七:麦、李、石、徐、苏、钟、梁,士人(即陆上人)“不与通婚”。民国《潮州志》亦谓疍民“惟捕鱼装载以供食,不通士人婚姻。”清光绪《惠州府志》也记载疍民“语言与土人微异,土人不与结婚。近亦有土著视平民间与下户通婚者,然亦鲜矣。”迄至民国时期,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才开始有部分陆上的贫苦青年下海捕鱼而入赘疍船,方打破陆上人不与疍家人通婚的陋俗,但依然少有陆上女子嫁给疍家人。在婚嫁方面。过去疍民不与岸上人通婚,岸上女子因晕船不习惯,疍家女又不会种田。他们结婚时,婚礼在船上举行,男女双方的船艇相隔不远,男方用小艇将女方接到男方船上,以大罗伞遮荫。结婚时要大请客,少则一两天,多则十几天。婚后,女方要戴一种用花格布做成的“猪嘴式面具”和“珠笠”。过去一直戴到生第一个小孩时才取掉,后来改为最多戴一个月,以表示女方守规矩。

争议

一般潮汕先祖的研究文献里,会认为潮汕人是疍家的后裔,旧时的潮汕人民依靠出海捕鱼为生。也有认为疍家属于广府民系,现已融入客家民系潮汕民系,疍家文化至今影响着广府人的生活,但另一说法是疍家人是除了广府人和客家人之外的一个较小族群。

有认为疍民祖籍多为阳江番禺、顺德、南海等县的水上人家,现主要分布在广东的阳江、番禺、顺德南海,广西的北海、防城港,海南三亚等沿海地区 。而对于疍民来历,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公元前110年,福建地区闽越国人被汉武帝征服之后,一部分流落江海,史称“水疍”。

有认为广府地区的岸上人傲傲然而不自知,其实他们的日常生活颇受疍家影响。首先是广州话。有考证疍家人话语融成广州话的“古越语”,岭南古越语和中原古汉语在融成近代广州话和特定地唯疍家人所操的那一系。 其次,吃蛇、吃鱼生、炒田螺、艇仔粥、旧时长期流行的薯莨布(罾布)、广府曲艺不无其元素渗入的咸水歌,乃至跟骑楼有明显渊源关系的疍家传统建筑“干阑”,岸上人也从疍家艇里照搬不误。

但另一说法是疍家学习和吸取了广府人的‘木鱼歌’‘龙舟歌’‘南音’‘粤讴’等曲艺的长处,也吸取客家人‘采茶歌’的艺术精华,创作出各种咸水歌。而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称之为“廊房”。随着殖民势力范围的不断扩大,经由南亚、东南亚、东北亚而至中国。而吃鱼生是源自中原饮食文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